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80亿元大罚单,恣意妄为的滴滴饱尝恶果
随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滴滴近一年的安全审查的完结,滴滴最终收到一张高达80.26亿元的罚单,而作为滴滴的掌舵人,董事长兼CEO程维、总裁柳青也各收到一张100万元的罚单。
在很多人几乎要将滴滴全网下架事件遗忘的时候,这个消息犹如一声惊雷,将滴滴从几乎被遗忘的边缘重新拉回到聚光灯下。然而,这一次的万众瞩目,不似一年前在美国上市时的无限风光,却与上市三天后滴滴即遭监管审查一样让人无比错愕。
而更令人惊讶的是,相关部门对滴滴的审查结果——“经查实,滴滴公司违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违法违规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严重、性质恶劣,应当从严从重予以处罚。”
这段措辞严厉的句子,似乎很难让人联想到这竟然是有关部门对一家提供便捷出行体验,甚至一度打破和改变了打车行业旧秩序和旧规则的创新者的法律定性。
为了让大家细致了解滴滴的种种恶劣行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针对记者的提问做出了较为细致的回答。总结而言,滴滴公司共存在16项违法事实,归纳起来主要是8个方面。除了违规收集用户相册截图信息、过度收集用户剪切板信息、过度收集乘客人脸识别信息、过度收集司机学历信息之外,还包括拒不履行监管部门的明确要求,阳奉阴违、恶意逃避监管等其他违法违规问题,而其违法行为竟然长达7年!
如果说以上行径足够恶劣,那么“滴滴公司违法违规运营给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数据安全带来严重安全风险隐患。因涉及国家安全,依法不公开。”则更将滴滴置于“国家公敌”的危险处境了。
我们不去揣测滴滴究竟触碰到了国家安全的哪条红线,单就滴滴长达7年的累累恶行便不值得被原谅了。
作为国人出行的首选打车平台,滴滴曾经创造了许多美好,也创造了“滴滴司机”这个新职业,为繁荣经济、促进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滴滴最终还是辜负了无数人的信任,更辱没了“让出行更美好”的企业使命。
对于滴滴的累累恶行,不少网友表达了愤懑之情,纷纷表示“80亿罚得太轻了”。
试想,假如国家有关部门没出手,掌握如此海量用户数据,又我行我素的滴滴将是多么可怕的存在!
滴滴虽是中国的滴滴,但也有不少外资投行的影子。年年巨亏的滴滴,其在美国的闪电上市,恐怕也少不了资本逐利之下,以用户隐私数据换取商业回报的巨大代价。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越来越成为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重要宝藏。商人都是趋利的,当数据可以产生价值,且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的时候,数据被过度采集和大量滥用便越来越成为常态。
直到企业越来越重视个人数据保护,以及相关个人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实施,人们才逐步恢复了对相关互联网企业的信心。
这几年,大数据杀熟、信息滥用、APP非法超采、个人信息倒卖等案例逐渐多起来,这既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信息安全,也说明国家相关立法的逐步完善。
哪个企业或个人,胆敢顶风作案、以身试法,终将难逃恢恢法网。即便是国民级的应用,也概莫能外。
结语如果不去看相关处罚决定的解释,相信有些人会替滴滴喊冤。尤其是对那些习惯了使用滴滴,并且对滴滴的使用体验异常满意的老客户而言,经此磨难的滴滴会不会从此一蹶不振?滴滴之后还有哪个打车软件可以用得同样顺手?
实际上,这样的担心不是个案。
就我个人而言,在滴滴被全网下架的一年内,便遇到过类似的打车难题。定位不准、导航接车地点不理想等,一度使我怀念起滴滴的好。
然而,相比于滴滴的恶,其他打车平台的这些小毛病简直轻如鸿毛。
即便滴滴有种种好处,其他软件平台有种种不足,可是在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面前,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