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接受知识的特殊年代,黄遵宪和名字是同龚自珍以及林则徐和魏源这些被誉为“开眼看世界”之人并列的,但在这一众人之中,他的知名度算是比较小的,我大概只知道他是外交官、诗人,是属于维新改革派,另外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那句“我手写我口”文学创作理念,其他便不甚了了。
究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龚自珍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林则徐有虎门销烟,魏源有《海国图志》,而黄遵宪呢,似乎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业绩,更没有脍炙人口、并被当朝激赏的诗句,所以相对来说,名声小一些也是自然之事。
但是,这是一种误解,他不仅是一位爱国诗人,更是“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群推为大家”之人,他所作的《日本国志》,系统介绍了日本为何能在很短时期内崛起的缘由,更是将当时欧美各国的概况展现在国人眼前的人,所以,他又被称为“走向世界第一人”。
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嘉应州客家人,即今广东梅县人,官宦家庭出身,曾任驻日使馆参赞、美国旧金山总领事、英国二等参赞及驻新加坡总领事等职。
回国后,创办《时务报》,积极参与维新变法,在署理湖南巡按使期间,同巡抚陈宝箴一起,将湖南打造成变法的先头阵地,及变法失败后,归乡隐居,但仍然为改革弊政奔走呼号,直至57岁时逝世。
黄遵宪出生官宦世家,父亲在高师户部任职,他早年一直是在家乡读书,但似乎他在科考的道路上走得并不顺利,一直到25岁时,方才考取了拔贡生。
所谓拔贡生,说得直白些就是保荐生,按说考取秀才后,就可以去省府参加乡试,考中者得举人,然后再冲击进士,这是一条正规的入仕之路。
与现在成绩特别优异,不需要考试就被某名牌大学录取的保荐生不同,他们一般是送去国子监学习,是可以直接授官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那写有《长生殿》的洪升,在里面呆了大半生还毕不了业,而大贪官和珅却由此处腾飞,平步青云。
那时的保荐生很有些复杂,并不是成绩好就能去,其实很多时候是看人情或家庭背景的,有点同我们那个时代靠推荐去上大学的人一样,有些瘟得来同猪样的人,却因为有后台,便混了个“工农兵大学生”的名头回来,所以,在很多时候,正途出身之人,是看不起这类所谓推荐和保荐生的。
黄遵宪是保荐生,也许他也知道这不是那么硬气,于是便又参加了乡试,他参加的直隶乡试,看来,这也算早期的“移民考生”了,毕竟那里同现在一样,录取不但分数低,而且比率与其他地区相比,要高去很多了。
果然,在第一次铩羽的三年后,他考中了举人,但他并没有选择继续攻坚,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去考那人人钦羡的进士,而是应中国第一任驻日公使,亦是他同乡的何如璋邀请,以驻日参赞官的身份前往日本,自此,他成为中国第一批外交官。
此时的他28岁,正值黄金年龄,而这离甲午中日战争也仅有18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幅增长,并公然吞并原为大清属国的琉球,改为冲绳,作为中国驻日使官,黄遵宪自是加以抑制和据理力争。
星星世界遍诸天,不计三千与大千。
倘亦乘槎中有客,回头望我地球圆。
这首名为《海行杂感》,诗中饱含诗人在那个特殊的时代的心情,也是一位传统士大夫在内忧外患中激发的反思内省,这样的诗作,必须是既有爱国热忱,同时又继承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写得出来的。
但是,弱国无外交,对大清王朝的抗议,日本是置若罔闻,所以,黄遵宪在这一时期便是以著书为主,他写有《日本国志》,期以通过介绍日本国情和快速发展的原因,有助于清政府政体的改革,该书对甲午战后兴起的维新热潮有着深刻地影响。
这本50余万字的巨著,是黄遵宪历10年方才完成的泣血之作,本应对中国加快历史进程起到重要作用,但可惜的是不知是何原因,一直拖到10年后方才发行,而此时,清王朝已处于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践行割让台湾等事项中。
梁启超评论说,黄遵宪这部《日本国志》成书10年不能流通,“令中国人寡知日本,不鉴,不备,不患,不悚,以至今日也。”甚至后人还将中国甲午惨败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没能及早看到这部书,这也许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这部巨著的价值。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黄遵宪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新旧传统及中外文化发生激烈碰撞的时代,这期间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屈辱,割地赔款;所以,他眼见我华夏大地日渐沉沦,空有报国之志而无力振兴。
看见国家在走下坡路,日益贫弱和封闭,需要启蒙和变革;这使得他的诗歌既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特点,却亦呈现出一种沉郁的基调。
他在日本期间还写有大量有关日本风情的诗作,题材几乎无所不包,合集为《日本杂事诗》,这本被日本人赞为“裁云缝月之高手”的诗集,从各个方面介绍日本的相关情况,增强了国人对这个于本土来说威胁最大邻国的了解,不仅拓展了国人的眼界,也开拓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新境界。
几日春阴画不成,才过寒食又清明;
霏霏红雨花初落,袅袅白波萍又生;
