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一考定终身”观念逐渐被打破,却依旧有着沉甸甸分量的时代,有一个人的经历显得如此格格不入,却又很难让人忽视。
他将高考当作战场,十次拒绝北大等一众名校的橄榄枝,直至32岁才踏入清华园,然而36岁从清华毕业后,其前途却又让人不禁感慨。
有人说他是执拗的理想主义者,为了心中那座神圣的学术殿堂,不惜耗费青春岁月,在复读的循环中苦苦挣扎。
也有人质疑他是否太过偏执,白白浪费了诸多珍贵的教育资源,让那些本可以踏入名校的学子失去了机会。
但无论外界的声音如何嘈杂,吴善柳都从未后悔,沿着自己的道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
吴善柳出生在广西浦北县的,一个寻常巷陌里,父亲是一名人民教师,受到父亲影响吴善柳自小就勤奋好学,父亲也时常给他辅导功课。
而吴善柳也着实争气,在学校里,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老师们提起他,总是赞不绝口,同学们也羡慕他成绩优秀。
15岁那年,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浦北一中,成为家人的骄傲和邻里眼中的学霸。开启了他更为紧张且充实的高中学习生涯。
那时候的他,每天都是最早到教室,最晚离开的那一个。
他的同桌曾好奇地问他:“善柳啊,你这么拼命,不累吗?”
吴善柳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现在累点没什么,我想考上最好的大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2000年,吴善柳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高考,但是他因为发挥失常成绩并不尽如人意,但是父亲没有责怪他,而是为他打气,让他复读一年。
2001年吴善柳不负众望,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
那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吴善柳也曾为自己考上这所大学而骄傲!
入学的第二天,吴善柳的同学就约着他参观了,距离不远的清华大学。
当他踏入清华大学的那一刻,那古朴而庄重的校园建筑、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及随处可见的优秀学子们,身上散发出来的自信与睿智。
关于清华大学的一切,就像有魔力一样深深地吸引住了他。
从那之后,进入清华大学就成为吴善柳的梦想,“清华梦”这颗种子,在他心中迅速生根发芽。
以至于他开始对自己所在的,北京交通大学的学习生活,渐渐失去了热情。
曾经那个在课堂上全神贯注的他,开始变得心不在焉,他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或者去图书馆钻研专业知识。
而是常常望着窗外发呆,思绪早已飘到了,清华大学的各个角落。
这种状态导致他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到大二、大三时,更是因为挂科严重,最终被学校强制退学。
未能毕业的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砸在了吴善柳和他家人的头上。
此时已经是2004年,吴善柳因为这件事心里十分失落,他想去外面打工散散心,还能补贴家里。
于是,吴善柳和许多家乡的青年一样走了,去了广东打工。
然而打工的生活,让吴善柳看不到希望,在漂泊了三年后,吴善柳在这些挫折中,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
他要复读,备战清华!吴善柳的父亲虽然惊讶,但还是决定支持儿子。
毕竟他此时不会想到,这个改变竟走了整整七年......
