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孩子有多依恋你,这4件事最好别做,很容易破坏感情

如波谈育儿 2024-05-29 02:13:13

文/兰妈谈育儿

好的亲子关系,决定着好的教育质量,如果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处不好,那教育的过程也会变得剑拔弩张

从小被父母骂到大的闺蜜,深知缺爱环境下的苦楚和自卑

所以,她有了孩子之后都是以爱养护,两个女儿从小跟她的关系也相处得特别不错

可最近一段时间,大女儿变得叛逆爱顶嘴,小女儿变得越来越胆小

有人问几句话,大女儿会烦躁地扭头离开,小女儿也生怯怯地望着妈妈,不敢说话

一想到这里,闺蜜就觉得纳闷,明明她们之前的关系那么好,为什么现在看起来疏远的疏远、害怕的害怕呢

关于这份转变,我告诉她:“孩子突然变得不跟你亲近了,十有八九是相处的方式出现了问题”

闺蜜继续纳闷,她自言自语地说:“不会呀,我们之前一直都是这样相处的,关系也蛮不错的”

直到沉浸了几分钟后,她才缓缓道来

原来,闺蜜是个急性子,凡事又喜欢追求效率、看重完美,以至于和孩子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摩擦争吵

而吵架的根源,还要追溯到家长身份的施压

现在仔细想想,她的眼里满是后悔和心疼,一句:“是我把孩子往外推的”,更是表明了“相处方式”的重要性

父母爱孩子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可如若方法不对,很容易就破坏了“爱”的初衷,孩子感受不到爱,和父母的关系也会因为伤害、和不理解而陷入争吵局面

由此可见,养育孩子真的是“方法大于理论”,爱孩子也要多掌握一些相处技巧

特别是以下几件事,不管你和孩子的关系有多么亲密,也最好别做

01

包办

什么事都替孩子安排好

印象当中,温柔恬静的小姨,性格好,待人又亲切和睦

可时隔六、七年再次相见时,她看起来脾气很大,待人也总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

每次外婆一生病,她在病床前就唠叨个没完,言行字间都是指责“一生病,就给她找麻烦”

对此,外婆时常一脸委屈,强撑着病体解释说:“谁愿意生病,这不是没办法吗”

小姨对外婆的不耐烦、还有埋怨,让我一直不能明白

直到有一次,外婆生病住院,医生表示,病情棘手需要转到大医院诊治

外婆一下慌了神,她希望小姨能请假几天带她去大医院诊治

没想到,小姨直接拒绝了,还反过来指责说:“谁让你小时候不让我读书,现在我不认识字,也不认识路,你找那些识字的人带路吧”

说罢,小姨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病房里的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表示:“这闺女脾气真大,她以后要是做了婆婆,那日子恐怕是没得过了”

外婆还解释说:“她就是嘴巴坏、脾气差,心意一点都不少,别看她现在动不动发脾气,一会都会一个电话关心”

果然,到了晚上,小姨前脚下班、后脚就赶到医院嘘寒问暖

而情绪稳定的时候看起来也没有那么讨厌,特别是说起她家里的事情时更是满脸泪水

原来,小姨那会就是属于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她不爱的丈夫,婚后也经常吵吵闹闹

到了如今,两个儿子也嫌她烦,有什么事情都跟父亲说,完全把她这个母亲抛之脑后

她对自己的评价也是:没人爱,对未来也没什么盼望

事实上,若追根溯源,小姨的不幸、和脾气差,都是源自外婆那包办模式的教养伤害

一个从来就不曾有自己想法、为自己做主的人,他们的快乐会被压制,韧劲和期盼也会被消弱,直到做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面对什么也茫然无助…

所以,包办下的孩子是可怜、也是无助的

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们爱孩子没错,但更要相信孩子能安排好自己的事情,你可以提点孩子应该怎么做,但绝对不能插手、或者替孩子安排好一切

这是尊重,也是能管理好亲子关系的前提需要

02

溺爱

只要开口要就立马满足

任何时候,爱是成全,而不是满足

兰妈身边,就有一个从小备受宠爱的长不大巨婴

小的时候,只要他喊一声“我要”,那家里人就立马满足

玩具堆成山,衣柜里的衣服也几乎就是一两次新鲜

而应有尽有的生活,也让他在外面成了伙伴们眼中的富二代

为了能跟着分些好处,大家都相继夸他捧他,长大后更是成了一个玩世不恭的败家子

把父母打拼了大半辈子的积蓄,全部败光了不说,面对父母年迈、积蓄无几的情况下,他非但没有反省和愧疚,反而还因为父母不能满足他而大发脾气

有一次,因为和朋友打赌要换新车,他甚至让重病的老母亲想办法挣钱满足私欲

直到老母亲病倒在大街上,弥留之际还拿出仅有的积蓄满足那个被宠坏的孩子

可当他玩好了、玩累了,回到家又饿了继续“喊妈”时,空荡荡的屋子也似乎再告诉他:“你已经榨干了妈妈身上的所有养分”

接下来的生活也可想而知,失去了父母庇佑的孩子,就像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

曾经依附、讨好的那些人,见到无利可图了,就像躲瘟神一样恨不得中间架个高墙隔离

还有一个单亲妈妈,周围人对她的评价是:

“你什么都好,就是对闺女太溺爱了,当心最后把孩子给害了”

