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丹和「尴尬美学」是《桃花坞》的全部吗?|对话总导演池源

壹娱观察 2023-06-27 10:56:5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 yiyuguancha),文/王心怡。

如何形容《五十公里桃花坞》这档系列综艺?

有网友说它是“花学”的沿袭者,并发明了自己的“坞学”,让“尴尬9分钟”引发全网热议,也有网友说,它是另一种“向往的生活”,再度解构慢生活下的社交关系,又诞生了“650”这样的气氛组陪伴且治愈大家……

到了第三季,《五十公里桃花坞-山野》(以下简称《桃花坞3》)以类似的“伎俩”维持着以上两种观感的输出。

一方面,在宋丹丹和张国立两位大家长提前告别之后,任敏与汤晶媚关于组建乐队所引发的误会成为了争议漩涡的中心,话题之中的多位当事人纷纷登上微博热搜,使得《桃花坞3》依然延续了前两季以“尴尬”“矛盾”“窒息”等字眼引爆话题而开篇的“刻板印象”。

另一方面,周一围现场指导徐志胜演戏,却意外薅住徐志胜假发片,成功让所有坞民一秒完成入戏到出戏的心态转换,再加上此前孟子义与辣目洋子一边吐槽一边为徐志胜卸妆的场面,《桃花坞3》的搞笑名场面仍旧在治愈众多网友。

从误会到和解、陌生到熟识、尴尬到治愈,《桃花坞3》在为观众提供着多种情绪价值。

而当褪去了误会所引发的话题度,当宋丹丹的缺席引发了一些观众“没了宋丹丹的《桃花坞》有点无聊”的评论,当熟悉、治愈开始成为更新内容的主色调,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与腾讯视频天际工作室总监、《五十公里桃花坞》总导演池源聊了聊关于《桃花坞》“尴尬美学”下的争议与真实表达。

诚如总导演池源所言:“我觉得尴尬、矛盾是节目的一部分。我真实的想法是我就是要呈现这个误会,以及它是怎么解决的。因为这是节目的内容,是我们《桃花坞》的特色。其实我们想让大家看的是,前期因为不熟悉带来的一些误会怎么去化解。”

缺了宋丹丹,《桃花坞3》还该看啥?

第三季节目给了观众和坞民一个不那么相同的桃花坞。

不同之一在于首批入驻坞民数量的增加和嘉宾职业“圈层”的缩小。

尽管从第一季开始,《桃花坞》就是一个由15名成员组成固定坞民的节目,但来到第三季,这个对于真人秀来说有点庞大的固定嘉宾体量,继续扩展至17人。同时,与前两季拥有艺术家、导演、钢琴家、运动员等多种领域、职业的坞民相比,《桃花坞3》的固定嘉宾则全部来源于演员、歌手等艺人领域。

《桃花坞1》剧照

这也是观众看完第一期之后发出的第一点质疑——为何人数多了,为何有那么多女演员,又为何没有了过往其他职业圈层的能力者?

据导演池源透露,《桃花坞》的标配就是15人,但第三季见的人比较多,想要的人也比较多,多次筛选之后也无法只保留15位,于是一个没收住,就成了17人。

这也就导致第二个不同之处的出现——在《桃花坞3》中,熟人关系成为更为常见的关系模式。

宋丹丹与张国立是多年好友,王传君与江疏影是大学同学,鸟鸟与徐志胜此前就已是熟识关系,周一围与孟子义在《新射雕英雄传》中饰演师徒,宋茜与李雪琴在电影《保你平安》中有合作,敖瑞鹏也曾在《生活对我下手了2》中饰演辣目洋子的男友……

互相有关联或认识,构成了《桃花坞3》社交关系的大部分基调,而这也是节目组有意为之的结果。

《桃花坞3》剧照

“我们前两季主要做的是陌生人社交,但今年我们觉得可能大家看的有点多了,所以想换一下,增加了很多熟人关系。从这个方面考虑,因为他们的朋友基本上都是演员,所以这些职业的人选相对会多一点。我们也不是固定说每年都必须得有艺术家或者素人,主要还是要适合节目。”

于是一个更为庞大、相互之间更为熟悉的坞民组合出现在了观众面前。

而让这熟人关系更为深刻的,是《桃花坞3》中三个在地理位置上互相远离、成员相对固定的家庭的确立。

实际上,在《桃花坞2》中就已形成了关系稳定且特点鲜明的三个小团体——汪苏泷、李雪琴、辣目洋子、徐志胜组成的“650”、以宋丹丹为核心的“丹妈团体”,以及王传君、王鹤棣、武大靖组成的“桃花坞三傻”。

