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反攻战:中国远征军脱胎换骨,痛揍日军“丛林之王”

佳霖谈历史 2023-06-29 00:42:00

1942年5月,日军占领缅甸全境及中国云南怒江以西地区。

缅甸丢了,按常理而言,英国人应该最着急。

毕竟自打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大英帝国反复被日本按在地上摩擦,可谓颜面尽失。

并且,缅甸还是印度门户。

一旦日军在缅甸站稳脚跟,然后向西拿下印度,进而与德国会师中东,北非和欧洲战场也会受影响。

常言道,人要脸,树要皮。英国于情于理都有义务打击日寇,收复缅甸。

然而,即便是混到这般田地,英国佬“搅屎棍”的本性也一点没变。

丘吉尔私下里对人说:夺回缅甸,只会便宜中美,如果日军不主动来攻,维持当前对峙局面也未尝不可。

英国人不急,咱们可等不了。

缅甸失守,意味着滇缅公路被完全切断,中国接受国际援助的渠道,就只剩下了代价高昂且效率极低的“驼峰航线”。

另外,日军进占缅北期间,还侵吞了中国怒江以西地区,并以三个师团负责对中国方面的防御,三个师团负责印度方向的作战,三个师团负责缅甸中南部防御。

九个师团,这可不是小数字。

如果驻缅日军全力攻击怒江防线,拿下云南,中国势必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

相对而言,缅甸失陷对美国的整体利益影响不大。

不过对于史迪威个人而言,影响就太大了,堪称奇耻大辱。

当时的史迪威和当时的麦克阿瑟一样,自觉颜面无光,整天嚷嚷着反攻,希望马歇尔能抽调一个或更多的美国陆军师到印度,交给他指挥。

当然,史迪威也很清楚。虽然美国战争资源丰富,但进入战争状态需要时间。

现如今的实际情况是物资有富裕,兵源一个也抽不出。

因此,史迪威并不像麦克阿瑟那样胡搅蛮缠,而是在伸手要人的同时,还拿出了一个可行方案——既然美国缺人,中国缺装备,不如强强联手,用美械装备武装中国军队,借助中国的力量反攻缅甸。

1942年6月,为了落实计划,史迪威飞赴重庆面见蒋介石,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并表示只要老蒋同意,他会动用资源游说国会,全力促成此事。届时,美国将会帮助中国在印度训练10万驻印军,另在云南装备30个师的远征军。半年后反攻!

尽管老蒋看史迪威不顺眼,若不是这厮瞎指挥,五万远征军又怎会魂断异国他乡?

但看在援助的份上,老蒋还是慨然允诺。

与之同时,史迪威的计划也送到了罗斯福的办公桌上。

1942年6月7日,美国海军在中途岛大败日本联合舰队。

罗斯福在高兴之余,也清醒意识到,美军暂时还无力发动地面反攻,美国需要借助中国牵制住一部分日本陆军,使其不能向南太平洋增兵,影响接下来的瓜岛战役。

因此,史迪威的计划,可谓正逢其时。

不久后,在罗斯福的介入下,英国方面让步,表示会给予配合。

就这样,中美英三方达成一致。中国出兵源,美国出装备、管训练,英国人提供场地、负责其他杂七杂八的事宜。一场轰轰烈烈的练兵运动在印度兰姆伽展开。

兰姆伽是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的一座偏僻小镇。

之所以选择在这个地方训练驻印军,主要有几点原因。

一是兰姆伽有一座战俘营,营房是现成的。

二是这个地方有铁路与印度港口加尔各答相连,运输比较方便。

三是兰姆伽气候宜人,不受雨季旱季影响,可以常年训练。

四是兰姆伽周边几乎没有老百姓居住,日本间谍很难进行渗透。

1942年7月23日,孙立人的新38师和廖耀湘的新22师,共9000人,开赴兰姆迦。

8月26日,兰姆迦训练中心举行了正式开训典礼。

与国内部队相比,身处兰姆迦的中国驻印军的装备和生活条件,只能用奢侈来形容。

装备方面,国内部队,即便是中央军,也不过是每人分到两套军服、一条子弹袋,几双草鞋。生活物资非常紧缺,一个排只能共用一条毛巾,往往是一个人得红眼病,全排感染。

但在兰姆迦,英国人很大方,为驻印军的每名士兵都配有多套战斗服、作训服、夹克、T恤、内衣内裤、毛衣、胶皮雨衣、作战背包、钢盔、软帽、便帽、防毒面具、野战水壶、丛林靴、帆布护腿、袜子等。

