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老山662.6穿插战:部队暴露腹背受敌,边打边插连克敌9个高地

葫芦娃史书 2024-11-20 03:16:45

收复老山662.6穿插战:部队暴露腹背受敌,边打边插连克敌9个高地

引言:

世人皆知1984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军以雷霆之势收复了被越军侵占5年之久的老山阵地,却鲜有人知在这场战役中,还有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担负着更为艰巨的任务。这支部队就是14军40师119团2营的4连、5连。在漆黑的夜色中,他们悄无声息地向敌后穿插,可谁能想到,就在即将抵达预定位置时,却突然暴露在敌人的火力网下。在这样腹背受敌的险境中,这支英勇的部队是如何走出一条血路,最终连克9个高地的呢?

一、战前形势

1984年初春,中越边境地区的局势依然紧张。自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越军不顾双方谈判约定,趁我军主动撤军之际,迅速占领了中越边境线上的多个制高点。这些制高点不仅扼守着重要的战略要道,更是直接威胁着我方边境地区的安全。

在老山至松茅岭一线,越军313师122团利用地形优势,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军事要塞群。他们在各个高地上修筑了永固性工事,建立了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些工事不仅有坑道、短洞,还配备了钢筋混凝土掩体。越军依托这些工事,不断向我方边境地区开枪射击,袭扰边民生产生活。

1984年3月下旬,我边防部队已经成功收复了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等重要阵地。这些战果为下一步收复老山、者阴山等被占领土创造了有利条件。4月初,中央军委和昆明军区向14军40师下达了收复老山地区的作战任务。

40师经过详细的战场侦察和情报分析,发现老山、662.2高地以及八里河东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其中,662.6高地(松茅岭)是这个防御体系中的关键节点。该高地位于船头南侧2公里处,东临盘龙江,西依老山主峰,整个山梁呈"长蛇"状延伸,长约1100米。

师部经过研究,决定采取"两面夹击"的战术。由118团负责收复老山主阵地,119团负责攻克662.6高地。这样的部署既可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又能够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119团在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侦察兵对662.6高地周边地形进行了细致的侦察。侦察结果显示,该地区地形复杂,沟谷纵横,大部分地段的坡度在40-60度之间,高差达500余米。特别是100号高地附近,林密竹茂,荆藤交织,草木高过人头,根本无路可走。

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119团认为传统的正面强攻难度极大,决定采取秘密穿插的战术。团部将这一重任交给了在1979年对越作战中就以穿插战术闻名的2营。2营4连、5连被选为穿插部队的主力,他们将在夜色掩护下,从敌人意想不到的方向发起进攻。

为确保穿插行动的成功,团部特意抽调了工兵、侦察兵、炮兵等专业分队配属给2营,并为其配备了喷火器、无座力炮等特种装备。同时,还在干田地区设立了秘密补给站,为穿插部队提供后勤保障。

二、奇袭行动

1984年4月15日凌晨两点,天色漆黑,119团2营4连、5连的官兵们按照既定计划,在团指挥所的统一指挥下开始了向662.6高地的穿插行动。为了确保行动的隐蔽性,每名战士都事先用炭灰和泥土将脸部和手臂涂黑,身上的装备也都用布条缠紧,以防发出声响。

穿插部队首先通过干田地区的一处隐蔽通道,绕过越军在老山正面的重兵把守区域。这条通道是此前侦察兵发现的,沿途杂草丛生,荆棘遍布,但正是这样恶劣的地形条件反而成为掩护穿插部队的天然屏障。

行进中,为了避免暴露目标,部队采取了"单兵匍匐"和"蚂蚁搬家"的方式前进。每个战士之间保持3米的间距,互相用绳索连接,以防在黑暗中走散。携带的重型武器如无座力炮、重机枪等被拆解成部件,由不同战士分散携带。

在穿过第一道山梁时,突然遭遇了越军的一处暗哨。好在4连的尖兵发现及时,立即以手势向后传递警戒信号。全队立即就地隐蔽,屏住呼吸。等到越军巡逻哨兵走远后,才继续前进。这个过程中,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分钟,但对于背负着重装备的官兵们来说,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到达第二道山梁时,天色已经开始微明。按照原定计划,部队本应在天亮之前抵达预定位置。但由于途中多次遭遇障碍,行进速度比预计慢了许多。团指挥所考虑到当前情况,立即调整作战方案,命令穿插部队就地隐蔽,等待夜幕降临后再继续行动。

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一名越军士兵到附近的灌木丛中方便,无意中发现了隐蔽中的穿插部队。虽然这名越军士兵被当场制服,但枪声还是惊动了周围的越军。很快,越军的照明弹腾空而起,将整个山坡照得如同白昼。

穿插部队的处境一下子变得异常危险。前方是越军的重兵把守,后路则被赶来的越军封锁。更糟糕的是,由于地形限制,他们既无法与主攻部队取得联系,也无法接受炮火支援。

在这种危急时刻,2营营长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分成两组。4连负责清理后路,掩护后撤;5连则继续向预定目标前进,以打通一条血路。这个决定虽然冒险,但却是当时最合理的选择。

