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发表讲话,喊话美国要军费;
美国国内反战情绪开始阻碍拜登政府援助乌克兰,欧洲国家反战游行也此起彼伏;
美国、德国放低身段,主动接近印度和中亚国家,企图挖普京墙角,瓦解俄罗斯资金链;
泽连斯基威胁美国不能停止援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有个诨号“地球球长”,网友们之所以这么喊,其实并非泽连斯基掌控了全球的权力,而是他确实能稳当拿捏住西方领导人的“软肋”。
一年战争中,泽连斯基最主要工作就是指责西方各国援助不力。不管是朔尔茨还是马克龙,给的少了、给的慢了,泽连斯基都照骂不误。就连美国总统拜登,都逃不脱被“拿捏”的命运。
泽连斯基的逻辑也好理解,俄乌冲突到底就是一场乌克兰人流血为美国人维护霸权的战争。所以,泽连斯基对西方喊话,也有一定道理,美国拜登政府确实有义务为自己引发的战争负责。
但战争已经进行了一年,泽连斯基最怕的就是西方放松甚至停止对乌克兰的援助。
我看俄乌冲突周年纪念日上,泽连斯基发表讲话,重点就三个。
第一,警告拜登政府不能给乌克兰“断粮”。确实现在越来越多美国民众开始对支援乌克兰感到疲倦,这种情绪也在西方阵营里蔓延。泽连斯基警告拜登政府说,如果美国停止资助战争,将失去北约、失去美国的影响力、失去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这话说的是相当重。
第二,泽连斯基把今年,2023年宣布为“无敌之年”,他誓言,一定会联合全世界的力量一起对抗俄罗斯。
第三,泽连斯基还持续渲染了俄罗斯的野心,说如果美国放弃援助乌克兰,那么俄罗斯就会“进入波罗的海国家、进入北约”,然后美国人就会像乌克兰人一样,不得不派遣自己的儿女来欧洲作战。
说白了,泽连斯基没给美国留面子,直接批评美国国内有反战倾向,在援助乌克兰这件事上,做得不好,做得不够。
那么,拜登政府确实面临非常大的压力,确实要给乌克兰断粮吗?
压力确实不小。
首先,来自民间的反战声音。
实际上,俄乌冲突中,美国国内的反战气候并没有之前那么重。之前美国直接参与的侵略战争,比如越战、伊拉克、阿富汗甚至叙利亚战争等,美国不光给钱给武器,美军是直接下场打仗的,美国民众是有非常明显的反战情绪的。
但这次俄乌冲突,美国正规军并没有直接参与,美国人不用付出生命代价,所以美国民众的反战情绪跟之前比都弱,也没有直接影响到拜登的援助计划。
但随着战争拖延,美国国内的反战声音确实在逐渐变强。
我们看,包括已经许诺但未执行的援助在内,拜登政府已经为乌克兰花掉了纳税人接近1500亿美元;而美国现在的经济状况并不好。著名金融机构摩根士丹利的一份最新报告中将美国市场经济描述成“正处于死亡地带”,强烈的经济下行压力和衰退危机正威胁着美国的经济体系。拜登这时候为战争花出去的钱,本来可以用作改善经济和社会福利体系的。
这就是引发民众不满的最关键的点。
反战声音认为,拜登不能用纳税人的钱支持一场已经不会再对美国有利的战争。但拜登政府则不这么认为,拜登认为乌克兰战争具有政治象征意义,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才可以。
反对党共和党也利用了民间反战的声音,开始在政治高层内部挑战拜登的援助战略。
去年,国会中期选举的时候,共和党为了能拿下国会的控制权,就跟选民承诺,未来会削减拜登政府对乌克兰的援助。在赢得选民选票之后,共和党为了履行对选民的承诺,肯定会搞出一些压制手段来压制拜登对战争的投入。
我看目前国会共和党议员已经承诺会提出一项法案,对拜登政府的援助计划进行强制审查。众议院监督委员会要求政府交出援助的详细文件,以证明这些钱没有被“贪污或浪费”。
实际上整个共和党的保守势力都对拜登的乌克兰计划缺乏好感,很多人都认为拜登的乌克兰计划源自于拜登家族在该国的特殊利益,对美国的整体利益并无关系,既然达成了削弱俄罗斯和欧盟的目标,就应该停止支援乌克兰,以避免欧洲经济真的崩溃,对美国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美乌的博弈是美国霸权维持的关键还有第三点,那就是拜登的死对头,“懂王”特朗普也开始据此大做文章。
2月25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乌克兰已经宣称对美国拥有“完全统治”权力。他还指责国务院和五角大楼的“战争贩子”们推动了敌对行为,让美国陷入冲突之中。
在谈到北溪爆炸案时,特朗普驳斥了“俄罗斯作案”的说法,坚称是拜登政府和泽连斯基政府一起谋划了爆炸案。
特朗普会讨厌泽连斯基是一件不令人意外的事情。他执政的时期是美国在全球面前横着走的时期,特朗普在当总统时连对盟友都缺乏基本尊重,别说是美国的代理人了。
而且特朗普恰恰还是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真反战总统。作为二战后唯一没有在任期内发动战争的总统,特朗普一直都非常反对美国参与俄乌冲突。我个人真感觉他痛骂拜登和泽连斯基,不是在作秀,而是出于真心。
由此而来,俄乌冲突所关系的就不仅仅是东欧局势,甚至和美国的下一任总统选举都有密切关系。拜登处理不好自己和乌克兰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国内党争对乌克兰问题的抨击,就很可能在2024年大选中失去支持。
美国内部的这些问题也决定了未来美国和乌克兰之间发生的诸多博弈,将成为美国维系霸权的关键。
德国出现的万人抗议只是欧洲援乌疲劳的一角事实证明,泽连斯基强硬的话语并不能解决问题,反战的情绪不止在美国发展,在欧洲也已经形成了气候。
欧洲比美国更加靠近战争,也承担了这场冲突中的主要压力,欧洲国家在冲突中面临高通胀、低增长经济困境,但政府对民众的生活问题解决不力,反而向俄乌冲突投入大量资金物力。所以来自欧洲的反战声音比美国的更大。
