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县的“白氏郎”,其实是“白侍郎”

搞流量的老张 2024-04-06 15:23:20

台前县的凤台街道,白家岭有“白氏郎”的传说,民间将泰山万仙楼“白氏郎”的故事与梁山县《水浒传》宋江的故事融合而成,其实是“白侍郎”。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国萧太后和辽圣宗亲率20万精锐南下侵宋,直扑澶州,也就是濮阳。宋真宗亲征御辽,经长垣县、滑县、濮阳,到达大名府,一战击杀辽军主帅萧挞凛,辽军士气大落,萧太后派使者求和,最终签下澶渊之盟。

白侍郎也就是这个时候,被封兵部侍郎。但是白侍郎读书的故事广为流传,应该是读书人,怎么是一个战场打打杀杀的将军?其实,宋朝“武轻文重”,兵部侍郎是个地地道道的文职文官,宋朝掌握兵权的是枢密院,兵部反而是一个虚职。

那白侍郎又怎么会战场立功呢。战争中,全民皆兵,举子也上战场,景德二年,宋真宗下诏允许所有参与战斗、或者出过力的举人,都可以参加殿试,即便礼部考试不合格,也可以。这一年,宋真宗在崇政殿亲自主持这场殿试,一下录取了1456人,一般情况下全国才录取一千人。

其实,北方边防紧张,宋真宗很有警惕心,但是赵匡胤定了“重文轻武”的国策,他也不好改变祖宗之策,于是变相从举子之中挑选能打的,这便是宋真宗的“文选武举”,从文臣中“有武勇才器堪任武职”者举荐,也就是武举人,武举全名的是“有武干之才的举人”,并不是纯粹的武夫。在咸平三年(1000年),有三十名武举人,宋真宗亲自考试,并授予军职,后来抵抗辽国有功的授予“侍郎”的文职虚衔。当时社会风气,举子也不愿意当武官,宋真宗便授予侍郎官,也是文职,但是鼓励举子们读书的时候,积极保卫国家。可以说,宋真宗是煞费苦心。

历史,真有一位白侍郎,写过一首诗《赠丁和》步入罗湖石径斜,阴阴乔木锁烟霞。小桥流水君须记,便是丁和处士家。《四库全书》清朝道光《万年县志》记载:宋真宗曾赐丁和诗。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