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法学会擦亮“首席在潍”特色品牌,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勇于站位担当

新黄河 2024-09-29 16:51:18

潍坊,古称“潍县”,又名“鸢都”,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中心地带,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潍坊市法学会坚持以“争一流、出精品、创品牌”为总要求,围绕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提高政治站位,找准职能定位,有效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的引领作用和“头雁”效应,着力打造具有潍坊特色、时代特征的“首席在潍”法治高端品牌,为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贡献了法学会智慧和力量。

一、强化首席引领,汇聚专业法治力量

以创新制度机制为着力点,研究制定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工作流程》等制度文件。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选聘一批政治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行业威望高、法律实践经验丰富的法学法律领军人物作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全市法学会系统共选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154人,其中市级12人、县级142人。在此基础上,潍坊市法学会又建立统一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后备人才库。2024年3月,为提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效能,制定印发了《潍坊市法学会关于进一步有效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作用的意见》,创新形成了以法学会为主导,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为集结点,结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专业特长,分类分组定向提供法治服务的新模式,极大地激发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为党委、政府和社会提供优质高效法治服务的内动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优势和集约效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当好社会稳定“减压阀”。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通过“下沉式会诊”“专家论证会”等方式,积极参与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论证、重大风险防控、重大矛盾纠纷调处、重大信访积案化解等工作。近年来,聚焦重大疑难问题解决,尤其是复杂矛盾纠纷化解,共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化解案件510余件,筑牢了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一些重大积案实现了息诉罢访、案结事了。

寿光市依托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街“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全面整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律师、公证、法律援助、调解等资源,创新打造“无讼超市”,对群众诉求纠纷,由前台分流至办事窗口,能解决的现场即办即结,一时不能解决的,转至后台研判,分派至责任单位、法律服务机构或调解组织限时办理。同时,潍坊市法学会积极争取市财政支持,建立并用好市法学会参与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专项资金,与潍坊市委政法委密切合作,积极探索建立“政法委主导、法学会参与、专家组评议、多部门联动”的案件评查新模式,推选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在内的80余名优秀法学专家,积极参与潍坊市委政法委组织的案件评查工作,对240余起涉法涉诉重点信访案件进行了评查,形成评查意见,为化解信访矛盾纠纷、提升执法司法质效提供专业支持。聚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市域社会治理、规范执法司法行为等工作重点,汇集、剖析发生在潍坊市域内的100个典型案例,编印《法治潍坊建设典型案例选编》,为普法宣传、执法监督等工作提供借鉴,被潍坊学院法学院确定为辅助教材。

当好守护群众“贴心人”。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更接地气,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社情民意,实现下情上达,积极探索推行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基层联系点制度。目前,市级已在6个区(县)12个街道设立了12个市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县级法学会已设立首席专家联系点230余个,为基层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法律咨询服务。市法学会积极弘扬“崇文尚德、惟实励新、开放包容、自信图强”的更好潍坊城市精神,创新打造了“一县(市、区)一品牌”、具有地方特色的调解工作品牌,如奎文区的“首席+民非调解组织”、坊子区的“坊馨首席”、青州市的“青心调”、安丘市的“安和调”等。这些品牌聚焦重点领域、重点人群,按照“一纠纷、一对策、一专班、一档案”的要求,做优专业调解,努力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基层、化解在当地。

奎文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各行业调解工作,大力孵化民非调解组织,不断拓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渠道。同时,邀请市、区两级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入驻调解组织,探索打造“首席+民非调解组织”工作模式,以常驻、轮驻、随驻等形式入驻,其中,整合首席专家等法治资源,搭建全省首家金融法律服务平台—潍坊金融法律服务中心,提供公证、法律咨询、普法等在线服务。目前已办理线上公证业务300余件,提供线上法律咨询服务1.1万余人次。

当好基层网格“服务员”。依托基层网格体系,通过创新“首席专家+网格”“枫桥工作站+首席专家”等模式,积极推进首席专家、法学会会员等入驻,在所属网格开展矛盾纠纷化解调处、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治文化建设等法治服务,实现了法治服务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同时,组织首席专家入驻“人大代表+人民法官”枫桥工作站,也实现人大代表了解社情民意与首席专家、人民法官化解矛盾纠纷的优势互补。