伙食方面,国内部队的伙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吃的很天然,很绿色。

平常日子就是两个桶,一个装糙米,一个装青菜萝卜。只有特定日子才能吃到肉。

这样的饮食搭配,不会缺维生素,但营养跟不上。士兵普遍存在身体羸弱的情况。

但在兰姆迦,英国人在吃喝这方面同样很大方。

军官每餐有面包、水果、火腿、牛奶、鸡蛋、香烟、糖果。士兵稍微差点,每餐也能吃到牛肉罐头、麦片、饼干、茶叶、香烟。

据资料显示,良好的营养使中国士兵的体重在3个月内平均增加了20斤。

医疗方面,国内部队受伤了,在野战医院只能进行简单的包扎。

包扎之后,伤兵找个墙角躺着吧。至于开刀取子弹,必须去后方的大医院,野战医院没这个能力。

很多战士本来只是轻微伤,但拖着拖着就拖成了重伤。

国内战场之所以伤亡巨大,很大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医疗水平落后。

但驻印军作战,几乎就是美军翻版。

前线官兵负伤,医护兵会立即安排止血包扎,然后用吉普车送到野战医院进行急救。

即便在不通汽车的山区,轻伤员由前线手术组就能展开治疗,重伤员由救护飞机送往野战医院。

良好的医疗,使得驻印军伤亡大大降低,打出了国内部队不敢想象的伤亡比。

装备方面,国内部队五花八门,驻印军则接受了美国提供的全套美式装备。

以新38师和新22师为例。

每个师1.25万人,除了下设3个步兵团外,还有1个榴弹炮营、2个山炮营、1个辎重营、1个通讯营、1个工兵营、1个教导营、1个特务连、1个搜索连、1个军械连、1个野战医院。

每个步兵团下设三个步兵营,团直属部队包括1个迫击炮连、1个反坦克炮连、1个骡马辎重连、1个通讯连、1个卫生队、1个搜索排和1个特务排。

每个步兵营除下设三个步兵连外,还有1个机枪连和1个战防排。

每个步兵连下设九个步兵班,3个轻迫击炮班。

每个步兵班有2支冲锋枪、一挺轻机枪和8支步枪;炮班则装备2门轻迫击炮。

全师共计300辆汽车,千余匹骡马,12门105mm榴弹炮,24门75mm山炮,12门37mm反坦克炮,36门81mm迫击炮,162门60mm迫击炮,108挺重机枪,360挺轻机枪,108具火箭筒,85具火焰喷射器,400支冲锋枪与卡宾枪,数千支步枪。

驻印军的火力配置比美国陆军师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比如美军装备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驻印军就没有。驻印军使用的基本都是美国淘汰的M1903和M1917栓动步枪。

不过尽管标准缩水了,驻印军的火力配置比起日军甲种师团,却有明显优势。

并且,驻印军的炮弹管够。

一名炮兵军官要指挥打出400发炮弹才算合格。这个训练标准是国内部队无法想象的。

训练方面,虽然史迪威是个比较垃圾的指挥官,但不得不承认,他是个杰出的教官。

为尽快使部队形成战斗力,史迪威从美军调来了大量教官,并要求所有训练不搞虚的,直接对标实战。

训练内容包括队列操练、体格训练、战术理论、武器操作、单兵射击和格斗、丛林作战、夜间作战、侦察捕俘、反坦克战斗等。

别看美国人平时吊儿郎当,做起正事来,这些教官们很负责,倾囊相授。

比如集训之初,中国士兵普遍有节省子弹的习惯,在试射冲锋枪时常用点射。

美军教官看到后,往往会夺过冲锋枪,一口气扫完,然后斥责道:冲锋枪就是用来扫的,子弹就是个屁!

军饷方面,国内部队克扣军饷是常态。

但在兰姆迦,拒绝中间商赚差价,史迪威将发放军饷的权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上。

每次发饷时,他要求把薪资发到每一名士兵的手上,从源头杜绝军官克扣军饷。

1942年10月,经过六周集训,新38师和新22师顺利结业。

当时恰逢史迪威与罗卓英爆发冲突,于是蒋介石便调回罗卓英,下令将新38师和新22师合编为新编第1军,并从国内调郑洞国赴印度,担任新1军军长。

按照史迪威之前的计划,中国驻印军要达到10万规模,云南的远征军还要武装30个师。

现在驻印军只有一个军,远征军甚至连司令部都没成立,离预期还差得远。

为了弥补兵源不足,蒋介石一面利用“驼峰航线”的空载返程飞机,每天运送400名识字且体格健壮的精兵到兰姆迦集训。

一面任命陈诚为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负责第二批远征军的整训。

1943年3月,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在云南楚雄成立,下辖12个军,31个师。

