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财富》杂志榜单上,中国众多企业表现亮眼,恒力集团更是连续八年上榜且稳居前百强,董事长范红卫身价8177亿,尽显民企领军者风范。
然而,这个曾光芒盖过华为的巨头,如今却背负着2138 亿多元债务,面临严峻挑战,曾经的辉煌令人赞叹,如今的困境令人唏嘘。
恒力集团为何陷入如此困境?又该如何破局走出困境?
恒力的辉煌成就
恒力集团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跻身前100名,恒力旗下的上市公司——恒力石化表现突出,凭借石油精细炼化业务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发展,业绩超越了华为等知名企业。
恒力集团的崛起堪称传奇,从石油精细炼化起步,在短短27年内实现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布局。
在2023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恒力集团以8177亿元的营收,成功进入前100名,位列第81位,并拥有17万名员工。
这一成绩不仅展示了恒力集团在全球经济中的强大实力,也是对其多年坚持创新发展、深耕实体经济的高度肯定。
范红卫与陈建华的创业起点
范红卫出生于苏州一个普通家庭,虽家境平凡,但她凭借自身努力,高中毕业后考上专科院校,学习财务专业。
毕业后,范红卫顺利进入国营棉纺厂工作,成为一名会计,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一份稳定的工作,已经让许多人羡慕了,但她心中却有着更大的梦想和追求。
陈建华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他也是苏州人,却因家境贫困,初中未毕业就不得不辍学打工,13岁的他便踏入建筑工地,成为一名泥瓦匠。
泥瓦匠的工作辛苦且危险,陈建华在一次意外中受伤,从此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但他没有气馁,凭借着灵活的头脑,陈建华发现了化纤、生丝生意的商机,开始涉足这个领域。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商业头脑,年纪轻轻的陈建华成为了万元户。
1992年,25岁的范红卫与比自己小4岁的陈建华相遇,两人在业务往来中逐渐熟悉,意外地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并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他们一个有着财务专业知识和稳定的工作,一个有着商业头脑和创业激情,可谓是优势互补,三观一致,相当合拍。
婚后,在范红卫的帮助下,陈建华开始做起收集纺织厂废料进行加工处理二次销售的生意,范红卫利用自己的财务知识,为陈建华的生意出谋划策,帮助他合理规划资金,降低成本。
陈建华则凭借着自己的商业头脑和勤劳肯干,积极拓展业务渠道,寻找更多的客户,仅几年时间,陈建华就攒下了200万的积蓄。
20世纪90年代,下海经商成为一种潮流,范红卫和陈建华看到了其中的机遇,决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纺织厂,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夫妻俩深知,纺织行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他们在这个领域也有一定的经验和资源,于是,范红卫毅然辞去了国营棉纺厂的工作,与陈建华一起踏上了创业之路。
收购纺织厂的艰难历程
当得知苏州本地一家纺织厂正在出售时,范红卫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她立刻行动起来,找到厂领导表达了购买意愿,厂领导以国营厂不能卖给个人为由拒绝了她。
范红卫没有放弃,她凭借着自己的执着和诚意,软磨硬泡,打起了感情牌,她向厂领导讲述了自己和丈夫的创业梦想,以及对这家纺织厂未来的规划。
她承诺会好好经营这家工厂,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最终她的诚心打动了厂领导,工厂以369万元的价格卖给了他们。
虽然成功买下了纺织厂,但夫妻俩手头只有200万元,为了凑够剩余的资金,他们向亲戚朋友借钱,说尽了好话,承诺一定会尽快还钱,最终成功凑够了100多万完成了收购。
收购成功只是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工厂卖给私人后,被拖欠工资的工人不干了,他们认为私人老板不可靠,担心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全都跑路了,整个工厂只剩下两名看门保安。
他们不仅要面对空荡荡的工厂,还要背负着百万元的债务,再三考虑后,他们决定先补发拖欠的工资,让员工看到他们的诚意。
他们四处借钱,终于凑够了拖欠的工资,老员工也被新老板感动,选择重新回归。
两人召开了员工大会,向员工们承诺以后工资准时发放,绝不拖欠,还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员工的权益。
在解决了员工问题后,他们清理了工厂的设备,维修了损坏的机器,积极寻找订单,拓展市场,工厂逐渐恢复了生产,订单也开始增加。
危机中的崛起之路
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席卷而来,众多纺织厂在这场风暴中纷纷破产,为偿还外债只能变卖工厂设备。
范红卫却独具慧眼,她反其道而行之,大量收购原材料,趁价格低谷积累了大量的优质资源,她低价购买设备,买下不少濒临破产的小厂,进一步扩大了企业规模。
事实证明,范红卫的决策是正确的,危机过后,纺织业逐渐复苏,吴江纺织厂凭借着雄厚的实力和充足的资源,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行业领头羊。
在范红卫的带领下,工厂不仅迅速恢复了生产,还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范红卫夫妇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们有着更大的梦想和目标。
2002年,范红卫夫妇斥资22亿元整合夫妻名下的所有产业,成立了恒力集团,开始涉足石油行业,为企业的全产业链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几年,恒力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扩张和并购,业务涵盖了纺织业、石化、新材料和房地产业等多个领域,房地产产业链更是扩展到了苏州、大连、宿迁、贵阳等城市。
通过不断的扩张,恒力集团的规模迅速扩大,实力不断增强。
2010年,恒力集团在大连投资长兴岛炼化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打通了上游炼油到下游化纤织造的全产业链,恒力集团实现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一体化生产,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013年,恒力化纤借壳“大橡塑”上市,上市之后的恒力化纤更名为恒力石化,股价一路攀升,市值也随之暴增。
2020年恒力集团营收达到6953亿元,成功进入世界500强,排名第107位,恒力化纤更名为恒力石化,股价大幅上涨,由原本的24元每股飙升至49元每股,市值扩大至2544亿元,范红卫夫妇也因此成为江苏省首富,范红卫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恒力集团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是多年来坚持创新发展、深耕实体经济的结果,在范红卫和陈建华的带领下,恒力集团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提升产品质量,加强企业管理,逐渐成为了行业的领军企业。
巨额负债
恒力集团虽然非常成功,但也面临着一些大问题,尤其是债务问题很严重,这三年来,恒力石化的债务像山一样高,到2023年底已经达到了2006亿元,到2024年上半年更是涨到了2138.96亿元,其中短期要还的债就有736.55亿元,集团资金却只有212.89亿元。
主要是因为这些年恒力石化投了很多新项目,除了用自己的钱,还借了很多银行贷款,现在这些项目都慢慢建好了,开始赚钱了,所以债务也慢慢在减少,情况在变好。
可是命运捉弄人,8月23日恒力集团宣布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他们原本想让康辉新材这个子公司通过大连热电的公司上市,如果成功的话,就是第一个民营企业在A股市场上做到“分拆+重组”的。
但是市场变化太快了,计划赶不上变化,为了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他们只好放弃了这个计划。
面对这些问题,范红卫夫妇并没有退缩,他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范红卫表示,恒力集团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加强企业管理,优化资产结构,提高盈利能力,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