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告老还乡?清代官员离职六种方式,背后真相耐人寻味

风物志趣 2024-09-23 18:20:41

清代的官员想要下台,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许多。大家别以为当官好像拿块砖头扔出去砸中谁,谁就能随时上台,随时下场。清朝的官员离职,是需要讲究“姿势”的。无论你是想早早回家抱孙子,还是被迫因“犯事”卷铺盖走人,这离职过程中的戏码,那可叫一个复杂、曲折,还带点狗血。下面咱们就来一一拆解这些离职方式,看看他们背后的故事。

一、因病离职:身体顶不住了,赶紧打报告

官员有病?这听起来还蛮正常的,毕竟人是肉体凡胎,不是铜墙铁壁。可你可能没想到,在古代封建社会,特别是清朝,官员们可真是“贪恋”权位。哪怕站着不动都能拿俸禄,谁愿意走呢?但也有那些实在撑不住的,毕竟人家也是凡人,身体问题那是客观存在的。

举个例子,乾隆年间有位叫徐本的内阁大学士,还有刑部尚书钱际群,他们都是因为病得实在没法子工作了,才被批准回家休养。这两位的离职算是“体面”的,毕竟不是犯错,而是身体真的不行了。嘉庆时期的巡抚梁章钜,58岁的时候就打着“养病”的旗号,提前申请退休。啧啧,58岁退休搁现代,简直是躲过了各种中年危机呢!

这些“病退”的官员多是年纪大了,身体扛不住工作强度。然而,也有一些才五十来岁的官员就按捺不住,纷纷递上辞呈,看来古代的工作压力也不小嘛。

二、以老告归:岁月不饶人,官员不得不“告老还乡”

虽说清朝没有明确规定“到几岁必须退休”,但官员们到了六十、七十岁,身体素质已经严重下滑,精力大不如前,政务处理跟不上,朝廷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他们回家养老。这一类离职倒是符合现代人的“正常退休”模式。

说白了,就是“我岁数到了,朝廷让我走了”,这种退休方式最体面,既没有失误,又没有犯错,还给自己落下一个“忠臣良将”的好名声。虽然官场也是名利场,但老了,大家也都识趣,知道何时该退。

三、罢职还乡:成绩太差,皇上喊你走人

如果说前两种是“体面下台”,那么这一种就是实打实的“下课”了。清朝的官员如果政绩不佳,特别是遇到某些重大决策失误,往往会被皇帝一纸罢免令打发回老家种地。

这种离职方式就不那么光彩了,甚至有点狼狈。你别以为下台后还能东山再起,实际上很多人下台就是一辈子了,永远也别想再回朝堂。比如有些官员在罢免的时候皇帝就直接说了“永不叙用”,意思就是别再回来烦我了。不过呢,古人也有韧性,有的人即便被罢免,也还是心存幻想,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复出”。

四、为养亲而离职:孝顺不是小事,父母比官位更重要

在清朝,孝顺是一个官员的重要品格,如果家里有老人年迈无人照料,那你就可以申请离职回家。这个理由可以说是相当人性化,甚至有点“感天动地”。不过,虽然这是好事,但也有些官员打着“养亲”的旗号,实际上是想借机脱身,避免继续在官场受到排挤。

比如乾隆时期的卢文昭,本来是湖南学政,但因为一些公事处理不当,被降了三级。卢文昭看升迁无望,干脆找了个“养亲”的理由,自己收拾包袱回家。这也是一种自我解脱的办法,毕竟官场风云变幻,少在其中多好。

五、官场不得意,借机辞职:太黑暗,我看不下去了

清朝的官场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混得开。那些心地正直、性格耿直的官员往往在其中遭受排挤,有时候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出路,干脆就辞官走人。这种离职方式,不完全是“逃避”,而是他们对现实的无奈妥协。

想象一下,你兢兢业业工作,却因为不愿迎合上司的“潜规则”而被压制,升迁无望。与其每天在办公室看上司的脸色,何不自己找个机会,体面退出呢?这种官员还算有骨气,宁愿离职,也不愿同流合污。

六、强令休致:皇上看你没用了,强制你退休

有些官员即便没有什么严重过错,但皇帝觉得你不再有用,或者你已经失去当年那个“激情与奉献”的状态,就会给你一个面子,说你年老体弱,让你自己回家养病吧。这实际上是一种罢官的温柔版本,面子上给你留足了,但心里大家都明白,这是被迫退休。

这种情况下,虽然官员是体面离职的,但心里可未必服气。他们可能觉得自己还有一腔热血未挥洒,却被强行打发回家,多少会有点委屈。说到底,古代的官场也是利益场,能留下来的,往往是皇帝还需要的人。

离职之后的福利待遇:皇上还是挺“厚道”的

你以为离职就万事皆休?不不不,清朝对这些离职官员们可谓“照顾有加”。根据《光绪会典》的记载,退休的官员不仅可以带走丰厚的俸禄,有些还会获得皇帝额外的赏赐。

比如乾隆年间的大学士,一旦离职,皇帝不仅会给他们加个名头(比如太子太师衔),还会赐给他们住所,甚至发银子让他们回家治装,实打实的“待遇一条龙”。道光时期的大学士董浩离职后,皇帝特地批示让他继续享受全俸的待遇,还时不时送一些珍贵物品,以示不忘旧情。

这就好比,退休后还能拿到全额工资,外加节假日皇上还给你送礼物,这样的“退休生活”,换作谁都心满意足了吧?

清代的官员们离职有许多不同的理由和方式,但无论是哪种,他们最终都逃不过一个“退场”的结局。有人选择体面退休,有人不得已灰溜溜地下台,还有人虽然满心不甘,却只能接受现实。人生如戏,官场更是戏中之戏,什么时候该谢幕,怎么谢幕,都是一门学问。

在清朝做官不仅需要本事,更需要看得清时势,懂得适时而退。每一个离职背后,或许都是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和心酸。正如那句老话:“人走茶凉,官场无情”,但只要你能拿到全额俸禄、继续过上体面的生活,这退得也算是值了!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