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们屁事多",1973年,毛主席极其不满地对美国国务卿说
1973年的深秋,北京中南海。基辛格第九次访华,原本是为讨论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却不得不花大量时间解释美国国内政局。当时的美国,正陷入"水门事件"的政治漩涡中。这位在国际外交舞台叱咤风云的美国国务卿,此刻却不得不向毛主席详细解释这场政治危机。
然而,面对基辛格长篇大论的解释,毛主席却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情。他说了一句令在场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话,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这位东方大国领袖对西方政治的深刻洞察,更暗含着对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战略考量。
这番对话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玄机?为什么毛主席会对"水门事件"持如此态度?这一切又将如何影响中美关系的发展?
一、毛主席对"水门事件"的战略性轻视
1973年11月的一天,北京飘着细雨。基辛格乘坐的专机降落在首都机场。这是他第九次来华,但与前几次不同的是,这次他显得格外焦虑。
当天下午,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基辛格。往常谈笑风生的基辛格,这一次却带着一副如临大敌的神情。他不得不向毛主席解释美国国内正在发生的"水门事件"。
"主席先生,这件事在美国国内造成了巨大的政治风波..."基辛格刚开始详细解释,毛主席就挥了挥手,打断了他的话。
"'水门事件'不就是个屁大的事嘛!"毛主席直截了当地说,"你们就是屁事多,你们国内为什么对这个屁事那么在乎?"
这句话让基辛格愣在当场。随行的翻译唐闻生后来回忆说,基辛格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会场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而这并非是毛主席的随意之言。就在三个月前,他刚刚收到了中国驻美联络处发来的详细报告。报告中不仅有"水门事件"的来龙去脉,更有美国政坛各方势力的最新动态。
1972年6月17日深夜,五名窃贼潜入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他们的目的是安装窃听器,但却当场被捕。这本是一起普通的窃听案,但调查很快指向了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和白宫。
面对基辛格的解释,毛主席又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看尼克松总统还是能挺过去的。"
这句话让基辛格如获至宝。因为此时的白宫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国会的调查步步紧逼,媒体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次会见前不久,尼克松的副总统斯皮罗·阿格纽刚刚因为税务欺诈和受贿的指控而辞职。白宫内外,许多人都在猜测尼克松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辞职的人。
但毛主席看得更远。在他看来,中美关系正处在关键时期,1972年的"上海公报"才刚刚签署一年多,两国关系正处在历史性的转折点上。这时候的当务之急,是要稳住中美关系的大局。
临别时,毛主席对基辛格说:"告诉尼克松总统,中国支持他继续推进中美关系。只要美国方面准备好了,我们随时可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这番话传回华盛顿后,给了尼克松莫大的信心。当时的白宫幕僚长黑格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来自中国的支持,让总统在最艰难的时刻看到了希望。"
二、尼克松访华与"水门事件"的交织
1972年2月的一个清晨,北京首都机场上空,一架代号为"空军一号"的波音707专机缓缓降落。这是美国总统专机首次降落在这片土地上。舷梯放下的那一刻,尼克松总统紧紧握住了周恩来总理伸出的手。
这次历史性的访问,给世界带来了第一份《中美联合公报》。2月27日,这份被称为"上海公报"的文件在上海正式发布。当晚的告别宴会上,尼克松对周恩来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今后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建造一座跨越1.6万里和消除22年敌对情绪的桥。"
在那次访华期间,尼克松曾向中方作出了五项秘密承诺。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美国将在其连任期间逐步从台湾撤出全部军事力量。这个承诺被记录在一份绝密备忘录中,由基辛格亲自保管。
