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一位开国功臣,手握免死铁卷,却还是难逃一死!

情怀历史如风 2024-08-01 23:53:31

免死铁券,又称免死金牌,是古代皇帝给大臣的最高奖赏,若大臣犯法,持此铁券可免去死刑。电视剧中常出现官员拿着免死金牌顶撞皇帝,或是犯了罪不杀头。不过,在封建王朝下,大臣的免死金牌并不能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比如笔者今天要说的唐朝初期,一位开国功臣被李渊授予“恕二死”的权力,却还是难逃一死。

具体来说,此人就是刘文静。刘文静因父亲刘韶战死,袭任父职,授为仪同三司。他姿仪俊伟,才干突出,生性倜傥而有权谋。隋朝末年时,刘文静担任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令,与时任晋阳宫监的裴寂结为好友。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唐国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刘文静看出李渊胸怀大志,便与其结交。

后来,刘文静后因与瓦岗李密有姻亲关系,被关进太原郡狱。李世民认为刘文静可以共谋大事,便去狱中探望。如同刘备和诸葛亮在隆中的一番交谈,刘文静的见识也让李世民为之触动。此后,李世民部署宾客,暗中筹划起义,准备待机而起,但却担心李渊不同意。于是,李世民便让刘文静与裴寂去劝说李渊。

在刘文静等人的谋划下,李渊正式在太原起兵反抗隋朝。李渊起兵后,自称大将军,任命刘文静为大将军府司马。刘文静建议李渊改换旗帜,又请求连结突厥为援。李渊遂派刘文静出使突厥。在刘文静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后,始毕可汗当即命大将康鞘利率二千骑兵随刘文静南下,又献马一千匹,这无疑为李渊集团的崛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义宁元年(617年)十一月,李渊立代王杨侑为帝,进位大丞相。刘文静改任大丞相府司马,加授光禄大夫,封鲁国公。从官职上来看,刘文静可谓是李渊麾下的首席谋士了。同年十二月,刘文静在潼关与武牙郎将桑显和苦战,死伤数千人。他趁隋军稍怠之时,暗中派遣奇兵掩袭其后,终于大败桑显和。对于刘文静来说,不仅擅长谋略,也具备率军征战的能力,这可以说是文武兼备了。

武德元年(618年),眼看时机成熟,李渊接受杨侑禅位,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刘文静被任命为纳言,成为宰相。根据《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因为立下了大功,刘文静与秦王李世民、裴寂一同得到“恕二死”的待遇。

在唐朝建立初期,刘文静与朝中学识渊博之人修正《开皇律》,以此作为通法,这为唐朝的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过,刘文静的心胸却不够开阔。武德二年(619年),刘文静自认为才能在裴寂之上,且又屡建战功,但地位却远不如裴寂,因而心中不平,常在议论朝政时与裴寂对立。自此之后,二人之间从此矛盾颇深。

有一次,刘文静与兄弟刘文起饮宴,醉后口出怨言,拔佩刀砍斫厅柱,称定要斩杀裴寂。这时,刘文静有个失宠的小妾将此事告诉其兄,让他向皇帝告变,诬称刘文静谋反。唐高祖得知此事后,非常重视,立即将刘文静交付属吏,命裴寂与萧瑀审讯。

虽然李纲、萧瑀都认为刘文静并非谋反。特别是李世民,更是极力保全刘文静,向唐高祖诉说刘文静这么做的原因。但是,刘文静的对手裴寂却趁机落井下石,也即劝说李渊不能赦免刘文静。唐高祖对刘文静本就有猜忌之心,又听信裴寂谗言,遂将刘文静、刘文起处斩,抄没其家产。至于刘文静手中的免死金牌,显然没能抵挡李渊的杀意。

对此,在笔者看来,刘文静的罪行显然不至于立即处死,李渊这么做显然有卸磨杀驴的意思。所以,刘文静临刑之时,抚膺长叹道:“高鸟尽,良弓藏。’此言不虚啊!”他时年五十二岁。 当然,因为和李世民交情深厚,后者登基称帝后。立即为刘文静平反,追复其官爵。到了天宝六载(747年),刘文静更是获得“配享太庙”的殊荣,灵位被放入高祖庙庭。

0 阅读:0

情怀历史如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