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动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和趋势,对于目前还不能接受电动车的消费者来说,电池的续航、补能和安全等因素是内心无法逾越的障碍。这时候,很多消费者会寄希望于固态电池,固态电池由于先天的物理特性,有着更高的能量密度,更稳定的安全性以及更宽的工作温域,理论上确实可以成为现有电动车电池的最优解,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万众期待的固态电池,为何至今还没“上车”?
固态电池解决了什么痛点?
在搞清楚为什么固态电池还未能批量化“上车”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目前电动车广泛使用的液态电池与固态电池之间的不同,以及固态电池理论上的优势。液态电池是指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之间利用液体来传递锂离子,质量不好的液态电池在生产、运输、储存以及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自燃起火的可能性,同时,液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从而影响电动车的续航表现。而固态电池正负极材料之间的离子传导通道则是由固体构成,这种固态电解质是自然界中非常稳定存在的物质,从根源上解决了电池自燃起火的可能,在此基础上,电池密度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进而提升电池的稳定性和电动车的续航表现,与此同时,固态电池已经做到了基本与整车“同寿命”。如此一来,固态电池看似没有任何短板,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优势,因为固态电池仍然没有正式被批量运用在汽车领域,甚至在液态电池已经于商业层面上实现蓬勃发展的这段时间内,人们还在对固态电池中的固态物质进行选择,而且也未能实现产业化,直到最近才逐渐步入成熟期·。
固态电池快来了吗?
在了解固态电池的原理和特性后,我们再来看看固态电池是否真的快来了。就像刚刚已经提到的,传统液态电池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技术已经成熟,产业规模庞大,市场化应用非常广泛,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是目前电动车电池的不二之选。而固态电池的现状则仍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主要原因是固态电池技术还存在一些难题和挑战,如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成本问题等。换而言之,成熟且能够批量生产的固态电池固然很好,但距离真正“上车”还有很长的技术路线要走,即使是固态电池已经开始“上车”,距离真正成熟的产品表现也需要经过一个相对较长时间的实验来验证。这暂且恐怕要让想购买固态电池的“等等党”失望了。
技术成熟的产品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事实上,一味地追求最先进的产品技术,最高科技的配置可能本身也是一种非理性,理性的购车还是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在合理的时间区间内满足自身对于车和出行的需求。比如上汽大通旗下的大家庭旗舰电动MPV大家9,它搭载宁德时代电芯90度高性能三元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为560公里,这个续航对标纯燃油MPV车型也丝毫不弱。同时快充电量至80%仅需约0.5小时。可以看到大家9的续航表现结合快充模式已经大大降低了用户的里程焦虑,更别说大家9还支持换电,换电时间最快仅2分30秒,这个速度甚至比油车加油都要快。充分证明了液态电池成熟的技术与稳定性,这样的表现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日常出行的需求。
另一方面,成熟的液态电池也为电动车提供了燃油车无法比拟的智能便捷用车体验。比如上汽大通的大家9和大家7都支持6.6kW车外放电功能,在户外露营可以带动一些大功率电器,全面提升露营生活体验。大家7车内还配备车规级智能压缩冰箱(燃油车普遍使用半导体冰箱,温控效果普遍欠佳),0-50摄氏度内一键加热或制冷,可实现24h持续工作。这些已经是传统燃油车车主无法享受到的配置了。所以,液态电池在满足基本用车场景之外,在使用体验层面已经有相对于燃油车更胜一筹的表现。
人人叫好的固态电池到底还有多久能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上车”,目前还不得而知——中国电池企业欲基于我们液态电池全球的领先地位通过半固态电池稳扎稳打逐步推向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而丰田汽车也宣布正在研发一种全新固态电池,目标将在2027年实现商业化,搭载该固态电池的车型可以实现充电不到10分钟即可行驶约1200公里,续航距离延长至现有电动汽车的2.4倍(虽然并不知道这款电池对于产品价格的影响)。我们非常期待固态电池在未来可以再一次带给电动车行业飞跃式的发展,但无论如何,还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交给时间,而目前的高品质新能源车产品却是已经被无数车主亲测过的成熟产品。
固态电池早就有了,只不过效率还是太低了,技术上也不成熟,现在就看谁的基础科学玩的好了,
固态电池其实并非真实存在的东西
人人都说氢能源好,你上呗
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光想吃现成的懒惰心里永远跟在别人后面做不出高端产品。人家暴富只有眼馋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