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去世,葬礼前后出现4个“没想到”,韩芝俊都颇感意外

杰燊 2024-12-04 13:33:0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2008年8月,前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去世,党中央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为其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

这位曾经位高权重,却毅然选择急流勇退的老人,一生所走的每一步似乎都有些不可思议。

而他的葬礼前后,更是出现了4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以至于他的妻子韩芝俊都感到有些意外。

那么,华国锋的葬礼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他的一生又经历了什么?

点个关注,一起揭秘“共产党人华国锋”的过往人生。

生平事迹

大概鲜少有人知道,华国锋同志的原名为苏铸,而华国锋则是他为了表达自己想要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的决心,而特意更改的名字。

1921年2月16日,华国锋出生在山西省交城县的一户普通人家。

他家里加上华国锋原本该有四个孩子,但其中有两个孩子早早便夭折了,于是就只剩下了华国锋与他的一位兄长。

华国锋的父亲从15岁开始,就在交城县里的一家皮坊当学徒,后来出师便依靠皮革手艺谋生。

在华国锋兄弟相继出生后,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因为添丁进口而过得愈发困窘。他的父亲更是因为操劳过度,早早就离开了人世。

父亲去世后,华国锋一家的生活重担便压在了母亲的身上。这位母亲虽然日子过得极其辛苦,却始终坚持将华国锋兄弟俩送去上学。

毕竟在那个年代,大多数人都有着一个朴素的理想,那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1935年,14岁的华国锋从小学毕业后考上了县城里的最高学府,即商业职业学校。

也就是在这所学校里,华国锋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渐对其产生了认同感。

华国锋就读商业学校的第二年,红军东征来到了交城县,计划在农村发动群众。

这一时期,红军曾经先后到达过交城90多个村庄。

而他们所到之处,不仅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当地百姓权益,还会四处清匪反霸,开仓放粮救济贫困人民。

红军的这些举措,给交城县的几个村子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而华国锋也因此对这支队伍感到由衷地钦佩。

随后华国锋又阅读了一些进步书刊,对红军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他清楚地意识到,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队伍,是为了人民谋利益的,也是坚决抗日的。

1937年11月7日,日军占领了太原地区,并在交城县疯狂屠杀抗日民众,烧毁房屋,掠劫财物。

而交城本地由汉奸组成的日伪维持会,更是无恶不作,所以当时的交城县,可谓是生灵涂炭。

身处其中的华国锋,在与几个进步青年商议后,决心一同加入抗日游击队,将侵略者赶出家乡。

就这样,17岁的华国锋在1938年6月走出了家门,加入了交城牺盟会组建的抗日游击队。

因为之前读书时就受过军训,再加上做事严谨,善于思考,所以华国锋一进入游击队就大显身手,成为了游击队的骨干成员。

党组织也由此注意到了华国锋的才能,决定对他进行重点培养。

1938年10月,华国锋被组织上安排到了太原青年干部训练班学习。

也就是这一时期,华国锋为了日后便于开展工作,不牵连家人,在组织的建议下由苏铸改名为华国锋。

同年,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红色之路。

1939年,华国锋担任了汾阳县抗日根据地的牺盟会特派员,开展抗日游击工作。1940年初,19岁的华国锋又担任了交城地区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主任。

那时的他,既要负责发动群众、配合八路军主力消灭日伪军、顽军和抗日动员等重要任务,又要深入社会各界人士当中,通过创办业余夜校、组织抗日剧团等活动,开展爱国教育。

而他的行动,极大程度地激发了群众的抗日热情,把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团结到了抗日救亡运动中来。

此外,华国锋还在解决了当地的粮食问题后,秘密向吕梁根据地输送了大批物资。

而且哪怕条件极其艰苦,华国锋也始终坚持敌后作战,为发展壮大当地抗日武装力量和开展抗日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24岁的华国锋升任中共交城县委书记,以及县武装大队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期间,他始终坚持在当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吸引了许多敌军弃暗投明,还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思想积极性。

而华国锋也因此被当地百姓称作“华政委”。

从华国锋的晋升履历中,不难看出他在早期革命生涯中的尽心竭力。

那么,他是如何在登上高位后选择主动隐退的呢?