根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5日报道,德国首都柏林当天爆发了大规模反战抗议示威活动。上万民众走上街头,聚集在柏林的地标建筑勃兰登堡门前,高举“谈判而非升级”、“用外交官代替手榴弹”等标语,反对西方像乌克兰提供武器,呼吁以和平谈判的方式结束冲突。
这场抗议活动由德国左翼党政客莎拉·瓦根克内希特和作家艾丽斯·施瓦泽发起。抗议组织者还在其网站上写道:“谈判并不意味着投降,谈判意味着双方做出妥协,目的是防止数十万人死亡或更糟的结果。这是我们的想法,也是半数德国人的想法。”
然而,声势浩大的抗议并没有改变政府的态度,抗议活动还遭到了德国政府官员的批评。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在接受采访时声称,瓦根克内希特和施瓦泽的主张是在“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入侵’其他国家”,“在政治上误导民众”。
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也谴责了这次活动,并宣称“不站在乌克兰一边的人是站在历史的错误一边”。
作为俄乌冲突中支援力度最大的欧洲国家,德国国内的状况可能并不像政客们说的那么轻松。站在乌克兰这一边很可能并没有让他们站在正确的一边。
因为在一年冲突后,德国国内对朔尔茨政府做法的质疑声已经越来越多,反战者在网络上发起了“和平宣言”请愿书,要求德国政府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自2月10日发布以来,短短半个月内,请愿书已获得超过64万人的支持。
当地时间25日,还有德国民众向俄罗斯驻德国大使馆外放置的被击毁俄军坦克投献鲜花,以呼吁用和平手段解决俄乌冲突,俄大使馆则回应称:“感谢向俄罗斯坦克献花的所有人,包括我们在德国的同胞。”
类似的事件从去年开始,已经逐渐成为欧洲国家的常态,在英法德这三个欧洲主要国家,万人规模乃至十万人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屡见不鲜。
晶晶认为,类似的事件虽然暂时无法撼动这些国家的政府,但是随着俄乌冲突对欧洲影响的扩散和经济局面的持续恶化,和平的游行不排除会演变成武装暴动。
民众为了争取自身生存的权利,可能会以暴力手段威逼政府,想要继续援助乌克兰,西欧国家政府最好做好应对这类行为的心理准备。
美德分工要挖普京墙角对于内外局势的不断恶化,西方政府也有意识到战争必须尽快结束,但我认为,他们幻想中的战争结束方式并不是同俄罗斯谈判,而是加速摧毁俄罗斯。
他们这次选用的手段,是挖俄罗斯墙角,分化瓦解俄罗斯友好国家的关系,切断俄罗斯的外界贸易,以阻止俄罗斯获得战争资金。
二月以来,西方开始频繁活动。
本月25日,德国总理就抵达了印度新德里,同印度总理莫迪进行了会晤。朔尔茨带来了一份价值52亿美元的军售大单,希望印度能够接受,以促使印度“摆脱对俄罗斯的军事依赖”。
印度是冲突期间对俄罗斯保持友好态度的主要国家之一,在去年购买了大量俄罗斯原油并高价转卖给西方,德国就是印度的主要买家之一。
此外,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军售贸易也在持续发展中,印度所使用的多数武器都来自俄罗斯。朔尔茨此行的目的就是让印度使用西方武器,从而减少俄罗斯军售,削弱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
还有德国官员对外透露,迫使印度反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也是朔尔茨议程中希望达成的议题。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中亚,根据法新社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已经规划了一系列的中亚访问行程。他会在28日访问哈萨克斯坦,而后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再和中亚五国外长再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会议。
美国国务院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助理国务卿陆雨桥表示,华盛顿明白中亚5国不会结束和俄罗斯或另一个邻近大国中国的关系,但是美国仍然希望通过此行凸显出美国是有别于中俄的“可靠伙伴”,而且美国可以再经济和外交,以及“价值观”方面为中亚提供一些东西。
中亚是俄罗斯的传统影响力范围,但在俄乌冲突中,中亚国家和俄罗斯之间出现了一些嫌隙,美国显然就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开始了对东亚的“挖墙脚”。
虽然西方开始放低姿态,跟原来他们根本看不上的国家展开频繁联系,但大家都能看出来,他们这些行动的根本目的都是通过减少外界对俄罗斯的支持,以遏制俄罗斯的战争能力。
但晶晶认为,当下环境下,任何国家都是现实的,如果西方不能带来真正的利益,很难有国家会被西方策动。印度本身就是游离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的骑墙大国,中亚更是只想要发展利益,在当下的经济情况下,西方自保都很难,还能给别的国家提供多少经济援助,这些画饼行为很难有国家会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