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由变装皇后、跨性别舞者带来的表演被指模仿并亵渎达·芬奇名画《最后的晚餐》,引发了西方传统派与保守派广泛的争议和不满,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对奥运精神与文化表达的讨论。
从宗教角度来看,《最后的晚餐》画作描述了耶稣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并遭到背叛的基督教历史,这是耶稣受难前的重要时刻。在基督教信仰中,这一事件象征着耶稣对门徒的告别,以及他为人类的罪而献祭的精神。此场景也成为基督教圣餐的由来。故而此画具有极高的宗教意义和文化价值。
因此,当奥运开幕式上的表演被认为是通过跨性别舞者来模仿这一神圣场景时,自然会让许多基督徒感到亵渎和冒犯。毕竟,除了表演本身的夸张与花哨,在传统的基督教义中,圣经新约与旧约都认为同性恋等性少数是罪。
巴黎奥组委的初衷是想通过这个表演庆祝宽容和多样性,并非要对任何宗教团体表示不敬。艺术总监托马·若利解释说,他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传递一种爱的信息和包容的信息,而非颠覆或嘲笑宗教。这也表明,主办方试图在开幕式上展示一种开放和包容的社会理念。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差异,这种表达方式并没有被所有观众接受。法国天主教会称,这个表演“包括嘲笑和嘲弄基督教的场景”。美国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约翰逊发文称:“对《最后的晚餐》的嘲弄令全世界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的基督教徒感到震惊和侮辱。今天,针对我们信仰和传统价值观发动的战争是没有边界的。”特朗普也在采访中说道:“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一种耻辱。”即使是伊朗伊斯兰神学院院长阿亚图拉·阿拉菲也发文严厉谴责了这一表演,称“捍卫世界上一神论的神圣性,并呼吁世界上所有的一神论者建立一个信仰和一神论的统一战线,全力以赴地反对这些侮辱。”有的虔诚的基督教徒甚至将这场表演视为索多玛(罪恶之城)的象征,认为其公然现世意味着人类堕落至极。一些保守派人士更是将此视为“撒旦的仪式”,认为开幕式成了撒旦崇拜的典礼。这种极端反应虽然过于夸张,但确乎反映了理解差异带来的巨大冲击和误解。
中世纪基督徒对索多玛人罪恶的想象
对此事件极端化、宗教本位的过激宣传,宗教人士与右翼保守政客的谴责,乃至于此表演本身的出现,无不证明着西方社会思潮与文化在全球化与多元主义发展的今天愈加朝着极端与撕裂演变,世界越发向着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模糊的“乌卡时代”(即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VUCA)迈进。西方政客宣传着“体育与政治无关”,但是显然巴黎奥运会的这一表演无形中已然被政治化,激起了西方不同文化信仰与思潮的人群和国家的对立。
首先,对于法国自身来讲,确有使性少数表演者公开冒犯基督教之嫌,如此的宣传自然在国际上加深了世人对此届巴黎奥运会的不信任感,损坏了法国大国形象。再者,对于宗教保守派如美国共和党部分政客来说,对此类非政治事件的发声是有效宣传自身立场、拉拢国内宗教人士和保守支持者的良机。而对于伊朗神学院、亚美尼亚教会、埃及圣公会等宗教组织的谴责,这隐约中指责了西方基督教社会的分裂,又有一定拉拢西方“有经人”(一神论者)、改善对伊斯兰教以及少数基督教派印象的目的。最后,原本旨在宣传全人类团结、推进友谊与互相了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却因为这一出演出事故导致了越发激烈的论战和分裂,实在是倍感可惜与讽刺。
开幕式表演事件的发酵是当下西方社会分裂和思想两极分化的又一表现,我们也有必要再进一步审视与反思当今西方主流的社会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