急流勇退

1949年,28岁的华国锋与韩芝俊结成了革命伴侣。

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共中央决定从华北抽调5万名干部随军南下,以便接收南方的城乡,而华国锋正是这批南下的干部之一。

1949年8月,来到南方的华国锋,担任了中共湖南省湘阴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

1952年,华国锋被组织上调任湘潭县任职县委书记。两年后,他又被任命为了中共湘潭地委书记。

而湘潭,正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

1955年7月,毛主席发表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华国锋在学习报告后,就写了几篇呼应的文章。

而毛主席在看到华国锋带着湘潭特有气息的文章后,不由得对其产生了几分好奇,于是就在长沙接见了华国锋。

在这次见面中,华国锋给毛主席留下了忠实可信的良好印象。

1959年7月,华国锋被毛主席亲自提名为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1970年11月,华国锋又当选为了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

此后,华国锋的地位便扶摇直上。

1976年周总理离世后的第二个月,华国锋成为了国务院代总理,并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同年4月,华国锋同志担任了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华国锋紧急成立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实施了一系列抗震救灾措施。

8月4日,他亲自赶赴唐山地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慰问灾区群众,鼓励他们开展抗震救灾、重建家园行动。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华国锋同志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国家领导人。

面对野心家们的垂死挣扎,他在叶剑英,李先念等同志们的帮助下,与这些人展开了坚决斗争,并一举将其逮捕归案,挽救了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

随后,华国锋又开展了一系列“拨乱反正”工作,恢复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也为动员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了很大努力。

不过在新的社会形势面前,华国锋同志难免有些力不从心,而有着大格局的邓公也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1980年,华国锋辞去了国务院总理职务。1981年6月,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他又辞去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职务。

就这样,华国锋失去了在“党”、“政”、“军”三个方面的最高职务,逐渐淡出了政坛。

不过,华国锋同志虽然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身为一个共产党人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在关心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工作。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同志平静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党中央在经过研究后,决定在八宝山公墓为其举行葬礼。

那么,在他的葬礼前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就连他的妻子都感到有些意外?

死后哀荣

2008年华国锋去世,葬礼前后出现4个“没想到”,就连他的妻子也很不解。

首先,华国锋同志的葬礼规格超乎想象。

身为华国锋妻子的韩芝俊,原本以为丈夫的葬礼会办得比较低调,毕竟他退隐多年,早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然而在华国锋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国家几个主要领导人悉数到场,近千人自发为华老送别。

如此高规格的后事,无疑证明了组织上并没有忘记华国锋同志为党和国家作出的重要贡献。

这让华老的妻子韩芝俊在感到意外的同时,也非常感动。

其次,党中央对华老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华国锋同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他在粉碎野心家一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他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

虽然也曾陷入一些误区,但很快就回到了正轨,所以党中央对他的生平事迹给予了充分地肯定。

而第三件“没想到”的事,则是华老的骨灰并没有如同其他革命先辈一样安葬于八宝山公墓。

那么,华国锋同志究竟葬在了哪里呢?他选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山西省交城县。

新中国成立后,华老为了不打扰家乡人民的生活,仅仅回过三次家乡。

而他最后一次回到交城县看望当地的父老乡亲,已经是1995年。

所以华国锋的遗愿,就是能够安葬在位于交城县的卦山。

他说:“那里树多,清净。小时候在那儿,打游击也在那儿……如今,也想回到那儿。”

而第四件意料之外的事,就是“华陵”的存在。

为了实现华老的遗愿,他的家人在告别仪式结束后不久,就来到了山西交城县卦山为华国锋选择墓址。

华老生前,曾经叮嘱他们在选择墓地时要遵循“四不原则”,即“不占用耕地、不与民争地、不破坏环境、不损坏古迹”。

于是他们就选中了卦山南麓的荒山石坡,作为华老的墓地。

不过交城人民为了感念华国锋对家乡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还是决定为其修筑一座陵园,最终这处陵园于2009年4月8日正式动工。

而华国锋同志也在一年之后魂归故里,永远地安歇在了他生前无比怀念的卦山。

本文由“青史浩然”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1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