而第三季打算做的是将这三个由小团体逐渐形成的家庭感强化,延续这些故事。反应在节目中,就是三栋相互独立、人数不同的房子,并在三个团体中加入新鲜血液。

《桃花坞2》剧照

“我们想我们有必要延续‘三国鼎立’的故事,所以其实我们是刻意往这三个家庭里面加人,但补的人就优先是熟人关系。”池源解释道。于是,鸟鸟、任敏与徐志胜、汪苏泷住进了同一栋房子,江疏影入住“三傻集团”等等。老家庭、新成员,是故事的延续、家庭的壮大,也是多种社交关系的呈现和讨论。

而随着节目的播出,第三个不同之处猝不及防、意外地出现了:宋丹丹、张国立因为身体原因退出录制,《桃花坞3》迎来“家长”不在家的新场面。

池源坦言这是他三季以来从未遇到的意外情况。随之而来的是团队面对二老离开节目后失去主心骨,这一季节目走向如何,还能不能录,录的效果会不会好等自我怀疑。

“当时觉得我们先往家长不在的日子,看大家是怎么生活的这种方向走。就像长辈不在以后,大家相对是比较自由的,这种状态也很好玩。但是这个状态也不能太持久,因为如果长辈一直不在,大家会越来越散,三个家庭可能也会各玩各的。”

《桃花坞3》剧照

不过,新的戏剧感也随之而来。年龄最大的周一围接过坞长和小家庭管理者的角色,但他却是一个随和、不愿意强迫别人的人,于是开会时大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周一围的无奈脸也成为反差萌的笑果之一。

尽管如此,节目组仍然在期待张国立、宋丹丹的回归,也在持续关注二人状况并保持沟通。而好的消息是,二人将会在第六期节目回归,熟悉又新鲜的故事即将上演。

《桃花坞3》有了明确的“三国鼎立”的想法,且仍然需要宋丹丹。

人物性格确立,离不开一些“push”

开篇需要群体决定时引入“no push”桶,第三期推出更换家人规则,加上从一开始就制定的赚桃花币、鼓励开展各种商业活动等等玩法,《桃花坞3》节目组的介入显得较早、明显又频繁。

这对于真人秀节目,尤其是主打生活类社交观察真人秀的《桃花坞3》来说,节目组人为设置环节的介入如何能不折损观众所期待的真实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会给嘉宾充分的时间去适应,因为确实不太能够一下子就融入进去。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想办法让嘉宾能够尽快缩短融入的时间,太晚或迟迟无法融入有可能跟我们的想法和初衷不太一样。”池源解释节目组介入的大致逻辑和时间点:“我们会在前期设置一些破冰式的活动和任务,就是想赶紧先破解掉尴尬和不熟。包括我们设置三个家庭,让他们先以小团体的感觉生活在一起,这样他们融入的相对就比较快。后面在他们慢慢地积累了家庭感觉和关系之后,再做一些情感类的升级和行为艺术,每个阶段会有不同的侧重。”

《桃花坞3》破冰活动

可以看到,江疏影在王传君与王鹤棣的“三傻组”也不再那么包裹自己,社恐的鸟鸟与任敏也形成了稳定的亲近关系,小团体为个体的开放提供了安全的环境,而破冰式的行为艺术,以及不断的人物关系的增加则让社交关系的变化和多种社交关系的呈现变得多元而可视。

另外,选择什么样的行为艺术、从哪些理论归因嘉宾的行为和心态等等,背后都是节目组通过与行为艺术家、专业人士的沟通了解,以及团队自己的阅读、学习的积累等方式,确定而来。

受到节目体量的影响,情感变化的呈现需要一些外力刺激才能更好地展现。于是,节目组在合适的时间介入也是让这一变化可视化的方法之一。

回归到第三期的更换家人环节,虽然看上去更换家人的设置来得早了一些,但节目组采用了仅更换一人的调整。“比如说录了十天、二十天,他们的情感是慢慢累积的,他们可能觉得五天跟十天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如果我们不做这样的一个调整,他们其实意识不到身边的人是这么的重要,他们可能已经习惯了彼此在身旁,所以我觉得要尽快做一次这样的调整。”池源解释道。

