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作战:国际无人看好中国,解放军绝对优势碾压印度,击败美苏

正观历 2024-07-28 20:56:42

1962年中印战争,印军在中印边境被我解放军以绝对优势碾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溃不成军。在这场捍卫正义的战争中,中国是绝对的胜利者,不仅击败了印度,还击败了两个超级大国——美国、苏联。中印战争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莫非这其中另有隐情?

一、原本气势汹汹的3万印军只抵挡了1个月

1962年10月,印度在中印交界地带疯狂建立武装控制范围,还不断骚扰中国边境哨所。在多次警告对方还不收敛的情况下,中国决定进行武装自卫反击,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战斗过程中印军共出动陆军部队达到30000多人,解放军也动用了约30000人的部队。虽然参与作战的人数都差不多,但是印军在作战中却并没有和解放军相抗衡的实力,基本上是全程被压着打,直到最后实在无法抵抗解放军的进攻了,侵入我境内的印军全部撤退回国。

出现这样的结果,其实当时也是令国际社会大失所望的!毕竟当时印度的后台是美国和苏联。

在1962年交火之前,印度和苏联、美国就确定了一系列的援助措施,使印度的经济、军事技术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一直到1962年开始交火后也没有停止。这就使得当时中国处于1:3的地位,处于绝对劣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且不说中国敢不敢进行武装反抗,就算是鼓足勇气进行了武装反击,解放军拿什么和苏式、美式装备抗衡?当时的国际社会也是这样认为的!

在解放军进行反击的时候,印军不仅在本国境内靠近中印边境交界线的北部地区修建了相对成熟完善的军事基地,还在中国西藏境内建立了43个武装据点,奠定了很好的作战基础。这些先天优势都让国际社会不看好中国。

虽然印度当时自诩是世界第三强国,但他们的军队所使用的武器装备并不先进,甚至还比解放军的装备落后,后来还是在苏联和美国的支援下才勉强提高了一部分军队的武装。但是有了先进武器装备的印军依然不具备在战斗中取胜的条件,他们的军队指挥官完全不具备指挥作战的能力。

在解放军进行武装反击的第一天,因未提前料到解放军会进行反击,印军前线指挥官自乱阵脚,各种命令频繁更改,使得在前线作战的印军部队一片混乱。进而使得印军士气低沉,从解放军开始反抗,一直到解放军撤出中印边境的这段时间里,印军基本上没有一场战斗取得胜利,每次都是被解放军打的落花流水。

战争结束后,中国考虑到多方面因素,最终选择后撤。从军事上来说,当时已经进入冬季,天气严寒对战士和武器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另外,继续向前作战的话,解放军的补给线路太长,对于作战来说并不是好事情。而且,和印度陷入长期战争,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我们的经济亟待发展,长期无法从战争中脱离将会对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到那时候敌人的计谋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实现!

从政治上来说,当时解放军已经将我国领土上的所有印军据点全部清除,如果继续向前作战就进入印度境内了,考虑到美苏两国对印度的支援,而印度又这么的不争气,我们担心诡计没有得逞的美苏可能会以“侵略印度”的借口向我方发难,到那时候事情将会变得更加严重。

不论我军是否继续追击,印度被解放军打败都是不争的事实。虽说看上去只是印度一个国家的失败,其实是印度、苏联、美国三个国家的失败,三方都在这场入侵中国的战斗中付出努力,但中国并未让他们的诡计得逞!美苏两国的如意算盘落空!

二、选择印度注定会失败,苏联眼光有误

从1962年10月中印边境冲突正式发生开始,中国面临的就是三个敌人,分别是印度、美国、苏联。当时直接和中国产生摩擦的是印度,但其实印度只是一个“代言人”,或者可以说是“炮灰”。印度的作用就是充当苏联和美国在亚洲的伪装,尽管当时尼赫鲁也非常想要在中国谋取相关利益但在1962年之前也不敢直接向中国开战。

那时候的印度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印度还是非常忌惮中国的,不敢贸然发动进攻。但是惦记中国的并不只有印度,新中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一提供援助为借口在中国谋取相关军事利益。

中国当然是不会答应的,就这样,中苏关系破裂,并逐渐形成冲突。

苏联在中国西北部和东北部边境线附近调派大批部队,企图通过这种军事上的威胁让中国妥协。但解放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中华大地是我们的家园,绝不允许任何人谋求非法利益。

