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今玉器,一件好的作品,离不开料、工、艺三方面的要素。其中,料和工是可以用客观标准去衡量的,而艺则较为抽象,是更高层面的升华。三要素中的“艺”,更能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
姜盛灵,1987年生于湖北大冶,珠宝设计师,玉雕设计师、玉雕雕刻师。他受父亲的影响,自幼喜欢绘画。
跟姜老师聊起当初是源于什么样的一种心态步入这个行业之时,他不禁感慨起小时候的那些美好回忆“儿时的老家没有幼儿园,进入小学之前,都是和家里的两个姐姐一起玩,喜欢瞎胡闹,用橡皮擦和泡沫做印章、拿粉笔雕小人、用木头雕小船、选青砖雕浮雕、用泥巴捏人像……等等一些特别有趣的事情,这些我们都会乐此不疲……”当时一把削铅笔的小刀就是他心爱的工具,包括后来自己用雨伞骨架做的小刻刀,还有用大铁钉子磨的刻刀等等。
他第一次发现有玉雕和石雕这种东西是在美术书上看到的,关于玉石他当时印象最深的图片就是寿山石和青田石雕的麦穗和花草了,以及一件色彩、纹理都非常漂亮的玛瑙制作而成的酒杯——镶金兽首玛瑙杯。另外,还有一块石雕人像作品,当时的姜盛灵也找了块石头模仿着雕了这个面相。他说道之所以对这两件东西记忆犹新,因为它们的色彩太贴切了,造型太形象了,提炼太到位了,肯定有故事,不得不让人记住,用玉雕行话讲就是俏色巧雕做得太好了!
2008年姜盛灵他以湖北省美术联考全省第三、高分通过中央美院、广州美院、湖北美院,并以校考多校专业第一的良好成绩考入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首饰设计专业。2012年毕业后先后从事黄金、和田玉及翡翠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工作。因大学时期奥岩先生在珠宝学院珠宝年会的演讲让自己对玉石产生了浓厚兴趣,上班工作有了自己的收入后,便靠业余零零散散的时间买料买工具自学玉雕至今。
在玉石雕刻道路上没有师徒关系的指导和指引,姜盛灵便开始了天马行空地自由创作了,他自侃自己是个野路子雕刻师。因为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也便没有一身的匠气缠身,什么东西好他都可以更容易地接纳并汲取各种优秀的艺术品质为己所用。
说来容易,不过能这样肆无忌惮的在雕刻这条道路上前行的人,前提是自己得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有一定的绘画基本功、有一定的玉雕动手操作能力、还得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就如同武侠小说里说的功夫底子太薄弱,天生没有练武的好骨架,要接受天下第一的内功传输恐怕会走火入魔会爆的。姜盛灵就正好集齐了天地人合的一切外在和内在的条件,这便使得他在玉雕行业里逐渐迈开了步伐,成就了属于他自己的一片天地。
他回忆起当年,有一个地方对姜盛灵而言非常重要-——深圳三联玉石文化村。姜盛灵发现它纯粹属于一个偶然,当年他在水贝珠宝设计公司上班的时候,正在等公交车回他的大姐家。当时他看着一辆一辆公交车从眼前行驶过,无意中发现有辆车尾后玻璃上写着“三联玉石文化村”,心想这玉石文化村,肯定是做玉石的地方,顿时惊喜万分,心里便盘算着周日休息去往这个神秘的地方一探究竟。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周日,姜盛灵乘坐公交车抵达了神密的玉石村,听到车子报站的时候他心里咯噔了一下。下了车,迎面躺着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写着“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此时他的心情特别高兴。差不多过了广场就能看到一条广告,往里望去正是他期待已久的玉石街了。在这条街上,他有过开心,也有过失落,但更多的是对玉石的切身感受,也结交了一些玉雕行业里的朋友。
玉雕作品以讲究形似,但更追求神韵,其创作手法深受中国书画的影响,形为神载体,神则是最终的目的,使玉雕有形神兼备的意境。大多数玉雕乍看下是静止的,然而仔细观赏,却在静穆中看到灵动。玉雕既讲究静谧之韵,又讲究灵动之趣,静是人人追求的“道”,动是生命的象征,动静集合,阴阳互补,静谧与灵动,彰显玉雕之灵魂。他的作品《竹报平安》将这一理念体现的恰到好处。
多年来,姜盛灵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深得广大爱好者的一致好评与收藏。他常常说喜欢玉雕,不仅仅喜欢玉石的材质、文化和艺术之美,更享受雕玉时那种慢节奏、慢生活;以及一件作品在自己手里从原石到最终成型后的成就感,就像孕育了自己的孩子一样。世间技巧无穷,唯有德者可以其力;世间变幻莫测,唯有人品可立一生。姜盛灵他说,雕玉也是雕琢自我的修行。
他对玉石雕刻的宗旨是:多点儿思想,多点儿手艺,多点儿时间,多点儿趣味,多点儿品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玉众不同!
现在市场上人工合成,酸洗料,注胶料,皮壳做假,以次充好,夸大其词。!不懂行的千万别入坑。特别是直播间的真假难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