二本“上桌”,是文娱消费的想象力降级了吗?

影视独舌 2024-09-21 10:56:57

学历神话正在加速崩塌。

一边是恋综《心动的信号7》遭遇群嘲,嘉宾们为了塑造精英形象而采取的一些刻意行为,引发了观众们的普遍反感;

另一边是同期打擂的两档脱口秀节目,清北高学历选手隐身,双非、二本、大专成热梗词,自嘲学历成为一种新的揽客方式。

当前热播的国产剧中,《凡人歌》和《半熟男女》分别塑造了一对有“学历差”的情侣。一边是清北高材生,一边是双非、二本普通人。两相对比,在价值观上产生鲜明反差。

国产剧、综艺是大众情绪感应器,对不同学历角色的塑造,反映出精英叙事正在发生新一轮的变化。

曾经的绝对主角

很长一段时间里,名校毕业生在国产都市剧里都是主角。

往早了说,80年代,本科大学生都是“稀罕物”;90年代,留洋背景都是镀了金边的。

1993年郑晓龙、冯小刚执导的《北京人在纽约》,是中国首部全程在海外拍摄的电视剧。剧如其名,讲的是一对北京夫妻赴美淘金的故事。

看看两人原先在国内的身份。丈夫王起明(姜文 饰)是北京某乐团的大提琴家,妻子郭燕(严晓频 饰)学着中医,一个艺术家、一个医生,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两人这条件,当年都要出国寻梦,王起明也确实成为了百万企业家。

但如果放今天,绝对属于想不开。

再看其他角色,王起明在美国打工的中餐馆,老板娘阿春(王姬 饰)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王起明在中餐馆的同胞同事大李(高国华 饰),打工八年,拿了两个博士学位。

虽然剧情是围绕移民生活的辛酸苦辣,但从角色的身份来看,每一个都是精英里的精英。

同时代的国产剧,就算是看上去插科打诨的情景喜剧,主角们盘起来也都大有来头。

《编辑部的故事》,老牛(童正维 饰)和老陈(吕齐 饰)有极强的阵地意识,冬宝(葛优 饰)和戈玲(吕丽萍 饰)虽然接地气,其实也每每给大众上课。

《我爱我家》,聊着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但吃穿用度尽显低调的奢华。

这一大家子里,老傅(文兴宇 饰)是局长退休,大儿子贾志国(杨立新 饰)知识分子、副处待遇,媳妇和平(宋丹丹 饰)文艺工作者。女儿贾小凡(赵明明 饰)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学生,后来又继续去美国深造。

到了新千年,名牌大学高材生更是遍布荧屏,尤其集中在青春、爱情、职场三大类里。

1999年底开播的《真情告白》,讲上海广告界的白领爱情。男主是香港来的精英,“职场菜鸟”女主是复旦大学高材生。

2003年,高收视剧《男才女貌》中,“才男”邱石(陆毅 饰),年纪轻轻就当上IT公司CEO,是典型的精英形象。“貌女”苏拉(林心如 饰)不止好看,也是名牌大学历史专业毕业生。

在早期国产“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故事里,连“灰姑娘”都得卷学历。

2009年大热剧《蜗居》,没有那么多风花雪月,讲房价飙升时代的住房压力。足够平民的题材了,其实情侣主角海藻(李念 饰)和小贝(文章 饰),都是复旦大学高材生。

一圈查找下来,最弱的是2010年的《杜拉拉升职记》,女主杜拉拉(王珞丹 饰)毕业于上海大学,只是211,够不上985。

举了这么多例子,就是想说明,过去当代都市背景的国产电视剧,大多偏爱名校生。不管是已经成为精英的,还是即将成为精英的,看上去再平平无奇,学历拿出来也是亮闪闪的。

高学历与高素养、好工作直接挂钩,成为主角的“光环标配”。形象也都是积极、正面、上进、努力的,并且最后往往收获个好结局。

精英失宠,又“装”又“卷”

然后再对比现在的影视剧综作品,形象就大不相同了。高学历祛魅,精英视角下沉,观众吃腻了老一套菜色,开始发出抗议。

这次《心动的信号7》翻车就是一次典型事件。

两位留过学的男嘉宾在自我介绍时“雄竞5分钟”,用中英混搭、硬拗口音的方式秀学历,过于明显的装腔作势迅速引发了观众反感和恶搞。

其实前两年已经有很多声音质疑,国产恋综正在成为网红、富二代的出道捷径。

网友的群嘲,其实是不满积攒多年后的集中爆发。

随着精英视角被大众娱乐所解构,“名校”“海归”这些身份标签,从“优秀”“积极”的正面评价,逐渐转向另两个负面属性的关键词:

“装”与“卷”。

前者的攻击范围又主要集中在留学生群体,尤其是英美留学生和烧钱的艺术生,因为就读成本巨大,常被默认为富二代。后者则更多指向国内的名校毕业生。

张哲华近期饰演的两个角色,正巧可以对应这两款。

在《半熟男女》中,他所饰演的高鹏是个拆迁富二代,在香港开开心心做研究,回家就得继承千万家产。他对异地恋女朋友很不上心,一吵架就成箱成箱地送奢侈品,但情感上根本不在乎对方感受。

跟富二代留学生的松弛截然相反,在《凡人歌》里,张哲华饰演的那隽,是“内卷之王”。

他也有“装”的成分,作为家族里的学历天花板,本科北大、硕士清华、大厂中层,所以自视甚高。在哥哥那伟(王骁 饰)面临职场危机时,数落他“离了平台啥也不是”,批评女友“跟我在一起那么久一点长进都没有”。

但“装”的背后更多还是“卷”。为了保住工作接连不断地加班,比谁都努力、比谁都有危机感,结果因为压力过大,患上惊恐症,也不得不离职。

能“装”,多少是有实力撑腰;但“卷”却隐藏出一丝露怯与焦虑,还会跟小镇做题家、原生家庭这些负面属性的词高度捆绑。

还是在《半熟男女》中,高鹏的情敌瞿一芃(辛云来 饰),虽然也是清华毕业、资管精英,但对自己的农村出身非常自卑,在剧中被塑造成了一个只想傍富婆、吃软饭的凤凰男。

高学历祛魅,精英视角下沉。

拥有镀金学历的精英角色们,不再是战无不胜、节节高升的人生赢家,倒是成了反面角色,人品差、被群嘲、遭遇失败。

视角下沉,二本上桌

高学历祛魅,人们不再那么盲目相信“高学历”就一定“高品格”“混得好”;而学历不高也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没出路。

这一共识逐步建立后,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网友对“二本”的呼唤。

在《心动的信号7》男嘉宾“strong梗”出现后,话题词“有没有二本恋综”冲上了微博热搜榜第一。

但影视剧中的例子并不好找。“二本”生就算成了主角,也很少自报家门。毕竟,平庸很难成为话题。

找来找去,也只找到三部“平凡之作”。

2020年《平凡的荣耀》中,白敬亭饰演的孙弈秋被称作“三无实习生”——无学历、无门路、无经验,因为家境问题只有高中学历。

2023年《平凡之路》中,郭麒麟饰演的潘岩,普通本科学历,海投两百份简历石沉大海。

2024年《凡人歌》中,章若楠饰演的李晓悦,明确说自己是二本学历。

李晓悦是前面提到过的清北精英那隽的女朋友,两人在价值观上有强烈的冲突,形成鲜明反差,一个追求松弛、率性而为,一个内卷内耗,忧虑过重。

有野心、强欲望的小镇做题家,在成功的惯性和收益中不断挥鞭向自己;而在考学阶段就不断经历失败的二本生反而磨练出抗压性。

从观众的反馈来看,李晓悦的人设总体更受欢迎一些。相比成为累垮身体的精英,还是当个及时行乐、怒呛领导的“废柴”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精神状态。

当然,“二本”只是个虚指,对应的是大众视角、现实中绝大多数的普通人。

过于强调精英特质,会削弱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通和共鸣。当观众脖子抬累了,不再想往上看后,精英下沉必然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创作方向。

平凡才是主流

创作的变化反映出的是观众喜好的变迁。

这种变迁折射的,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社会现实:学历贬值、阶层流动滞缓。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在其著作《文凭社会》中提出过“文凭通货膨胀”的概念——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位,工作职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在水涨船高。当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某一教育文凭或学位时,其价值也就随之下降。”

他的观点是基于对美国的社会观察,但对当今中国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每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已破千万,北京上海等地的硕博毕业生人数甚至超过本科生。

但市场的职位需求却并不充分。上周,北大教授戴锦华在电影《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映后交流会中提到:

“偶然读到的一份材料,我吓傻了。北京快递员中,硕士的比例曾经到过7%,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比例超过13%。我们每个人都在面对这些结构性的改变。”

又或许有人还记得去年年初B站的一支爆款视频,叫《我:毕业5年,存款5000;她:中传硕士,火锅店保洁》。

而这些通货膨胀的高学历,从整体上看,仍然是少数。在全国范围内的本科录取学生中,七成是二本。

头部竞争愈发激烈,腰部的生存只会更加艰难。当“卷”的回报率持续降低,那“躺”就会成为更有性价比的选择。于是就有了像《凡人歌》中选择“躺平”的李晓悦,卷生卷死,不如既来之则安之。

呼唤“二本视角”,其实是在呼应大多数,凡人才是社会主流。看腻了精英阶层的悬浮空洞,看透了名校才子的虚妄传说,到头来,还是粗粝真挚的凡人故事更有嚼头。

【文/布琳】

0 阅读:25

影视独舌

简介:此用户有点懒,还没有正式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