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秦可卿的戏份被删去了许多,这着实让我等读者惋惜,但好在结合各个版本的批语,我们几乎能推断出秦可卿的内容删去了多少字、为什么要删除、以及删除的具体内容都是什么,这些内容里包含了贾珍、金荣、秦钟甚至史湘云的文字。
秦可卿魂托凤姐
为什么要删除秦可卿死去过程的描写?靖藏本《石头记》第十三回开篇,有一长段回前批语,写道是:
此回可卿梦阿凤,作者大有深意,惜已为末世,奈何奈何!贾珍虽奢淫,岂能逆父哉?特因敬老不管,然后恣意,足为世家之戒。“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处?其事虽未行,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故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
透过这段批语,我们可以得知,曹雪芹对秦可卿的经历塑造原本是完善的,后来在批书人的建议下,删去了秦可卿去世过程的具体描写,原因是秦可卿临终托梦给凤姐,为贾家未来殚精竭虑,即便她和贾珍犯了“爬灰”的禁忌,也须得给这位金钗留些体面。
可卿病逝,宝玉吐血
按照《石头记》庚辰手抄本的行文规范,一页有十行左右,每行大约在三十字上下,那么曹雪芹删去的四五页,至少有一千二至一千五百字,真可谓是大删特删!
那么,秦可卿的文字究竟被删除了哪些?
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秦可卿一定不是正常病逝,批书人明言秦可卿之死乃是“淫丧天香楼”,而且第五回,贾宝玉梦入太虚幻境,看到秦可卿的判画上画的是:一位美人悬梁自缢。就算秦可卿生前生过病,但最终导致她香消玉殒的具体原因,一定还是自缢这条线索。
正如庚辰本《石头记》回末批语所言:通回将可卿如何死故隐去,是大发慈悲心也。
曹雪芹虽然删的干净,好在批语皆留存下来,能帮助我们读者得知可卿之死的全貌。
导致秦可卿之死的第一位“嫌疑人”,便是宁府老奴焦大,其中原因不必多言,诸君自然知晓,第七回焦大醉骂一节,已成红楼经典名场面。
焦大酒后失言,大骂宁国府内存在“爬灰”、“养小叔子”的现象,其中爬灰指的是公公和儿媳有染,自然指的是贾珍和秦可卿,这一点确认无疑,而这恰恰是秦可卿之死的源头。
蒙府本《石头记》第七回回末批语就评价道:焦大之醉,伏可卿之病至死。周妇之谈,势利之害真凶。作者具菩提心,于世人说法。
焦大醉骂
秦可卿的病就从焦大这一骂开始,醉骂当天,宁荣两府皆有主子在场,几乎闹的人人皆知,甚至连后来的史湘云都知道了——蒙府本中,贾宝玉问凤姐“什么是爬灰”,旁有蒙侧批写道:暗伏后来史湘云之问。
凤姐和贾蓉等也遥遥的闻得,便都装作没听见。宝玉在车上见这般醉闹,倒也有趣,因问凤姐道:“姐姐,你听他说‘爬灰的爬灰’,什么是‘爬灰’?”【甲戌:问得妙!】【蒙侧批:暗伏后来史湘云之问。】凤姐听了,连忙立眉嗔目断喝。——第七回
可惜的是,史湘云问爬灰这个情节,今天的《红楼梦》里已经看不到了,自然是被曹雪芹删干净了,甚至我们无法确定——史湘云问爬灰,发生在秦可卿自缢之前,还是自缢之后,是否史湘云的这一问,也是导致秦可卿羞愤自缢的原因之一,这还有待继续考证。
焦大醉骂是开端,“爬灰”的舆论还在一直发酵,而且传到了贾家学堂里!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秦可卿的弟弟秦钟在贾家学堂上学,因和金荣闹出矛盾,引发了第九回“起嫌疑顽童闹学堂”的风波,我们读者也往往将这场风波当作小孩子间的吵闹,实则不然,在“闹学堂”这场风波里,秦可卿的“爬灰”似乎也被金荣拿出来,当成攻击秦钟的工具。
