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是鲁迅原本以“巴人”笔名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间刊载于《晨报》副刊,后在1923年8月收录于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之中。被公认为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并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负盛名的文学作品。
以前我们把《阿Q正传》的注重点放在阿Q的“精神胜利法”上面。所谓精神胜利法,简单说是一个人遭到失败,受了屈辱,不能面对现实,很快就忘了失败和屈辱的痛苦,用自欺欺人的办法,反认为自己是胜利者,以求得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和满足。
阿Q这方面的性格特征的确表现得很突出。在《阿Q正传》中鲁迅用夸张的、漫画式的手法来加以描写和表现出来,以至于我们着眼点一直在这。其实,鲁迅在这部小说中倾注更多的是他关于大革命的思考。
失败的大革命,风云变幻后,一切照旧!在鲁迅看来当年的大革命是失败的。老爷变成了把总;夏瑜被砍了头,革命者的血浸的馒头作为治痨病的药而被华小栓吃掉却未能治愈;赵七爷可以依凭“龙庭”之名在七斤的头发上大做文章;双十节的庆祝也只是“挂旗”而已,革命精神在讴歌和陶醉中变得浮滑。革命人流血牺牲缔造的革命,却因没有养成革命的群众而变成了滑稽剧。
失败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大革命之后,社会并没有什么改变,本质没有任何改变。
“没有什么大两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民国以前,人民是奴隶。民国以后,我们变成了前奴隶的奴隶了。”
以前的统治者还是统治者,以前的被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以前是被剥削、压迫、奴役,以后还是被剥削、压迫、奴役;以前是君主专制,以后是军阀专制,只不过军阀取代了君主。
大革命只是表面上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统治的本质没有丝毫改变,还是一个专制、等级的社会。只是表面上剪掉了辫子,但人们内心中的辫子并没有剪掉。所有的东西都只是表面上的,实质性的东西并没有被触及。
其次,当年的大革命并不是为了建立一个法治、平等、自由的社会。正如鲁迅在《阿Q正传》中说的,阿Q的革命诉求并不是为实现社会平等,他所做的是几千年历史不断在重复发生的汤武革命,目的在把自身提高到统治阶级地位上去。
“他有一种不知从哪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
阿Q所谓革命的“抱负、志向、希望、前程”,不过是重建以一己为主导的未庄的等级秩序,“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其本质不过是获得“纯粹兽性方面的欲望的满足——威福、子女、玉帛——罢了。”
“……至今为止的统治阶级的革命,不过是争夺一把旧椅子。去推的时候,好像这椅子很可恨,一夺到手,就又觉得是宝贝了,而同时也自觉了自己正和这‘旧的’一气。”
说白了,民众革命的目的还是“彼可取而代之”,一个奴隶主代替另一个奴隶主。新的主子,不可能废掉旧制度,新主子还是要建立一个专制社会中,统治者拥有绝对权力,不受任何限制、制约、约束和监督。
统治者通过自上而下层层任命的方式来完成权力的确定和行使,这些官吏们权力来源于上级,只需要伺候好上级即可,谁能让上级得利谁就得利,谁能让上级开心谁就受欢迎。所以根本不需要过问民众。
“奴才做了主人,是决不肯废去‘老爷’的称呼的,他的摆架子,恐怕比他的主人还十足,还可笑。”
有了不受约束和监督权力的官吏们毫不掩饰、目空一切、称王称霸、作威作福,社会治理充满了武断、任性、野蛮、粗暴和暴力,敲骨吸髓的压榨,榨取,根本没有实现法治、自由、平等的理想。
最后,革命之后民众的国民性。国民性不变,任何的大革命最终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失败,改变不了什么。大革命之后,社会还是维持高压统治,专制统治,民众还是饱受剥削、压迫、奴役,奴性十足。
往往大革命的动荡,让民众连一个安稳的日子都没有,所以他们还是希望一个强势人物出来,结束这乱世,天下安定,确定主子,确定制度,确定规则。如何跪拜,如何称颂,如何纳贡等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统治者确保社会长治久安,不发生什么乱子,并且子子孙孙永续江山。而老百姓呢,则安安稳稳过他们的日子,老老实实,服从安排,做顺民。君臣和睦,国泰民安,天下安好,永享太平!
“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
也就是说,什么轰轰烈烈,什么大革命,风云变幻后,一切照旧!统统照旧!
本文参考文献:
鲁迅.《呐喊·阿Q正传》
罗良平.《阿Q精神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