吴善柳再次回到了高中校园,成为一名复读生。
此时的他,已经25岁了,在一群青春洋溢的应届生当中,显得格外突兀。
上课的时候,他更是全神贯注,眼睛一刻也不离开老师和黑板,手里的笔不停地记录着重点内容。
课间休息,别的同学都在嬉笑打闹,他却还在座位上琢磨着,刚才没听懂的知识点,遇到不懂的就跑去问老师。
老师有时候都忍不住打趣他:“善柳啊,你这学习劲头,比当年还猛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次复读后的高考,吴善柳考出了相当出色的成绩,成功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
当他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身边的人都为他感到高兴,觉得他终于可以继续上大学了,而且还是这么好的一所大学。
可吴善柳却陷入了沉思,他看着通知书,心里五味杂陈,最终他决定放弃入学。
这个决定,瞬间在周围引起了轩然大波。
家人的劝说、老师的惋惜、同学的不解,都没能改变他的想法,因为在他心中,只有清华才是那唯一的目标。
吴善柳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与此同时,外界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有人说他是为了追求所谓的名气,有人指责他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
毕竟每一个名校的录取名额都是有限的,他的一次次放弃,意味着有其他渴望进入这些学校的学生,失去了机会。
而家人虽然一直支持着他,但看着他一年又一年地在高考中徘徊,心里也有担忧和无奈,但吴善柳却把这些压力,都转化成了前进的动力。
他屏蔽了外界的嘈杂,一心扑在学习上,只为了他的清华梦。
2014年,他再次走进高考考场,这已经是他第十次参加高考了,或许连他自己都感慨万千。
当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刻,他以680分的高分,一举夺魁,成了钦州市理科状元。
这个成绩让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被清华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录取。
那一刻,吴善柳多年的坚持、无数个日夜的付出、承受的压力与质疑,都在这一刻化为了,激动的泪水和欣慰的笑容。
他深知这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在清华的学习生活中,他格外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课堂上,他总是坐在最前排,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重点知识。
他积极参与讨论,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教授们都对这个年龄稍大,但学习热情极高的学生印象深刻。
课后,他穿梭于图书馆、实验室之间,主动参与各种学术研讨活动,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专业问题。
那股钻研的劲头,丝毫不输给那些年轻的学弟学妹们。
在清华的这四年,吴善柳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被吴善柳的故事所打动,也被他对知识的热爱和执着所感染。
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参加社团活动,吴善柳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又快乐。
他不再是那个,在清华大学门前的旁观者,他尽情地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清华时光。
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2018年,吴善柳从清华大学毕业了,此时的他已经36岁。
带着清华毕业的光环,他本以为自己能在社会上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可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找工作的时候,吴善柳才发现,年龄成了他最大的阻碍。
很多大型企业的校园招聘,主要面向的是应届毕业生,他们更青睐那些年轻有朝气、可塑性强的年轻人。
而对于一些需要有工作经验的岗位,吴善柳又缺乏相应的积累,毕竟他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高考复读和校园学习上。
他去参加了几次招聘会,面试官看到他的简历,先是惊讶,然后便婉拒,吴善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也只能无奈地离开了。
而吴善柳也超出了,公务员体制内选拔的年龄限制,这使得他失去了很多常规的、大众眼中的好机会。
吴善柳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兜兜转转最终去了,郑州一所民办中学当数学老师。
许多人都为他惋惜,觉得清华毕业生去私人中学当老师,这不是大材小用了嘛。
吴善柳当老师后,尽心尽力地教学,凭借着自己扎实的知识和丰富的高考经验,在教学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比如他押题很准,学生们的数学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们都很喜欢他,尊敬地称呼他为“吴老师”。
但是民办学校的教学任务繁重,除了日常授课,还要参与学生的辅导、考试命题等诸多工作。
而且,由于他的经历太过特殊,社会上对他的关注和议论一直没有停止过,这也给他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吴善柳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社会对于高考、对于梦想、对于人生选择等,诸多方面的不同看法和思考。
从一方面来看,他的坚持确实令人钦佩,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对梦想的执着。
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在面对挫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的行为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教育资源合理利用的讨论。
每年的高考招生名额都是有限的,他多次放弃名校入学机会,是否真的公平地对待了,那些同样渴望进入这些高校,却未能如愿的学子们呢?
而且,他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复读上,错过了正常的职业发展阶段,这也让人们思考。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是否应该更加理性地权衡利弊,考虑现实因素?
对于吴善柳本人而言,或许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毕竟他实现了自己心中最纯粹的梦想,在清华园里留下了自己奋斗的足迹。
如今他也在教师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下一代。
而对于我们旁观者来说,他的事迹更像是一本生动的教材。
让我们明白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想要走的那一条。
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为之努力奋斗过,那便是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