《桃花坞3》互换家人活动

而从结果来看,大家纷纷提出包括花费桃花币在内的各种方式试图阻止人员更换,最终汪苏泷与王鹤棣的互换,也直接导致鸟鸟不舍的泪奔,以及王传君的不适和不舍。这一刺激确实直接让坞民们认识到了相互关系的亲密。

除了节目组的介入让情感更加可视化之外,《桃花坞3》里社交之下的人物性格等方面也随之真实可见。

鸟鸟想跟老坞民住在一起,因为比较容易能够融入进节目的想法;王传君被放逐到咕嘟屋却十分享受的心态;甚至任敏与汤晶媚因为误会的吵架,等等事件的出现与反应,都是人物性格、想法的展现和表达。

《桃花坞》的情绪价值

行至第三季,“尴尬”与“冲突”仍是节目逃避不开的关键词。

从第一季开篇自我介绍宋丹丹的“你的代表作是什么”开始,到第二季被戏称为“尴尬九分钟”的关于举办什么集体活动的讨论场面,再到如今第三季新成员后采中不断用“尴尬”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以及冲上热搜的任敏、汤晶媚关于组建乐队的事件,《桃花坞》从一开始就与“尴尬”、“冲突”结下了缘分,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是几季《桃花坞》高话题,甚至破圈的来源之一。

《桃花坞1》剧照

但它同时又是一档生活类社交观察真人秀,不论是第一季逃离都市,还是第二季来到海边,提出的“一个人抵达,一群人出发”主题,抑或是第三季抵达山野,提出“向山而行,向内而行”,治愈又是《桃花坞》希望通过节目和嘉宾带给观众的感受之一。

或者说,其实在《桃花坞》中不乏治愈的情节和场面,仅以第三季已播出的四期节目来看,王传君被放逐度过的一晚,安静又闲适;李雪琴、王传君、鸟鸟说走就走的咕嘟屋之夜,劈柴、生火、遥望星空,温情又浪漫;而周一围、敖瑞鹏、任敏在观景台上等待日出时,敖瑞鹏的那句“我们已经看到日照金山了”,感动又充满力量……甚至是当最初陌生关系消解之后,坞民们逐渐熟悉而产生的蔓延至节目外的友谊和家族感,也都真挚而治愈。

但舆情的引爆点似乎与治愈内核并不那么一致。

微博截图

对于这样的现象,池源有着自己的理解:“我觉得因为比起治愈的内容,比如说矛盾或者尴尬这样的话题更容易引起大众的讨论。因为这个节目是一个社交实验节目,并不是一上来就是生活类的,矛盾、尴尬就难以避免,也比较容易在前期出现,所以一开始被大家关注到的是这些内容。但是我觉得其实节目真正的核心还是偏治愈。”

而《桃花坞》之所以每年换人,是因为以社交观察为核心和出发点的节目,需要对陌生关系的呈现和关注,但陌生的关系在前期必然会有很多的接触、不理解,甚至误会、矛盾,在慢慢熟悉、熟识之后,大家彼此了解,在后期也就不容易产生矛盾了。这或许算得上一种“尴尬美学”。

“其实我们想要做到尽量真实地呈现,让观众们看到这些艺人也是普通人,他们在不认识、不熟悉的过程中,也会发生跟大家一样的问题,而在这些过程中,每个人都有真实的表现和真实的态度。”池源表示:“我不知道它是不是‘财富密码’,但是我觉得这个是《桃花坞》的特色。社交是无处不在的,但把社交放大或者作为一个节目特色其实是没有节目在做,我们做的就是保持住这个特色。”

《桃花坞3》剧照

不论是跟着嘉宾尴尬的脚趾抠地,还是在家人互相理解、给予支持和力量或被放逐享受孤独的治愈感,每一季的《桃花坞》都在努力地为观众提供情绪价值。

当“尴尬美学”真实地成为《桃花坞》的特色,那么该节目也成功地找到了在平台、在观众中的续命丸,且多样的社交关系解读也是不同人群情绪价值发酵的永动机,因此,《桃花坞》不会只是另一种“花学”,另一种“向往的生活”,而当年轻的一代越来越高举“情绪要自由释放”的旗帜,《桃花坞》的长寿性就必然直接摆在面前。

0 阅读:41

壹娱观察

简介:内容、消费、技术的望远镜和声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