栏外轻寒帘内暖,竹中微滴柳梢晴;
浮云万变寻常事,一瞬光阴既娄更。
在这一段时间中,黄遵宪阅读了大量西方著作,孟德斯鸠及卢梭等人的民主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地影响,“心志为之一变,以为太平世必在民主”,这为他后来坚定地支持“师夷之长而制夷”的洋务运动,并成为一名维新人士奠定了基础。
在后来他担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及英国参赞后,又随薛福成考察英、法、意、比等国,成为我国第一批熟悉“夷情”的外交家,继而被任命为驻新加坡总领事,他在此期间,为保护华侨利益尽心竭力,还开创了“护照”制度。
他的才能受到当时国内洋务运动的干将张之洞的赏识,遂奏请回国,协办洋务,授为江宁洋务局总办,时值甲午战败之际,维新图强风起云涌,他被光绪皇帝破格召见,极言变法之势,受到皇帝的嘉许。
滔滔海水日趋东,万法从新要大同;
后二十年言定验,手书心史井函中。
及他署理湖南巡按使期间,更是同巡抚陈宝箴一起,在各方面推进维新思想的传播和革除弊政,多年的外交生涯,,使他亲历了西方政治文明,也彻底改变了他原有的认知,随着维新思想不断地蓄势与积淀,他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君主立宪制的拥护者和践行者。
他首先邀请梁启超来长沙任时务学堂总教习,造就了一批如蔡锷、林圭、秦力山等人才;他宣传维新变法主张,提倡“分官权于民”,试图以其“奉主权以开民智,尊官权以导民权”,建立地方议会制度,按照他理解中的西方政体进行改革。
当然,他提倡“地方自治”的理论及种种改革措施,是否有超出国情之举则另当别论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努力,使得湖南成为当时全国最激进的省份,是推行新政最得力的前沿阵地,亦是维新变法的根据地。
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作为主要干将的黄遵宪自然被捕下狱,但由于他在欧美各国,尤其是在日本的影响,这几国联手向清廷施压,他得以出狱归乡,隐居乡里,但却也没有信心尽失,依旧为中国的图强而努力。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
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
沉阴噎噎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
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睡几人醒。
没有官身的他,在大清王朝面对西方列强无力自救的时代背景下,深感自己报国无门的忧愁,这首《夜起》正是他被罢职后所作,诗中为国担忧,心犹不甘之情溢于言表,展示的是他心中满满的无奈。
此时的他将重点放在普及教育上,在家乡设立会所,举办学校,尤其是创立了东山初级师范学堂,他亲自授课,讲习新学,并派遣青年赴日本留学,他一直在努力,直到因肺病逝世。
我是东西南北人,平生自号风波民。
百年过半洲游四,留得家园五十春。
作为一名诗人外交家,他著有《人境庐诗草》11卷,诗作俱反映的是当时世界各国的风貌及中国现实的风云,“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其诗长于铺叙,刻划人物生动,气度恢宏,感情浓烈,有近代“诗史”之称,所以,他被公认为晚清成就最大的诗人。
在他的作品中,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民族灾难和斗争风云,表达了反抗侵略、维护独立、要求变法、批判守旧、弘扬进步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罗浮睡了,试召鹤呼龙,凭谁唤醒?尘封丹灶,剩有星残月冷。欲问移家仙井,何处觅、风鬟雾鬓?只应独立苍茫,高唱万峰峰顶。
荒径。蓬蒿半隐。幸空谷无人,栖身应稳。危楼倚遍,看到云昏花暝。回首海波如镜,忽露出、飞来旧影。又愁风雨合离,化作他人仙境。”
这首调寄《双双燕》的词,反映他在列强环伺,国家日益孱弱之时的沉痛之情,“罗浮”写的是中国的一座仙山,也代指当时整个中国的形象,全词清冷的意象中,合着末句的悲伤,反映出作者宏大而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及那挥之不去的哀伤之情。
黄遵宪是外交家,也是在海外留下足迹最多的中国诗人,作为古往今来眼界最为开阔的中国诗人,提倡继承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取离骚、乐府之神理而不袭其貌”,并在其作品上显现出古典诗词的神韵。
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后来归乡期间,还写有大量语句通俗、形式自由活泼的“新体诗”,如《幼稚园上学歌》及《小学校学生相和歌》等等,这些可以说是后来“白话诗”的先声,至少可以认为是对五四时期的新诗运动,有着极大的启发和引导之功用。
“朝来爽气,晚节秋容”,观黄遵宪的一生,是一直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一生,他为之努力了一生,也用诗歌记录了一生,所谓“苟能即身之所遇,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而笔之于诗,何必古人?我自有我之诗者在矣。”我们从他的这一段话中,也能体味到诗歌对他的重要性。
他曾经被日本历史学家称为中国“最有风度、最有教养的外交家”,而他的诗歌,则充满着爱国主义激情,其反映现实,不畏强权,勇于探索,革新变法的豪情,在他的诗歌中一览无余,尽显其豪杰本色。
穿过历史百余年的烟云,黄遵宪依然卓立于群,虽然现在人们大多只知道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然而,我们真是不应该忘记黄遵宪,这位“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