然而,就在尼克松访华后的第四个月,华盛顿突然爆发了一起看似普通的窃听案。6月17日凌晨,五名窃贼在水门大厦被当场抓获。他们的目标是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办公室,而其中一人的身份很快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他是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安全顾问。
这个案子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华盛顿邮报》的两名年轻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开始追查这起案件。他们发现,这些窃贼与白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72年11月,尼克松在总统大选中以压倒性优势获胜连任。他站在白宫的阳台上,向支持者挥手致意时,似乎已经忘记了几个月前的那起小小窃听案。但"水门事件"的阴云却在他头顶悄然聚集。
1973年初,国会开始对"水门事件"展开调查。此时的白宫已经乱作一团。一份份证据被曝光,一个个证人站出来作证。最致命的是,人们发现白宫在总统办公室安装了录音系统,记录下了许多关键对话。
尼克松为此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对中国的承诺。那份绝密备忘录中的五项承诺,也因此成了泡影。原本计划在1974年年底前从台湾撤出的美军,因为"水门事件"的影响而不得不延期。
令人意外的是,中国领导人对这场风波却显得异常冷静。在接见基辛格时,毛主席不仅对"水门事件"表示不屑,还多次表达了对尼克松的支持。
1973年下半年,当"水门事件"的调查进入白热化阶段时,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黄镇收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每周都要向北京详细报告事态进展。这些报告都会直接呈送给毛主席和周恩来。
而在白宫,尼克松的办公桌上也摆着一份来自中国的特殊报告。报告中详细记录了毛主席对"水门事件"的看法,这让这位身陷困境的总统感受到了来自东方的支持。
三、出人意料的外交动作
1974年夏天,一通不寻常的电话打到了加利福尼亚圣克莱门特。电话那头是中国驻美联络处主任黄镇,这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毛主席邀请尼克松再次访华。
这个邀请来得非常突然。此时的尼克松已经在"水门事件"的压力下辞去总统职务,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中途离任的总统。按照常理,一个刚刚辞职的总统是不会收到这样的邀请的。
但这正是毛主席外交智慧的独特之处。就在几天前,毛主席在中南海召开了一个特别会议。会上,他指示外交部门要特事特办,破格邀请尼克松访华。
为了表示诚意,中国政府甚至决定派出专机前往美国,接送尼克松来华。这在当时的国际外交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就连许多在任的国家元首访华,也未必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同时,毛主席还做出了另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邀请尼克松的女儿朱莉和女婿戴维·艾森豪威尔访华。这对年轻夫妇的到访被安排在1976年元旦,这个时间点的选择也颇具深意。
朱莉夫妇抵达北京的那天,天气异常寒冷。但中方的接待却格外热情。他们不仅受到了高规格的欢迎,更得到了与毛主席会面的机会。这在当时是极为少见的殊荣。
会见中,毛主席特意谈到了"水门事件"。他对朱莉说:"不就是两卷录音带吗?有什么了不起?"这句话立刻传回美国,在华盛顿政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但更令人意外的是中方的另一个动作。1974年8月,就在尼克松辞职后不久,中国驻美联络处突然向美国国务院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备忘录中说,中方希望与美方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进行磋商。
这个时间点的选择令许多观察家感到不解。按照常理,在美国政局动荡的时候提出这样的建议,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但事实证明,这是一步高明的棋。
当时的副总统福特刚刚继任总统,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中方这个建议,等于是给了新政府一个重要的外交机遇。福特政府虽然没有立即回应,但这个提议为后来的中美关系发展埋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中国驻美联络处还在华盛顿悄悄展开了另一项工作:与美国国会建立直接联系。他们不动声色地向国会议员们传达一个信息:中国重视的是中美关系的大局,而不是美国的党派之争。
这些看似不合常理的外交动作,实际上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每一步棋都在为未来中美关系的正常化铺路。正如一位美国外交官后来评价的那样:"中国人总是能在看似混乱的局势中抓住关键。"
四、福特访华与中美关系的微妙变化
1975年12月1日,北京首都机场上空飘着细雨。美国总统福特的专机缓缓降落,这是他就任总统后的首次访华。然而,与尼克松1972年访华时的热烈氛围相比,这次的接待显得颇为克制。
