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欣赏:《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爱国诗人张元幹怨恨鸿雁不传书

无语者爱文化 2024-04-28 22:05:01

张元幹,字仲宗,号芦川居士,他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词人,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的“词坛双璧”。

他生活于两宋之间,继承了苏轼豪放派词风,又经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使词能反映时代、反映社会的重大主题,成为对国事发表见解和感触的艺术手段,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词作家。

张元幹一生力主抗金,积极投身名将李纲的抗金大业中,曾经亲临城上指挥杀敌打退金兵多次进攻,创作了多首诗词,表达了他杀敌救国的强烈愿望和爱国精神。

张元幹的抗金词作激怒了奸臣秦桧,他将张元幹抄家入狱,消除名籍。

张元幹并没有屈服,出狱后继续以旷达之笔写其无所畏惧之怀,反对议和卖国,这首词《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就抒发了作者对中原不能收回的仇恨之情。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这首词题目中的“洛滨”是指富柔直,而“云溪”则是指李弥逊,两人均是因为力主抗金,反对秦桧议和而被罢免官职。

这首词的上片着重写景,寓情于景;词的下片着重抒情,意境深沉。

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

清冷的秋夜寂静无声,屋檐下细雨如花,滴滴不断,墙角处蟋蟀在暗处悲鸣。

词的起首两句,刻画出一幅幽静的秋夜景色,而一个“啼”字、一个“落”字,又显示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意趣,让人读起来仿佛历历在目,如闻其声。

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

夜深了,靠近帘幕就感到一股凉意忽然透出来,屋内的香炉散发着缕缕淡烟,轻盈地萦绕在屏风的一角。

在这里,作者刻画生动,具体入微,把视觉、听觉、感觉组合在一起,着力渲染了秋夜清冷的气氛和孤独寂静的环境。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

古时候有“鸿雁传书”的说法,但是在这里却写鸿雁的情意如同秋云一样淡薄,不肯传递书信,所以作者对它们充满了怨恨。

作者表面上是在埋怨鸿雁薄情,而实际上这里却蕴含着复杂的人情世态。

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既然书信难以传递,那么就忘掉以前的约定吧,用自己的寂寞和无聊来打发今后的岁月。

以前的约定是什么呢?是三个人抗击金兵,收复中原,恢复祖国统一的誓言。

词的结尾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中原不能收回的愁恨之情。

这首词只有短短四十一个字,但写得概括凝练,将张元幹被人排挤,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恨不见中原收复的失望、无奈的苦闷和寂寞之感,形象的表现出来,读起来令人感同身受。

0 阅读:3

无语者爱文化

简介:爱文化,学文化,交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