坊子区探索创新“一站式矛调+首席专家”模式,在区“一站式”矛调中心打造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室,由中心将重大疑难法律问题分流到工作室组织轮值首席专家分析研判,提出法律意见,助力矛盾纠纷妥善化解。目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的10余起重大矛盾纠纷均未发生重复交办或返流信访渠道问题。

青州市组织开展“青心讲堂”系列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培训活动,讲堂邀请首席专家在内的专家学者担任讲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为网格员和调解员们传授调解技巧、法律知识和心理疏导方法。通过理论学习与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帮助网格员和调解员们掌握更加科学、高效的调解方法,提升应对复杂矛盾纠纷的能力。

二、锚定中心大局,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政法重点工作,立足职责,积极拓展,深耕法治服务,团结引领全市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和法学法律工作者,锐意进取,不断推动法治潍坊建设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让人民群众在更好潍坊建设中感受到法治的温度。

聚焦服务地方发展。潍坊市法学会聚焦社会热点、堵点问题,组织开展了依法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国有及集体土地上征地拆迁、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行政执法与行政争议、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等一系列专题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论文、对策建议。为规范、引导、保障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法治,组织部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积极为地方立法建言献策,参与了《潍坊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潍坊市海绵城市建设条例》《潍坊市风筝文化产业促进条例》《潍坊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定,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评估活动,为潍坊市科学立法做出了积极贡献。成功举办第三届胶东破产法论坛,为胶东五市企业破产法理论与实践发展搭建沟通桥梁。

高新区搭建“1+4+5+N”(1个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4个产业链法律服务团队,5项法律问题协商机制,N项法治服务)产业链法律服务平台优化科创产业法治供给,目前,全区组织首席专家、律师为50余家科技创新产业链龙头企业和100余家上下游配套企业提供法律服务,累计帮助解决涉企法律问题230余项。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聚焦服务便企、惠企、助企,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推出利企举措。2024年3月,研究制定了《潍坊市法学会服务全市企业发展六项措施》,通过“法治进企业”“首席进项目”等具体举措,将法治服务直接送达企业一线。

寒亭区坚持“五商理念”(亲商、安商、护商、暖商、清商),制定出台《寒亭区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三大工程”实施方案》,组建“惠企法治服务队”,调动首席专家等优秀法治资源,聚焦企业实际法律需求制定服务清单,实行“菜单式”有效供给、“订单式”精准服务。今年以来,共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360余次,开展“法治体检”32场次,挽回经济损失440余万元。

实行法企联动。创新开展“我为企业添法智”活动,建立首席专家联系企业制度,首席专家发挥“护航员”作用,市级专家每人联系3-5家中小企业,县级专家每人联系2-3家中小企业,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企业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市、县两级首席专家共联系服务中小企业230余家。

提供法治服务。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深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帮助解决涉及合同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劳动用工等方面的问题,有效降低了企业法律风险,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安丘市组织开展“助企安商”暨“百名干警助百企”活动,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政法干警等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发放“致全市企业的一封信”,填写法治服务需求调查问卷,了解企业及职工法治诉求,及时为企业、职工提供法律咨询、风险研判、预警等服务,帮助解决遇到的复杂法律问题,收集问题50余条并全部办结。

聚合基层法治力量。研究制定《关于深化提升潍坊市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的实施方案》,坚持“点、线、面”协同发力,“建、管、用”一体推进,依托平安法治办、“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法治服务诊所等已有阵地,突出重点行业领域,科学设立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打造合实情、有特色、重质效、接地气的“专综结合,上下联动”的基层服务站点新架构。今年6月,在昌邑市召开潍坊市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推广了昌邑市“一站三员”、潍城区“强化站点建设 发挥专家作用”、坊子区“三个聚焦”、安丘市“三建三拓展”、临朐县“强化基层法学会建设”等典型经验做法。

昌邑市法学会卜庄镇服务站探索推行“织网善治·法润侨乡”工作模式,推行全镇“一盘棋”、构建“一张网”,下设法治宣传、法律援助、公证等专项子网,村级法学会服务分站站长牵头,全体会员入网赋能,推行定期坐诊、随时急诊、预约出诊、专家会诊“四诊”工作法。今年以来,为群众提供各类法治服务事项3000余次,90%以上是上门服务。

潍城区秉承“潍诚至和”调解理念,相继培育了“晓莉工作室”“西关街道物业矛盾纠纷诉调中心”“刘家园社区周五法治门诊”等基层服务站点,采用“坐诊+巡诊”工作模式,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法治服务。