在机场迎接的除了外交部长乔冠华外,并没有太多高层官员出席。这种反差立刻引起了福特随行团队的注意。一位美国记者在当天的报道中写道:"北京的天气和接待的气氛一样寒冷。"
这种冷淡不是没有原因的。就在福特访华前一个月,他刚刚在芬兰赫尔辛基与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会面,两人在镜头前紧紧拥抱。这张照片刊登在《纽约时报》头版,在北京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12月2日下午4时15分,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福特。会见开始时,福特带着一副官方外交辞令说道:"中美两国有必要进行平行的努力来取得对双方都有好处的结果。"
毛主席听后,不无讽刺地回应:"我们没有本钱,就是放空炮。但我们有点儿本钱。"这句话让在场的美国官员一时摸不着头脑。
更令福特团队意外的是,在随后与新任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的会谈中,邓小平直接了当地指出:"关于缓和的花言巧语掩盖不了战争危险不断增长的严酷现实。"
这番话说得很重,但却道出了中方对美国"两面下注"政策的不满。当时的美国一边与中国谈缓和,一边又与苏联搞"缓和",这种做法让中国领导人十分警惕。
在北京期间,福特团队多次提出想讨论中美建交时间表的问题。但每次都被中方巧妙地避开。一位中国外交官后来透露,这是因为福特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态度暧昧。
福特访华的第三天,一个细节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当福特参观故宫时,陪同的解说员特意在乾隆御座前停留,讲述了乾隆皇帝如何处理与外国使节的关系。这个看似普通的讲解,实际上暗含深意。
就在福特离开北京的前一天,中方突然通知美方,原定的一场重要会谈需要推迟。理由是:"时间安排有困难。"这个微妙的外交动作,传递出了明确的信号。
福特访华的最后一天,邓小平在欢送宴会上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我们中国人最讲究诚信,也最重视实际行动。"这句话被美国媒体广泛报道,被解读为对福特政府的一个明确警告。
福特离开北京后,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微妙的调整期。中方开始减少与美方的高层接触,但同时又保持着必要的外交往来。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成为了那个时期中美关系的显著特征。
五、历史的终极见证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传遍全球。在华盛顿,美国政府第一时间发来唁电。尽管中美尚未建交,但尼克松、基辛格和福特都分别致信表达哀悼。
就在两个月前,毛主席还接见了尼克松。那是1976年2月21日晚上10点16分,尼克松乘坐中国政府派出的专机抵达北京。这次会面持续了1小时40分钟,比福特去年12月与毛主席的会谈仅少了10分钟。
这个时间长度的比较立刻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关注。路透社特别指出这一细节,认为这显示了中国对尼克松的特殊重视。事实上,这确实是毛主席生前最后一次与外国政要的重要会晤。
1976年11月,美国迎来新一轮总统大选。出人意料的是,现任总统福特败给了民主党候选人吉米·卡特。许多政治观察家认为,这与中国对福特政府的态度有关。毛主席生前破格邀请尼克松访华的举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美国选民的看法。
卡特上任后,显然吸取了福特政府的教训。他立即加快了与中国建交的步伐。1977年8月,美国国务卿范斯公开表示,美国准备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与中国讨论建交问题。
1978年5月,中美双方开始了秘密谈判。谈判地点选在了北京和华盛顿之间轮换。与此同时,邓小平对美国政策也做出了重要调整。他提出:"要用事实表明,中国是可以信赖的朋友。"
12月15日晚上,在北京一个秘密会议室里,中美双方的谈判代表终于达成了最后协议。第二天晚上,两国同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一天,原本安静的北京街头突然热闹起来。人们聚在一起,争相传阅当天的《人民日报》。报纸上刊登着大幅的建交公报全文。
就在同一天,台北的美国大使馆降下了星条旗。美国驻台最后一任大使安克志在给国务院的电报中写道:"一个时代结束了。"
1月29日,邓小平访问美国。在华盛顿的国宴上,他特意要求见尼克松和基辛格。当三人在白宫碰面时,邓小平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历史会记住那些有远见的人。"
这次国宴上还发生了一个细节。当邓小平起身祝酒时,他特意提到了1973年毛主席对"水门事件"的那句著名评价。在场的美国政界人士都笑了,但笑声中带着一丝感慨。
三年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1973年那个雨天的下午,在中南海的会议室里,毛主席说的那句话,最终成为了历史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