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礼仪大邦,从古至今一直都非常讲究礼仪。中国礼仪起源也很早,尽管西周时期才制定周礼,但实际上西周之前就已经有揖礼等礼仪了。这就说明,中国的礼仪史已经有三千多年了。发展到后来,礼仪也越来越多,性别、身份、场合乃至于亲疏远近不同,人与人之间的礼仪也不同。
比如小说《水浒传》中,就提到过下拜礼、唱喏礼、座次礼、丧葬礼等礼仪文化。除了这些礼仪外,书中还提到过“万福礼”。
西门庆见了那妇人(潘金莲),便唱个喏。那妇人慌忙放下生活,还了万福。
这里的“万福”,就是女子的礼仪。水浒里多次提到过“万福”,有时候是“道个万福”,有时候是“道三个万福”,有时候则是“叉手后道万福”,有时候则是“深深地道万福”。
其实,“万福”最初是一种祈祷祝福语,后来才发展为女子礼仪。那么,这其中的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该如何行“万福礼”?下面,就来说说“万福礼”的发展及一些相关问题。
万福礼的起源及发展
“万福”二字,出自《诗经》,最早是表示祝福的吉祥语。比如《小雅·蓼萧》中有“万福攸同”的句子,《小雅·桑扈》中也有“万福来求”之语。这两首诗中的“万福”,都是表福气满满、福气多多之意。
基于“万福”的意思,所以后来“万福”发展为祝颂的话。比如祝福别人长寿,或者称颂别人功绩等时,就可以说“万福”。宫廷之中,“万福”还多用于下级对皇帝、皇后、皇太后的祝颂话。
武成先告元海,并问自安之计。元海曰:“皇太后万福,至尊孝性非常,殿下不须别虑。”——《北史》
因私谓处钧曰:“圣上万福,王宜竭力忠孝,不可草草。”——《新五代史》
到唐代时,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她重新制定了一套女子拜礼,用于提高女子地位。以前,女人要跪拜,但武则天规定,女子“正身下立,两手当胸前,微俯首,微动手,微屈膝”即可,不须跪拜。这种礼仪,在当时叫“女人拜”。
师与归宗、麻谷同去参礼南阳国师。师于路上画一圆相曰:“道得即去。”宗便于圆相中坐。谷作女人拜。——《五灯元会》
此后,“女人拜”的礼仪便流传了下来,宋元明清时期,女子都会行此礼。直到清朝时,江永还在《周礼疑义举要》中说“今时妇人之拜,直身而微动其手,微曲其膝”。
当然,由于唐代时“万福”已经逐渐成为女人行礼用语,于是乎,女人在行“女人拜”之礼时,也会口称“万福”。“女人拜”之礼和口称“万福”的结合,就是“万福礼”。
万福礼的形式
从武则天的规定可知道,最初的万福礼,女子双手放在胸前正中间,不分左右。双手是什么动作?是握拳,且右拳在左拳上,上下稍微动动即可。然后再微微低头,稍微弯曲一下膝盖即可。这就是完整的一套动作,做动作的时候,口说“万福”,便是万福礼了。
这一点,对礼仪很考究的电视剧中有表现。
比如87版的《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见贾宝玉时,贾宝玉行的是揖礼,林黛玉行的就是“万福礼”。她双手抱拳,放在胸腹部中间,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双腿微屈,头微微低下,这是标准的万福礼。
不过,林黛玉口中没说“万福”。这可能是导演故意为之,毕竟要考虑《红楼梦》原著中“朝代年纪,失落无考”的设定。
这是汉族女子的万福礼,到了清代中后期,由于被汉化,满族女子也开始行万福礼。不过,她们的万福礼和汉族不一样。
满族女子在行万福礼时,左腿在前,右腿在后,两翻交,并拢手指,双手手指相握,置于身体左侧,同时下蹲,幅度不要太大。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无论是腿、手的动作、位置还是屈膝幅度,满族的万福礼都和汉族女子不同。这种万福礼,其实是和她们的蹲礼的结合。
在清宫剧《步步惊心》中,能看到这种万福礼。
满族女子马尔泰若曦,因为 要被皇帝召见,姐姐教她宫中礼仪,其中就有万福礼。起初,若曦蹲下之后,双手放在腰腹部右侧,姐姐提示她应该放在另一侧;当若曦的双手放在左侧时,姐姐才说对。
在《甄嬛传》中,同样能看到这样的礼仪动作。
唐宋时期,不仅有万福礼,还有叉手礼,二者可以结合使用。
宋代有一幅《杂剧图》,图中两个女子就是行叉手礼。如果在行叉手礼的同时,口中称“某某万福”,就可以视为“叉手万福礼”。比如《水浒传》中,潘金莲第一次见到武松时,就是“叉手向前道‘叔叔万福’”。后来,潘金莲失手打了西门庆,也是“叉手深深地道个万福”。
需要注意的是,从宋元明清时期的资料来看,万福礼其实也有“大小轻重”之分。
如果只是行礼后说一声“万福”,这就属于最基本的万福礼;如果是关系特别好的人,或者十分感激某人,则可以是“深深地万福”。还有,行礼时口中说的“万福”次数也可以不一样。普通情况下道一声万福即可,若要再加重,则可以“深深地”说两个、三个甚至四个万福。
比如《金瓶梅》《说唐》《荡寇志》《儿女英雄传》《龙凤再生缘》《续小五义》等作品中,也有提到女子道两个、三个或者是四个万福。
那婆子黑眼睛见了雪花银子,一面欢天喜地收了,一连道了两个万福,说道:“多谢大官人布施!”——《金瓶梅》
(冯渊)往上磕头,姑娘往旁一闪,道了三个万福。——《续小五义》
黑氏无奈,只得掩口微笑,低声说道:“奴家方才得罪程将军,如今不敢违命,已做了亲,前来请罪,谢谢大媒。”说罢,就道了四个万福。——《说唐》
需要注意的是,水浒中也有道“三个”或者“四个”万福,比如金翠莲第一次见到鲁智深,就是“深深地道了三个万福”;琵琶亭里,宋玉莲是“深深地道了四个万福”。但这是因为人数,金翠莲三个万福是拜鲁智深、史进和李忠,宋玉莲四个万福是对宋江、戴宗、李逵和张顺四人所说。
万福的使用人群
很多人以为,万福礼出现后,万福只有女人能说,是女人的礼仪专用语。其实并不是这样,即便是万福礼出现后,唐宋元时期,男人同样可以用万福。
比如前面提到的宋代《五灯元会》中,一共出现10次万福,全部都是男性使用;《古尊宿语录》中,出现的20次万福,也都是男性使用。
直到元朝以后,“万福”才算是被女性“垄断”。不过,在一些小说中,仍然能看到男性用万福的情况,但是很少,就那么一两例。《荡寇志》中,颜树德跟秦明说话时,就说过“伏惟万福”。
当然,男女终究有别。男性使用万福时,只是作为口头问候语、祝福语,类似于今天的“你好”,并不是行礼时所说。
参考资料:《水浒传》《诗经》《北史》《新五代史》《五灯元会》《古尊宿语录》《金瓶梅》《说唐》《荡寇志》《儿女英雄传》《龙凤再生缘》《续小五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