果不其然,从小喜欢名牌衣服和鞋的女孩,一直以来都是新款+名牌

随着年龄增长、需要的东西也就越多,明明家里已经有七、八双换洗鞋了,可每次只要看上新款就吵着闹着要买

妈妈不买,女孩就当街耍赖

没办法了,她只好买高仿来满足女儿的虚荣心

结果,有一次,女儿看到妈妈买鞋的小票,得知脚上的鞋并非正品后气得摔东西发泄,甚至还把妈妈关在门外不让进家门

这就是溺爱下的苦果,孩子越满足越不知道感恩,也永远体会不到被爱的幸福感

毕竟,溺爱下的孩子就是在满足中获得快感,一旦某一次没有满足,那过去的所有好都会变成现在无法满足的怨恨

所以,不管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有多好,在满足孩子这件事情上要做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孩子想要的东西鼓励他们自己去争取,我们可以给孩子零花钱去满足私欲,但零花钱一定要有对应的限额规定

在自己满足自己的情况下,孩子能体会到的不仅仅是成就感,还能从中学会计划、节俭、还有珍惜…

03

霸道

不允许孩子反驳你的话

时至今日,我最讨厌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你的父母,还能害了你不成”

这种以爱为名的伤害,才是最压抑、最让人透不过气的

就拿兰妈自己来说吧,小时候不管说什么、爸爸都不会认可

每次都会反过来批评说:“你按照我说的做就行了,我是你爸,还能害了你吗”

如果偶尔忤逆,没有听他的话,那接下来就是各种“白眼狼”的词汇谩骂

小到吃饭穿衣、大到成绩工作,无一不彰显他的地位,从来都不允许反驳他的话

后来,被爸爸骂得一无是处,我挣扎了几次,结果他却当着亲戚朋友的面表示要跟我断绝父女关系

尽管后来经历了一些事,固执又大男子主义思想的他,回想过去多少有些悔悟,对我的态度也好转了很多

但每一次和他待在一起,全身上下都显得那么不自在

曾经的很多语言伤害,仿佛下一秒就能再现

为了保护受伤的心灵,我能做的就是尽量远离、逃避…

记得儿童专家孙瑞雪在一次演讲中曾说过:

“好的教育就是在平等状态中建立的,如果父母总是盛气凌人、表现得高高在上,一旦孩子害怕你、畏惧你,那最终的结果也是远离你、冷漠你”

不得不说,这简直是一语击中

而说到这里,兰妈也突然想到多年前看到的一个新闻

有一个20多岁的男生,小时候经常得肺炎,一说话还有些喘不过气

找不到病因,也一直没有根治过

直到病情再次猛击,被送往医院急救时,医生才在男生的支气管中发现了一个哨子

问及原因才知道,这个男生的父母是比较强势的,小时候经常会动不动就发脾气

害怕被批评,每次都是出了事不敢吱声,所有痛苦和委屈都自己默默承受

也因为害怕、畏惧,才导致吞进去的哨子苦苦折磨了二十多年,甚至还差点酿成悲剧

这就是父母霸道、不允许孩子反驳的结果

或许,很多家长也认为:“这么做都是为了孩子好”、“我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好记仇生气的”

事实上,比起那些自以为是的“为你好”,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有说话权利的平等地位

如果孩子经常生活在非打即骂、受了委屈也不敢说话的环境下,那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幸福感极低,内心也会变得疲惫不堪,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就更不用多说什么了

所以,真正健康的亲子关系,是建立在彼此尊重、平等的地位里

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尽量多听一听孩子的内心感受、语言表达…

04

忽略

不够重视内心陪伴需求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物质上的满足,一个拥有幸福感的孩子也不例外

有一对经常忙于事业的夫妇,他们在女儿的频繁撒娇下,才同意去游乐场玩

可正当大家都玩得特别开心时,妈妈就开口提醒女儿:

“已经玩很长时间了,爸爸妈妈还要忙工作挣钱,不可能会陪着你玩一天的,而你的作业也需要尽早完成”

一听这话,旁边的父亲也没有表态说些什么,直接把女儿从旋转木马上抱下来,然后打算到停车场开车载大家回去

一看到好不容易团聚的时间就这样匆匆而过,女孩赶紧承诺说:“我一定会把作业完成的,再多玩一会儿好不好”

妈妈没有理会,直接拉着女孩上车离开

看着孩子一步三回头、还恋恋不舍的模样,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形容她身上的悲伤

表面上来看,似乎是女孩儿没有在游乐场玩得尽兴

但根本原因,其实是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妈妈没有关心她玩得开不开心,爸爸也没有回应她眼底流露的不舍、还有无助

而生活在情感忽视下的孩子呢,他们内心往往是特别脆弱的,也常常过着他人难以理解的生活

曾经北漂的一段时间,和房东阿姨聊天时,她跟我不止一次抱怨楼上的一对小情侣

听说,他们就是属于典型的月光族,每个月发的工资根本不够花,还养了两只小猫

有好几次还因为拖欠房租跟房东阿姨求情,求情的理由呢,无非是家里养着两只小猫每个月开销很大,希望房租可以拖欠到月底发工资再给

面对这个理由,阿姨很不能理解,她劝小两口说:“你们自己生活都那么拮据,干嘛还要养两只猫呀,这不是纯属给自己找事吗”

结果,女生开口解释说:“因为小猫24小时都在家里等着我们,我们一回家就能看到它们,心里都是满满的安全感”

我不知道这个女生以前经历了什么,但内心如此缺乏安全感的,肯定和儿时的成长经历有关

特别是从小生活在忽略环境下的孩子,他们的内心通常都有一个明显的坑洞:患得患失、自卑迷茫、还有无助害怕

所以,爱孩子就要从内心开始养护,并不是给予物质上的吃饱穿暖就行了

平时也要尽可能地多问问孩子“你是怎么想的”、“需要爸爸妈妈做些什么”,让孩子在表达、分享中拉进亲子交谈,这也是爱孩子的一种守护方式

那么,关于能影响亲子关系的一些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0 阅读:0

如波谈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