诸君请看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贾璜之妻要为侄子金荣讨个公道,就来到宁国府找秦可卿,却得知可卿重病卧床,尤氏便将秦钟跟秦可卿的对话告诉了这位璜大奶奶,原著记:
尤氏说道:“偏偏今日早晨他兄弟来瞧他,谁知那小孩子家不知好歹,看见他姐姐身上不大爽快,就有事也不当告诉他,别说是这么一点子小事,就是你受了一万分的委曲,也不该向他说才是。谁知他们昨儿学房里打架,不知是那里附学来的一个人欺侮了他了。里头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都告诉了他姐姐。”——第十回
学堂里那些不干不净的话,并不单指金荣和茗烟对骂时所说那些涉及生殖器官的脏语秽语,也波及到了秦可卿的身上,这一点证据很充分。
秦钟、香怜交好
蒙府本第十回,有回末总批评道:
欲速可卿之死,故先有恶奴之凶顽,而后及以秦钟来告,层层克入,点露其用心过当,种种文章逼之,虽贫女得居富室(乃指可卿小小营缮郎之女,却嫁进赫赫宁国府),诸凡遂心,终有不能不夭亡之道。我不知作者于着笔时何等妙心绣口,能道此无碍法语,令人不禁眼花缭乱。
此处的“恶奴之凶顽”指的是焦大,不红君初读此处还有些怀疑,毕竟焦大醉骂点破宁府秘事,更像是个老愤青,称不上恶奴,但读至后文可卿病逝,贾珍如丧考妣,称要“尽其所有”为可卿办丧礼,旁又有一句蒙府本批语写道:
“尽我所有”,为媳妇是非礼之谈,父母又将何以待之?故前此有恶奴酒后狂言,及今复见此语,含而不露,吾不能为贾珍隐讳!
此处“恶奴酒后狂言”六字,明点焦大醉骂,显然批书人的情感更倾向于可卿,对于“害死”可卿的焦大,便以“恶奴”评之。
宝玉撞破秦钟秘事
可卿之死,先有恶奴之凶顽,再有秦钟来告,层层克入,如果秦钟说的仅仅是学堂中的烦心事,就可卿之死而言,并不能达到“层层克入”的效果,毕竟跟可卿自己无关。
真实的情况只能是,学堂内也流传了一些关于秦可卿的消息,“爬灰”之舆论风波已然发酵,借由弟弟秦钟传到可卿耳中,将她的心理防线进一步击破——甚至有可能其父秦业也知晓了爬灰的事,在自家人面前失了尊严,这无疑是个巨大打击。
这些细节都为可卿的自尽埋下伏笔,后来又发生了被曹雪芹删掉的“遗簪”、“更衣”文字,直接促成了秦可卿独上天香楼,选择自缢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秦可卿判画判词
至于遗簪、更衣具体指的是什么故事,我们无法得出准确答案,但不红君个人感觉,贾珍、秦可卿的相关文字,应接近金瓶之风,脂批本红楼里也经常提到“红楼一书,深得金瓶壶奥”。
在《金瓶梅》里,有一个情节跟“遗簪”很像,那便是第二十三回“觑藏春潘氏潜踪”。
西门庆和仆人之妻宋惠莲厮混,两人在藏春坞大行云雨之欢,潘金莲躲在暗处偷听两人说话,听到宋惠莲说自己是“露水夫妻”,金莲大怒,又不便闯进去,便拔下头上一根银簪,悄悄把门卡住。
西门庆收拢宋惠莲
次日睡醒,宋惠莲推门不开,大吃一惊,只得让西门庆叫来丫鬟开门,看见门上插着一根银簪,宋惠莲便知道昨晚的话都被潘金莲听去了,于是疑窦重生,只得去潘金莲房里好言奉承,试探其心意。
当然,曹雪芹未必会照抄《金瓶梅》,但极有可能借鉴相关的故事模式,尤其红楼和金瓶在许多细节方面简直神似,故而“潘氏潜踪”的故事可能帮助我们了解“遗簪”的内涵,至少可以提供一个可能性,尽管它未必准确。
本文乃“不红居士”独家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