三、聚焦实践应用,创新推进法治建设

坚持实用、实际、实效导向,努力在更多途径、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做实法治服务,创造更高水平的法治成果。

搭建校地战略合作新平台。潍坊市法学会与潍坊学院共建法治协同育人平台和现代律师发展学院,并积极参与协调,潍坊学院成功获批山东省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单位。与山东政法学院、临朐县委政法委共建“沂山法学实践教学基地”暨“生态法学研究基地”,推广了

临朐县建设生态警务、公益诉讼、环资审判、法治服务、法学研究“五位一体”生态法治典型做法,在临朐县举办生态法治建设暨知识产权法律实务专题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教授专门讲授生态法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市县两级政法单位及有关部门、企业的500余人参加培训。积极协同潍坊市委政法委与山东政法学院、山东警察学院建立战略合作机制,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高校法学教师队伍、青年法治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培养教育,助推法治专项培训、法学理论研究、工作实践锻炼、完善政法智库等合作方式落地落实,鼓励高校学子来潍坊创新创业,以高能级“法治智慧”赋能高质量发展。市、县两级法学会依托有关服务站点、企业、学校等,积极建设“会员之家”,为广大法学会会员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了会员的发展、管理和服务工作。目前,全市共有个人会员3268名,团体会员177个。

创新法学研究实践新模式。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以及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积极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及法学会会员参与山东省法学研究重点课题等活动,形成了一批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多篇征文获奖。

2024年,联合潍坊市委政法委、潍坊市社科联开展“防范化解风险,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专项课题研究,立项研究课题81项。积极推进“成果进决策”,组织首席专家围绕“拼经济、助发展”主题,每人牵头完成1项重点课题,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强化工作统筹指导,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强化对县级法学会和各专业研究会的指导、管理、调度、考核。其中,潍坊市法学会2024年工作要点,针对加强法学理论与实务研究、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深化法治服务与法治文化建设、做实法学会基层基础工作、规范法学会自身建设5大项工作及18项具体工作进行了明确安排,实现了市、县两级法学会有效联动,工作靶向发力,协同推进。持续推进法学会规范化建设提升行动,精心组织安排,高质量完成市法学会换届工作,吸纳了本市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在法学法律界有一定声望、有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的法学法律工作者,充分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指导推动所属专业研究会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落实《潍坊市法学会研究会管理办法》,发挥好法学研究主阵地作用。今年以来,已指导金融法学研究会完成有关设置调整,完成刑法学研究会换届,并积极筹备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研究会换届及设立卫生健康法学研究会和法治文化研究会工作。目前,潍坊市法学会共有专业研究会9个,形成管理规范、发展有序的研究会发展格局。

拓展法治宣传教育新阵地。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在全市积极组织开展“双百”“基层行”等活动,通过组织法治讲座、法治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法治讲座210余场(次)、法治宣传1260余场(次),成功承办省“双百”活动潍坊专场。

诸城市发挥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红色法治教育品牌,建成王尽美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并被命名为“山东省法治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同时,积极推动红色法治社区、红色法治家庭建设和红色法治文化传播,不断完善红色法治文化建设链条。

高密市将法治文化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整合高密茂腔、扑灰年画、剪纸、泥塑等国家级非遗文化资源,高标准建设红高粱文旅小镇等重点项目,全面融入法治元素,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

昌乐县组建“法润宝都·法护青春”普法服务队,按照每所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法治副校长的标准,邀请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政法干警等担任普法服务队成员暨法治副校长,推行“每年一计划,每季一主题,每月一对接”制度,被授予“法润鸢都·普法之星”优秀团队。潍坊市法学会充分利用网站、微信、电视台直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法治宣传,2024年3月,协助潍坊市委政法委创播《法治红绿灯》栏目,先后邀请6名法学专家担任栏目嘉宾,阐释法治为民举措,为企业答疑解惑,充分展现法治营商环境的“潍坊实践”。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须有新担当。潍坊市法学会将在潍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山东省法学会的有力指导下,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与依法治市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持续擦亮“首席在潍”特色品牌,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为更高水平的平安潍坊、法治潍坊建设做出新的“首席”贡献。

新黄河客户端:刘宝军

通讯员:夏寿岩 李清环 刘鹏 郭冠宇

编辑:俞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