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车企懵了,中国车企凭什么能突入欧美市场?

我行车行 2023-09-18 11:18:34

最近几年,中国车企出海的节奏越走越快,不仅车企本身产品越来越给力,产业链和运输管理也在不断提升。以至于在最近结束的慕尼黑车展上,外媒写出了图片里这样的新闻标题。可以理解为“欧洲车企被中国电车的实力整懵了”。而这个成功背后不仅是中国几代“汽车人”的努力,当然还有国家在这方面提供的支持。今天,我们就以上汽大通MAXUS为例,聊聊车企出海的故事。

我们先从最近的一条新闻说起:根据上海电视台报道,9月1日,一批装载了上汽大通新能源汽车的集装箱搭乘海铁联运班列从江苏无锡抵达上海,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批集装箱没有进行二次安检就登上了靠泊在洋山港的远洋货轮,远赴美洲。这种高效的海铁联运无缝衔接出口的新模式,代表着国产新能源汽车快速出口新通道已经正式打通。也就是说,海外只要下订单,品牌可以“随叫随到”。

事实上,一辆汽车产品从设计到落地,再到出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要想在具有差异化需求的全球市场取得成功,过硬的产品品质是基础,也需要快速的市场反应速度,这就使得车企必须要具备高效的研发生产能力。对于这一问题,央视新闻记者就走进了上汽大通,深入了解一辆车从设计开始到最终整车运抵港口的出海之路。上海是上汽大通的产品设计中心,得益于上海庞大的新人才基础,每款车的设计就出自这些年轻人之手。而每款车型从图纸落到真车的第一步——泥塑,就是从这里诞生。随后,精细到毫米的油泥雕塑车辆零部件被一一定制,一辆车的组装才能够正式开始。

随后地点转移到位于南京的“灯塔工厂”,江苏南京的上汽大通整车生产企业,除电池之外,上汽大通车辆的零部件生产到最后的整车组装都在这里完成,每辆车经过280道的工序以后,最快8个小时即可完成整车下线。在这里,不同车型的混线生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满足,这些需求对柔性生产要求很高,而上汽大通通过智能化体系来保障生产的准确和高效,这也是对全球市场进行快速响应的关键所在。

于此同时,随着全球对新能源产品的需求增加,政府大力帮助企业对接新技术、保障人力资源供给、提高产品性能、稳定产能。尤其是江苏政府部门提性能,拓销路,不断优化各个港口的运输模式,释放集装箱船舶运能,增强出口运力,海关等部门还出台政策,进一步优化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的进出口效率,引导企业叠加使用出口“抵港直装”、“提前申报”等便利化举措,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循环顺畅,这就是我们刚开始说到的“一箱式”海铁联运模式。

在此之前,新能源车出口需要先在产地按普通货物装箱,由铁路运到港口后需要再次开箱安检,要专门绑扎系固以及锂电池断路等操作,并按危险货物进行装箱。在此模式下,长三角地区运输新能源汽车一般要5-6天才能到港,效率比较低。为解决这一堵点,海事部门监管前移,将装箱检查件安排在原产地监管部门,再发放电子单证,如果直接满足集装箱上船要求,则由铁路运抵海港,无需开箱即可搭载远洋轮出海。这种“一箱式”海铁联运模式,让新能源车从产地铁路运输到港口只需2~3天,运输成本节省至少15%左右。

“一箱式”海铁联运模式无疑给以上汽大通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出口海外打开了快速通道。一直以来,上汽大通洞察全球细分市场,不断向海外输出新能源轻客产品,为海外城配物流提供绿色解决方案。尤其是在汽车文化根深蒂固的欧美以及澳新市场,上汽大通旗下的新能源产品深受当地用户青睐,塑造了极佳的用户口碑,成功打造了“全球发达国家首选中国车”地位。

良好的产业链也带来的傲人的成绩——今年上半年,EV90在意大利拿下细分市场第一、EV30和EV90在葡萄牙拿下第一、EV30和EV90在西班牙分别拿下第一、第二。在澳洲市场,上汽大通十年耕耘,销量逐年增长,轻客EV90和皮卡星际EV都在各自的当地细分市场完成了该品类产品“0的突破”。今年9月,澳洲还成功举办了EV Family澳洲亮相会,eDELIVER 7迎来澳洲首秀。2022年,EV90在挪威全年市占率第一,大家MIFA5成为挪威第一款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MPV,大家MIFA9、T90 EV在瑞典、挪威、丹麦等北欧市场上市,也以“首款”姿态实现“0的突破”。2021年7月,旗下新能源轻客EV30、EV90等5000余台车辆批量出口至欧洲,创下了中国品牌轻客车型出口欧洲的最大批量纪录,同时也刷新了中国品牌单一车型出口欧洲的最大批量纪录。这就是上汽大通新能源车型的出海成绩单,所到之处都掀起了一股绿色风暴。

伴随着整车设计、生产的智能化体系和效率不断提升,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上汽大通迎来了新的机遇。相信上汽大通凭借高品质的产品实力,继续加速出口步伐,带着对行业发展的精准判断,为更多的海外市场带来“中国智造”的绿色选择。

0 阅读:37

我行车行

简介:谈论一切关于汽车个性化、定制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