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乔伊
就在5月30日,阔别中国三年之久的马斯克,又回到了中国。但他面对的,其实是已经大变样的中国汽车,或者说,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市场格局。
新势力造车洗牌已经很多轮了,曾经风光无限的蔚小理“御三家”,似乎也开始有了不同的发展轨迹,更重要的是新造车已经不再是新能源市场的主力了。在四月份,蔚小理三家的销量总和,都无法与新能源车销量前三名的任何一家相比。
这样的状况,显然是由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毕竟,有雄厚的造车实力,与充足的研发资金,是能够将后发劣势,快速转化为后发优势的。
因此,我们看到了几乎所有的大厂都下场开始造电动车,以及他们的电动车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在保证了足够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全方位的产品力突破。
卷,是必须卷起来的。但在卷的过程中,谁能靠自己将同级别的,绝大多数产品都卷走,我想,深蓝S7,似乎是一个非常贴切的答案。
之所以说它贴切,是因为深蓝S7的卷,是全方位的、由内而外的。在内部,深蓝S7首先针对制造品质,智能品质,驾趣品质,打造出了一套产品力完全可以进入新能源车2.0时代的产品。而基于这样三个维度的产品力突破,深蓝S7则拥有了卷到同级别顶流的硬核实力。
所以,你现在的问题一定是,深蓝S7究竟强在什么地方?它又是如何卷到别人的?
理念的改变
带来全球顶尖的造型与数据
这年头的新能源车,在设计上早就超越了我们以往的认知,甚至更多时候它们已经成为引领汽车设计潮流的风向标。因而,能够在新能源车世界生存的第一要务,就是首先搞个好颜值。
深蓝S7顺势而为,并通过自己对于设计更细致的理解,让车的造型所追求的不仅仅只是设计感,更注重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
比如,设计首先应该符合车辆的运动的需要。深蓝S7首先在设计语言上追求了更好的84.2%的高宽比。
当然,这样的设计理念并不仅仅只体现在车身比例上。包括隐藏门把手、腰线的设计语言、车头、后视镜、尾翼、19寸轮罩等车身多处空气动力学设计的整体优化的共同配合,深蓝S7打造出了0.258Cd的风阻系数。这样低的风阻系数,也同样可以帮助到深蓝S7在行驶过程中降低能耗与风噪,实现车辆更好的节能表现,以及NVH的舒适性。
为了营造更宽适的使用空间,车辆的轴长比达到了61%。配合880mm的短前悬设计和970mm短后悬设计,以及2900mm的轴距,为每一个乘坐者都打造出了更好的乘坐空间。
这些要素与数据的集合,首先肯定是为了满足深蓝S7自身的设计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对比曾经为电动车设计奠定过基调的特斯拉,深蓝S7也实现了一定超越。
比如,深蓝S7的轴长比就优于Model Y。从底层逻辑看,后来者深蓝S7,已经完全具备了赶超实力。
显然,这样的能力,让这个级别,乃至整个市场的竞争,都变得更值得期待了。
设计上的领先只是深蓝S7品质理念践行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一辆智能电动车如何与用户产生更深层次的沟通。
全场景深度交互,打造顶级智能座舱
如今很多厂商已经将目光投射到如何打造一个更智能的人机交互座舱之上。深蓝S7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抢占跑道先机的机会。
在智能座舱的打造上,深蓝S7首先推出了一套具备4向电动腿托、主驾16向、副驾14向电动调节、8点式按摩功能,可120°躺平的前排双零重力座椅的配置。这是五十万元以内唯一能上这种配置的车型。显然,这就算是“卷”的一个最具诚意的表达方式了。
与此同时,悬浮声音岛+14DEEPAL 品牌高音质扬声器的音场设计,所带来的是包括车辆头枕在内的360°环绕立体声。简单来说,可以实现音乐厅、影院模式等多种视听模式。深蓝S7可以是个音乐厅,同样也可以与屏幕组成一整套完整的影视厅。
深蓝S7还拥有53英寸AR-HUD+15.6英寸向日葵屏+12.3英寸副驾超感智慧屏+后排功能触控屏。在这个随时随地都需要与车辆互动的时代,深蓝S7完全渗透了用户用车的所有场景。
而反观特斯拉,不论是Model S还是Model Y,只有一个大竖屏的,极简风,也没啥更深入、更豪华、更舒适人机交互体验模式。显然深蓝S7这样的用大屏幕、高级音场、高端科技座椅所打造的智能座舱符合时代的潮流,也更符合用户需求。
全方位技术领先,打造零焦虑驾驶体验
除了智能,性能也是电动车的核心。这一领域,深蓝S7也制定了自己的路线。
深蓝S7打造了几乎涵盖目前所有主流新能源路线的EPA1全电数字平台。在这个平台体系之下,深蓝S7可以实现氢电、纯电、增程全兼容。更可以实现驾驶、座舱、车控、生态全数字,兼顾未来场景。
针对用户痛点,深蓝S7的能源形式既能解决续航问题,又能解决经济性问题。
在增程版车型上,深蓝S7提供了121km/200km(CLTC)的纯电续航,而其综合续航则达到了1040km/1120km(CLTC),在城市通勤场景中,几乎不需要用到燃油。
而在远途出行场景中,则完全去除了补能焦虑。深蓝S7的发电机最高效率高至96%,带来了馈电油耗4.95L/100km,1L油发3.3度电,增程17公里,每公里0.47元(油价8元)的高效经济性。
在操控性能上,深蓝S7可实现175KW的最大输出功率,配合全系后轮驱动形式,不论是在动力上还是驱动形态上,都要比比亚迪的宋PLUS(132/145kW+前驱)在动力上更充沛,驱动形式上也能带来更好的驾控体验。
显然,这是基于两种不同的造车理念呈现出的数据与配置的差别。在两款车都能保证行驶舒适性的前提下,深蓝S7则同时支持更向性能靠拢的驾驶体验。这一点,同样在两款车的悬架形式上,也能够看到。
在悬架形式上,深蓝S7采用了前麦弗逊、后H臂多连杆的整体悬架形式。这样的悬架形式可在城市的道路和小幅颠簸中,增加车辆对振动的过滤性,使得车辆的行驶更为平顺、舒适。
同时,这套悬架也拥有很好的稳定性,以适应离开城市路面的使用场景,在周末郊游露营等高负载场景中,可以配合车辆的很强的输出功率,提升爬坡效率,同时提升复杂路面的驾驶信心。
相较之下,宋PLUS所采用的麦弗逊+三连杆筷子悬架,首先胜在成本更为可控,同时这套悬架可以为车辆提供更好的舒适性体验。但因为连杆数量不足,导致侧向支撑力不够,因而在过弯抑制侧倾等等方面,并不能支持更激烈的驾驶体验,适合驾驶习惯更为传统的家庭。
结尾
对于追求智能,讲究操控性能,热爱体验前沿科技生活的消费者来说,深蓝S7凭借制造、智能、驾控三个维度的领先品质,首先真切地卷到了同级的竞争对手,同时也直接将智能电动车带入新能源2.0时代。
而对于目前在售的所有新能源品牌而言,如深蓝S7这样的,已经获得了全方位突破的产品,也必然掀起新一轮的,对于智能汽车究竟该呈现什么形态的“内卷”的开始。
显然,这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关注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消费者们,所更乐于见到的场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