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蒲松龄的《罗刹海市》:专制社会中的是非黑白颠倒、美丑不分

颜威说历史 2023-12-11 16:15:07
《罗刹海市》

《罗刹海市》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穷其一生,呕心沥血之作,他以旷世之才,落魄人生铸就了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罗刹海市》其实有两个部分:一个是罗刹国,一个是海市龙宫。蒲松龄将主人公马骥罗刹国和海市龙宫的经历巧妙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马骥在罗刹国扮丑获得人间富贵和帝王宠爱,在海市龙宫凭着满腹才华得到龙王岳父的认可,可以说完成了一种双重讽刺。首先是用罗刹国的经历讽刺了社会的荒诞,美丑不分、是非不辨、黑白颠倒,接着又用海市龙宫的经历讽刺了马骥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科举富贵在海市龙宫却实现了。讽刺意味力透纸背,令人咋舌,这究竟孰真孰假?孰丑孰美?

故事的主人公马骥是个美男子。

“美丰姿。少倜傥,喜歌舞。辄从梨园子弟,以锦帕缠头,美如好女,因复有‘俊人’之号。”

马骥原本喜欢读书,且才华横溢,想走科举当官之路,奈何在父亲的要求下,只能弃儒从商,接手家族生意。一次,马骥出海,结果遭遇大风,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罗刹国。那么,这个罗刹国在哪?

根据《太平御览·四夷部九》中记载:

“罗刹国,在婆利之东。其人极陋,朱发黑身,兽牙鹰爪。时与邑人作市,辄以夜,昼日则掩其面。”

意思就是说罗刹国在婆利国的东边,国人粗野鄙陋,红头发黑皮肤,长着兽牙和鹰爪,和同地方的人交易都要在晚上,要是白天出来则盖住脸面。

“我国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其美之极者,为上卿;次任民社;下焉者,亦邀贵人宠,故得鼎烹以养妻子。”

在罗刹国,那里的王公们美丑颠倒,以美为丑、以丑为美。而且以貌取人,大丑者当大官、小丑者当小官,不丑者只能当庶民。“双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帘”属于一等人,可以做相国。“率狰狞怪异”属于次等人,可以做执戟郎这样的小官。要是和普通人样貌无异的,父母会认为是生儿不祥,给遗弃在城门外。而长相俊美的马骥到了罗刹国只能是下面这样一番遭遇:

“见马至,以为妖,群哗而走。马初见其状,大惧,迨知国人之骇己也,遂反以此欺国人。遇饮食者,则奔而往,人惊遁,则啜其余。”

马骥就主动向正在饮食的人靠拢,可正在饮食的人一看到他以为怪物,就落荒而走,连食物都没有带走,于是马骥就吃掉别人来不及带走的食物。所以说,长相俊美的马骥在罗刹国根本吃不开,讨人嫌。

没有办法,马骥只得入乡随俗,以煤涂面,装丑和王公大臣们相处。就算高洁如马骥般的人进去,也会迫于生存而与官场中的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由于马骥过于恩宠,于是很快便遭到同僚们的排挤。随后马骥辞去了官职,决定去村人们说的海市一探究竟。

马骥的运气非常好,果然遇到了难得一见的海市,还遇到了东洋龙君三太子。三太子见马骥仪表不凡,便欣然把他带到了龙宫。马骥来到龙宫后,受到了极高的礼遇与尊重,龙王“授以水晶之砚,龙鬣之毫,纸光似雪,墨气如兰”,马骥立即文思如泉涌,“立成千余言”,备受肯定。

龙王还把自己最疼爱的龙女许配给了他。貌美如仙的公主和他恩爱有加,马骥也成了驸马都尉。龙王礼贤下士,惜才爱才,马骥得以拜官赐金,最终在海市龙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罗刹海市》是蒲松龄一篇讽刺意味很浓的寓言式小说,其中的罗刹国是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形成鲜明对比。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以丑为美、以貌取人,相貌 丑陋的人在这个社会备受尊重,而相貌俊美的马骥却被视为怪物。蒲松龄通过马骥的奇幻经历揭示了那个黑白颠倒、以丑为美的虚伪社会,对当时现实进行无情的讽刺和鞭挞。

专制社会中的是非黑白颠倒、美丑不分

问题是,为什么一个社会变得美丑不分、是非不辨、黑白颠倒呢?因为社会荒诞,充满了荒谬和悖论,什么导致社会荒诞呢?专制。蒲松龄生活的时代是历史上最为专制黑暗的时代,是专制顶峰时代。

权力高度垄断于君主,君主掌握了所有人的生杀大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除了君主之外,一切人都臣民。人治取代法治,权大于法,且君主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

君主通过自上而下的层层任命官吏来完全权力的行使,权力呈现出了明显的封闭性和排他性。这种情况下,官吏权力来源于君主,来源于上级,而不是人民。所以官吏们行使权力根本无须过问人民,人民也无权监督官吏行使权力。这就等于官吏们获得了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的权力,绝对权力产生绝对腐败,这是必然的。

这种权力往往能够决定他人的人生前途,甚至生死当时平民一旦站在官吏们的对立面,将会受到何等不公正与残酷的打击,家破人亡仅在旦夕之间。正如蒲松龄所言,当王朝末期、社会矛盾加剧,官吏们的暴政就会更加明显,一个个沦为“吃人不吐骨头的虎狼”,社会治理充满了武断、任性、野蛮和暴力,对民众进行残酷的压榨、经济剥削和加倍的奴役。

社会越来越不安定,越来越专制,高压的统治、经济的萧条、剥削的加重,民不聊生。社会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弱肉强食,人与人之间只有疯狂的争夺,无穷无尽的冲突,满目皆是的丑恶。整个社会表现出了极大的荒诞,各种荒谬的事情层出不穷,美丑不分、是非不辨、黑白颠倒。

蒲松龄早就看透了“官虎吏狼”的本质,看厌了每况愈下的世风。一切都灰飞烟灭了,剩下的仅是蜃楼海市的梦。

本文参考文献:

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胡新波.刀郎歌中《罗刹海市》真实的美与丑

郝周.《罗刹海市》到底讽刺了谁?

0 阅读:16

颜威说历史

简介:故事说人物,人物说人性,人性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