4连立即展开战斗队形,利用地形优势,与追击的越军展开激烈交火。他们采取"三三制"战术,即三人一组,轮流向敌人射击,掩护其他战友转移。这种战术不仅有效地阻滞了越军的追击,还给了5连宝贵的突进时间。

5连则在越军火力的封锁下,采取"跳蛙式"前进。每前进一段距离,就立即构筑临时火力点,为后续部队提供火力掩护。特别是连队的机枪手,他们往往要在最危险的位置架设机枪,以最大的火力压制敌人。尽管付出了重大伤亡,但5连还是一点一点地向预定位置推进。

到上午8点时,穿插部队已经完全陷入了越军的重重包围之中。但正是这种看似绝境的局面,反而给了他们转机。因为越军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支暴露的穿插部队身上,大大减轻了我军主攻方向的压力。这为接下来的战斗转折埋下了伏笔。

三、战斗转折

4月15日上午10时,战况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就在越军集中兵力围剿穿插部队之际,我军主攻部队抓住战机,对662.6高地发起了猛烈进攻。这次进攻采用了"三路并进"的战术,即中路主攻,两翼配合的战术方案。

首先是炮兵群展开了长达20分钟的火力准备。122毫米榴弹炮、57毫米无座力炮以及82毫米迫击炮同时开火,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网。炮弹精确打击了越军的指挥所、观察哨、火力点等重要目标。这次火力打击不仅摧毁了越军的多处工事,更打乱了他们的指挥系统。

在炮火的掩护下,118团的突击队率先发起冲锋。他们利用地形掩护,采取"三步冲锋法",即跑、卧、爬相结合的方式,快速向越军阵地推进。特别是工兵分队,他们在冲锋途中还要负责排除地雷,开辟安全通道。

与此同时,原本被围困的穿插部队也抓住战机,立即展开反击。4连在向后突围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越军的火力点开始转向,火力密度明显减弱。连长立即下令部队转守为攻,对越军发起反突击。特别是连队的无座力炮和重机枪手,他们找准有利地形,对越军的工事进行了精确打击。

5连则继续向预定目标推进。在前进过程中,他们发现一处越军的弹药库。这个发现对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连队立即派出爆破组,成功炸毁了这处弹药库。剧烈的爆炸不仅造成了越军的重大损失,还引发了连锁反应,导致周边的几处越军工事也随之坍塌。

到中午12时,战局已经完全逆转。我军主攻部队已经突破了越军的第一道防线,并在高地东侧站稳了脚跟。4连也已经成功突围,并在后方建立了稳固的火力支援阵地。5连更是攻占了三个重要的制高点,切断了越军的增援通道。

下午1时,越军开始出现动摇。他们的通信频道里传出了混乱的呼叫声,显示其指挥系统已经陷入瘫痪。我军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立即调集预备队投入战斗。特别是火箭筒和喷火器分队,他们专门负责清理越军的坑道工事。

在一处顽固的地堡群前,战斗异常激烈。越军在这里构筑了三层防御工事,每层都有交叉火力掩护。我军采取了"上下结合"的战术,即地面部队正面进攻,工兵分队则从地道迂回包抄。最终,这处地堡群在工兵们布设的爆破装置下被摧毁。

到下午3时,战斗已经接近尾声。越军在失去了制高点和补给线的情况下,开始陆续撤离阵地。但他们在撤退时仍然采取了"关门打狗"的战术,即留下少量部队死守,以掩护主力撤退。对此,我军采取了"分割包围"的战术,即先切断敌人的退路,再逐个歼灭。

4月15日傍晚6时,整个662.6高地终于被我军完全控制。这场历时16小时的战斗,不仅收复了被占领的国土,更创造了一个战争奇迹:一支被围困的穿插部队,不仅成功突围,还配合主力部队连克9个高地。这种在劣势中寻找战机,在绝境中实现反转的战例,为后来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战果与损失

662.6高地战斗结束后,战场清理工作随即展开。根据战场统计,此次战斗共击毙越军463人,俘虏52人,缴获各类武器装备216件。其中包括82毫米迫击炮4门、重机枪8挺、轻机枪15挺,以及大量的步枪、手榴弹和军用物资。

在缴获的物资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份越军的作战地图和一本作战日志。这些文件详细记录了越军在662.6高地的防御部署和补给线路。通过对这些文件的分析,我军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军事情报,这些情报对后续作战行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战斗中,我军也付出了重大牺牲。119团2营4连、5连共阵亡87人,重伤142人,轻伤93人。特别是在穿插行动中,由于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无法及时救治伤员,导致伤亡人数增加。其中,5连的无座力炮组全部牺牲,他们在最后时刻仍坚守阵地,为部队突围提供火力掩护。

装备损失方面,我军损失了57毫米无座力炮3门、重机枪5挺、轻机枪11挺。此外,多辆运输车在向前线运送弹药和补给品时,遭到越军炮火袭击而损毁。通信设备的损失也较大,有12台步话机和3部电台在战斗中被毁。

