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国军上将军衔共分四级,还有特别的中将加上将军衔

海绵宝宝谈人物 2024-04-03 15:20:35
特级上将

北伐胜利后,国民政府基本沿用了北洋政府的军衔制度,将将官分为上将、中将和少将三级。1935年3月颁布的新的军衔等级表,正式将国民革命军将官分为五级: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和少将。1935年3月30日《特级上将授任条例》中规定了国军最高军衔为特级上将。

特级上将授任条例(1935年3月30日)

第一条: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最高军事长官任为特级上将。

第二条:特级上将,由国民政府特任之。

第三条:特级上将之待遇、仪制另定之。

第四条:本条例自公布日施行。

特级上将由国民政府特任,授予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最高军士长官,所以特级上将授予标准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即只有蒋介石一人。同时蒋介石被任命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职务),统领全国陆海空武装力量。

抗战胜利前,特级上将的领章样式为金线刺绣底板上缀三颗金色立体三角形,并加上一圈刺绣金边。大礼服上特级上将在袖口为三个品形圆环,下为三朵刺绣梅花。

一级上将

一级上将根据1935年3月30日的《上将任官施行条例》设立。其中规定一级上将名额为定额,当一级上将出现空缺时,二级上将才有机会递补。

上将任官施行条例(1935年3月30日)

第一条:本条例依据陆海空军官制表及陆(海)(空)军军官佐任官暂行条例订之。

第二条:本条例除特级上将另有规定外,所有陆军海军空军上将之任官,悉依此办理。

第三条:陆军海军空军上将分第一第二两级,凡中将建有殊勋者,任以第二级上将,再建殊勋者,晋为第一级上将。

第四条:陆海空军上将各依其员额之所定,但第一级上将以其员额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为限。

第五条:本条例自公布日施行。

一级上将的领章样式为金线刺绣底板上缀三颗金色立体三角形(抗战胜利后改为了金色金属底板),和特级上将区别在于没有刺绣金边。大礼服上一级上将在袖口为两个平行圆环,下为三朵刺绣梅花。

1935年时共授予九位一级上将,其中陆军八人,海军一人。陆军的八位一级上将均为是军事委员会委员,同时是各派系首脑:

阎锡山:晋绥军,当时担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冯玉祥:西北军,当时担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张学良:东北军,当时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兼陆海空副总司令

何应钦:中央军,当时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兼军政部部长

李宗仁:桂军,当时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兼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

朱培德:滇军,当时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长

唐生智:湘军,当时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兼训练总监

陈济棠:粤军,当时军事委员会委员兼第八路军总指挥

1939年5月13日程潜接替朱培德(病逝)晋升为一级上将

1945年10月3日白崇禧接替冯玉祥(退役)晋升为一级上将

1947年2月21日陈诚接替张学良(退役)晋升为一级上将

二级上将

二级上将根据1935年3月30日的《上将任官施行条例》设立。二级上将在1935年规定的编制为20人,但在1936年增补2人,所以编制人数为22人。

二级上将的领章样式和一级上将无区别。大礼服上二级上将在袖口无圆环,只有三朵刺绣梅花。

1935年晋升的20名二级上将基本为各省主席,抗战时担任集团军司令:

白崇禧:新桂系,广西省政府主席

刘峙:中央军,河南省政府主席

顾祝同:中央军,江苏省政府主席

蒋鼎文:中央军,福建省政府主席

何成濬:中央军,湖北省政府主席

朱绍良:粤军,贵州省政府主席

宋哲元:西北军,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韩复榘:西北军,山东省政府主席

刘镇华:西北军,安徽省政府主席

杨虎城:西北军,陕西省政府主席

何键:湘军唐生智部,湖南省政府主席

徐永昌:晋绥军,山西省政府主席

商震:晋绥军,河北省政府主席

傅作义:晋绥军,绥远省政府主席

于学忠:东北军,甘肃省政府主席

万福麟:东北军,热河省政府主席

龙云:滇军,云南省政府主席

刘湘:川军,四川省政府主席

徐源泉:原北洋,川鄂湘黔边区绥靖主任

陈调元:原北洋,军事参议院院长

中将加上将衔

中将加上将衔是国军的特殊军衔,可以理解为候补上将。中将加上将衔根据1936年《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设立。因为上将名额有限,而一些将领为陆军中将军衔过低,所以先行赋予这些陆军中将以上将的职权,等上将军衔有空缺时,优先由中将加上将衔递补晋升。

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1936年2月29日)

第一条:陆军中将依陆军军官佐任官暂行条例第五条第五款合于晋任上将之规定者,因为员额所限,得先加上将衔。

第二条:陆军第二级上将出缺,由已加上将衔之中将择优特补。

第三条: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之员数以陆军上将员额为限。

第四条:已加上将衔之中将,其服制与第二级上将同,俸薪仍照中将最高俸额支给。

第五条:本条例自公布日施行。

到抗战结束,国民政府包括加授、追晋(死后追赠)、特赠等形式,共授予53人为中将加上将衔:

特加42人:张发奎、余汉谋、张治中、张之江、钱大钧、鹿钟麟、陈诚、卫立煌、马鸿逵、薛岳、刘建绪、庞炳勋、孙连仲、盛世才、吕超、李品仙、邓锡侯、朱绶光、廖磊、夏威、王树常、黄绍竑、黄旭初、陈仪、熊式辉、刘文辉、杨森、杨杰、刘兴、贺耀祖、唐式遵、张自忠、孙震、卢汉、潘文华、王缵绪、王陵基、胡宗南、汤恩伯、李汉魂、刘士毅、马步芳

追晋7人:周浑元、贾德耀、井勿幕、方策、鲁英麐、刘戡、严明

晋加3人:黄琪翔、罗卓英、林蔚

特赠1人:伯达马宁尔(尼泊尔总理)

其中晋升为二级上将的为10人,分别为:卫立煌、陈诚、孙连仲、薛岳、张发奎、张治中、余汉谋、熊式辉、陈仪和邓锡侯。前4人是在抗战胜利前(1945年9月2日前)晋升为二级上将。

卫立煌:因韩复榘枪决,1939年5月2日晋升二级上将,当时担任第1战区司令长官。

陈诚:因刘湘病故病逝,1939年5月2日晋升二级上将,当时担任第9战区司令长官。

孙连仲:因杨虎城被撤职去衔,1943年4月24日晋升为二级上将,当时担任第6战区代理司令长官。

薛岳:因庞炳勋投敌去衔,1944年2月9日晋升为二级上将,当时担任第9战区司令长官。

有关领章材质的问题:

国民政府有关领章规定过:将校尉均用国产丝质物,士兵概用国产棉毛织物。所以在抗战时期,将军的领章是金线刺绣底板而成,而不是金色金属底板。

上面这张蒋介石的照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非金属材质。而且领章是由背面金属别针固定的,类似下图:

抗战胜利后到使用肩章军衔之前,国军使用过一段时间金色金属底板的将军领章,背面使用两个扣子固定。下图为孙立人将军佩戴样式和复制品实物:

不过现在抗日剧中领章都是统一的金属底板,然后在领章四个角打孔,然后固定在衣领上是个大大的错误。

全文完

1 阅读:21

海绵宝宝谈人物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