对于我们所考虑的问题,苏联方面并不了解。他们认为中国这是“忘恩负义”,鉴于此种情况,苏联撤走了在中国支援建设和科研的大批高知分子。同时,上世纪50-60年代。美苏两国的军事竞赛也开始了,苏联人在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下认为中国是在苏联危难之际抛弃朋友。

他们眼里中国这是在过河拆桥,其实是因为他们的要求触碰到了中国的底线,但凡合理,中国不会无缘拒绝“好大哥”。外面有美国在步步紧逼,身边的“好兄弟”也不管自己,按照“战斗民族”的办事习惯,这时候早就准备开战了,但当时他们并不可以这样做。尽管心里愤怒,但理智也告诉苏联,不能直接向中国开战。

一旦战争进入持续阶段,那么苏联不仅会在“军事竞赛”中落下风,还需要面临美国存在的威胁。到那时候,苏联只会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

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苏联政府将目光放在尼赫鲁身上。印度政府早就对中国领土虎视眈眈,但碍于实力不足,始终没有什么大动作。如果苏联能在这时候为他们伸来援手,想必会让这场战争有一个好的结果。而苏联也可以在这场战争中实现自己的目的。

一个正好需要帮助,一个刚好能通过帮助实现自己的目的。就这样,苏联和印度一拍即合。

苏联当时在中印交战前就向印度提供了13个陆军师,2个空军师的全套武器援助,还签订了很多经济发展条约,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帮助印度迅速成长起来,足以和中国进行长期作战的,但事与愿违。就算在作战中印军忌惮解放军空军部队出动,并未动用空军部队,那陆军呢?怕把苏联提供的武器装备弄脏?

不可能!印度就是不争气,即便是苏联提供了援助,他们也并未成功。或者换句话来说,是苏联的眼光问题,苏联对印度的援助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工业和军事领域。

印度从苏联获得了大量优惠的贷款、技术和武器装备,此外,两国还进行了广泛地文化和学术交流。苏联当初如果坚定选择中国的话,也不会让这些付出落得一场空。

三、美国基于利益的援助,虚情假意注定失败

除了苏联,当时美国也对印度进行了援助。相比于苏联,美国的目的更多。当时世界上的共产主义大国有苏联和中国,苏联和中国关系破裂,美国和苏联对抗,如果没有人克制中国的话,很有可能让中国一家独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肯尼迪政府急于在东亚地区寻找一位“代言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映入眼帘。随后肯尼迪政府立即与印度交好,主动提供军事和经济上的援助,并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盟友”意向。

除了在遏制中国问题上和印度达成一致外,美国选择支持印度还有一个原因——苏联支持印度。当时美国和苏联正处于“冷战”阶段,如果印度在苏联支持下战胜中国,那么苏联将会成为东亚地区最大的受益者,到那时候苏联的综合实力将会进一步增强,美国很有可能会在“冷战”激烈的竞争中失败。为了确保自己不会处于下风,美国因此也选择了印度。

在得知苏联向印度提供武器后,美国为了进一步扩展美国在中亚战略位置上的“主导”地位,在自己全权领导的“亚洲军事发展态势委员会”决定对印度提供18个步兵旅的全部美式装备援助。当然了,美国人也没有那么大方,虽然他们声称援助的是全套的美式装备,但其实是来自英国二战期间剩余的军事物资,给印度使用也只能算是利用资源。

当然了,从美国一开始的表现来看,也并没有把印度当回事。美国远东情报军事中心原派驻官员霍华德·本杰明曾经评价1962年的那场战争“是一场印度最为愚蠢的战争。

即便美国已经在国际上宣称要做印度的靠山了,美国肯尼迪政府对待印度也还是十分虚浮,在尼赫鲁被解放军打到首都危急的时候接连向肯尼迪写信求援,但白宫始终视若无睹。当时印军已经出现大规模溃散的局面,尼赫鲁无法确定解放军是否会进攻首都新德里,只能请求美国空军进行援助。

但是收到信件的肯尼迪政府却迟迟没有给出回应,其实迟疑已经是他们的答案了。美国并不是很心想要帮助印度的,那最终失败的结果也没有任何意外。

在美苏的联合支持下,印度军队有了更加强大的后盾支持。但是这也产生了一定的弊端,苏联军事顾问专家团亲自整训的印度武装部队,使得当的印度首脑尼赫鲁自信心极度膨胀,这也是印度在1962年战斗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之,印度在1962年的失败不仅仅是印度的失败,更是印度后盾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的失败!

0 阅读:3

正观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