战后对662.6高地的地形勘察显示,整个高地的防御工事遭到严重破坏。越军构筑的三道防线中,有27个永久性火力点被摧毁,31个地堡被炸毁,15条交通壕被填埋。特别是在高地东侧,由于遭到重型火炮的密集轰击,地形发生了明显改变,部分山体出现滑坡。

在清理战场过程中,工兵部队共排除地雷286枚,其中包括反坦克地雷52枚、反步兵地雷234枚。拆除各类诡雷装置43处,这些装置大多安装在被炸毁的工事周围,给清理工作带来极大危险。

医疗救援方面,野战医院在战斗结束后立即展开救治工作。通过统计,重伤员中有89人经过及时救治后脱离危险,但仍有53人因伤势过重或救治不及时而牺牲。为了加快救援速度,部队还出动了4架直升机,将危重伤员送往后方医院。

战后补给工作也随即展开。由于战斗消耗巨大,各类弹药、口粮、医疗用品都需要紧急补充。据统计,仅炮弹消耗就达到3826发,其中包括122毫米榴弹1253发、82毫米迫击炮弹1867发。步兵弹药消耗超过15万发,手榴弹消耗2731枚。

此外,战场环境的恶化也给部队带来了新的挑战。密集的炮击不仅破坏了地表植被,还造成了多处山体不稳。加上连日的战斗在地面留下大量弹坑,一旦遇到降雨,极易形成泥石流。为此,工兵部队不得不在固守阵地的同时,还要加固战壕,修筑排水系统。

在战后的战场清理过程中,我军还发现了越军遗留的大量文件和物资。这些物资中除了军用装备外,还包括大量的生活用品和补给物资,显示越军原本是准备在662.6高地长期固守的。这些缴获的物资后来被运往后方,作为战利品保存。

五、战术经验

662.6高地战斗结束后,军区司令部立即组织各级指挥员召开战术研讨会。会议系统总结了此次战斗中的经验与教训,形成了详细的战术报告。这份报告重点阐述了五个方面的战术创新。

首先是"穿插分割"战术的运用。这次战斗中,4连和5连采取的穿插行动,成功打乱了越军的防御部署。特别是在4月14日晚的夜间行动中,两个连队利用地形掩护,避开越军的重点防御区域,直接切入敌后。这种战术不仅分散了越军的注意力,还切断了其补给线路。战后调查显示,正是这次穿插行动,导致越军不得不将部分兵力从正面调往后方,为主攻部队创造了有利战机。

其次是"立体协同"战术的创新。在此次战斗中,我军首次实现了地面部队、炮兵、工兵的三位一体协同作战。特别是在突破越军第二道防线时,炮兵采用了"跳跃式"火力支援方案。当突击队推进时,炮火向前延伸;当遇到顽固抵抗时,炮火又迅速集中。这种灵活的火力运用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突击效率。

第三是"障碍清除"战术的突破。面对越军布设的密集地雷区,工兵分队创造性地使用了"双向清障法"。即在主攻方向采用常规排雷,同时在侧翼运用爆破清障。这种方法不仅加快了清障速度,还降低了工兵的伤亡率。据统计,采用这种方法后,排雷速度提高了40%,而工兵伤亡率下降了60%。

第四是"情报获取"手段的改进。此次战斗中,我军首次使用了"多源情报融合"的方法。除了传统的侦察手段外,还充分利用了缴获的越军文件、战俘审讯信息,以及无线电侦听等多种渠道获取情报。这些不同来源的情报经过交叉验证和综合分析,形成了较为准确的战场态势判断。特别是在4月15日上午的突击行动中,正是依靠这些精确情报,才能准确打击越军的指挥所和补给点。

第五是"战场通信"系统的革新。为了克服山地地形对通信的影响,通信分队采用了"跳频多点"的方式。即在关键地形设立多个中继站,并不断变换通信频率。这种方法有效防止了越军的通信干扰和情报窃听。特别是在穿插部队与主力失去联系的危急时刻,正是靠着这套通信系统,才能及时调整作战部署。

此外,战斗中还总结出一些具体的战术要点:如在山地战斗中,轻武器手必须携带充足的弹药,因为补给往往不能及时跟进;工事构筑要注意前沿暗堡与后方火力点的配合;伤员后送要选择隐蔽路线,避免遭受敌人火力袭击;后勤补给要建立多个小型补给点,而不是集中设置大型补给库。

这些战术经验随后被整理成教材,在军区范围内推广。特别是关于山地作战、穿插包围、立体协同等方面的经验,为后续的军事训练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些经验的实战价值,在后来的多次军事行动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战后,这场战斗的指挥经过还被军事院校收录为教学案例。重点研究了如何在不利条件下寻找战机、如何实现多兵种协同作战、如何处理战场突发情况等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对提高部队的实战能力产生了深远影响。

0 阅读:9

葫芦娃史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