但受限于“驼峰航线”的运量,至同年10月,只有14个师的美械装备运抵昆明。

装备不够分,于是这就导致国内远征军的装备水平要远逊于驻印军,只能算作“半美械军”。

左为驻印军,右为远征军

1943年10月,为了打通中印公路,解决运力问题,驻印军新38师112团向胡康河谷挺进,拉开了缅北会战的序幕。

战役初期,进展比较顺利。

112团占领新平洋,随即进入胡康河谷,在拉家苏、于邦、临干一线展开。准备拿下于邦。

史迪威感觉稳操胜券,便将指挥权交给他的参谋长博特纳准将,自己跑去参加开罗会议了。

前面说过,收复缅北,中国出兵,负责战斗任务;美国出装备,负责训练和指挥;英国则扮演后勤总管角色。

除了战斗、训练、指挥外的杂七杂八事宜,都归英国人负责。这其中也包括情报收集。

按照英国人给的情报,驻防缅北的日军第18和56师团主力此时都在扫荡中国怒江以西地区,日军在于邦只有一个中队驻防。

可是,112团侦查人员在实地侦查后,却发现英国人提供的情报不准确,日军的驻防兵力不止一个中队。

情报有出入,正常人都会选择再次侦查,确保情报准确性。

但博特纳是个奇葩,他选择无脑信任英国人,命令112团留下重装备,轻装简行,以最快速度赶到战场,干净利落消灭敌人。

孙立人听到命令,首先想到的就是作死。

日军实力不弱,如果112团不携带重武器,就这么一头扎进去,势必会被日军分割包围,逐一吃掉。

为了避免悲剧发生,孙立人希望调整命令,却遭到博特纳断然拒绝。

待战斗打响后,果然不出所料,日军实际有一个大队兵力,还配有重武器。

112团三个营都是轻步兵,攻坚能力弱。

结果,一场突袭战就这么打成了阵地战。

碰到硬茬子,暂时吃不掉敌人怎么办?

很显然,应该把部队及时撤下来,亦或是增派兵力,把大口径榴弹炮推上去,轰他娘的!

可博特纳却固执地认为,112团拿不下于邦,是中国军队惯用的,夸大敌人实力掩盖自己无能的伎俩。下令不允许撤退,也不派兵增援。

听说胡康河谷受到攻击,日军第55、56联队外加两个炮兵大队,总计六千人,前往增援。

日军这两个联队,同属第18师团。当年曾在马来亚横扫英军,号称“丛林之王”。

鬼子战力不弱,又有五倍兵力优势,这要搁在从前,112团肯定全军覆没,全团一个人都跑不掉。

日军指挥官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上来就发动“万岁冲锋”,想着一个回合解决问题。

但出乎鬼子预料的是,经过整训后的112团,已经脱胎换骨,战斗力强的惊人。

面对合围过来的日军,112团3营抢占一片高地构筑防御工事,1营和2营则分别抢占一块林间空地构筑环形工事。

所谓林间空地,就是丛林中植被相对稀疏的地方。

选择在这种地形防御,有两个好处。一是比较醒目,方便己方空投补给;二是可以拉开一定射击距离,尽可能地避免短兵相接。

这是驻印军根据美国教官的指导,加上自身经验而专门制定的丛林防御战术。

虽然112团没有重武器,但轻武器还凑合,至少强于对面的日军。

在火力不弱,且占据有利地形的情况下,日军吃了大亏。

鬼子只要冲出密林,立即就会暴露在我军的密集火力下,来多少就死多少,连拼刺刀的机会都没有。

鬼子步兵冲锋不奏效,旋即招呼己方炮兵开炮轰击。

可是在丛林中作战,视线太差,鬼子炮兵很难瞄准。

加之缅北山区,运输补给十分困难,鬼子带来的炮弹也不多。

因此,日军炮兵并未对112团阵地造成实际性伤害。

见强攻不成,日军开始玩夜袭。

结果夜袭也不成功。

强攻、偷袭皆不奏效,鬼子又祭出围困战术。

112团是轻装突袭,携带的粮食、弹药不多。

鬼子觉得只要围上几天,我军便会不战自溃。

但让鬼子大跌眼镜的是,没过几天,美军的空投补给就来了。

18师团一部曾经参加过瓜岛战役,也就是在埃德森岭战斗中被陆战1师打得丢盔弃甲的川口支队。

面对这似曾相识的一幕,不少鬼子兵陷入自我怀疑,士气大跌。

靠着坚固的阵地和美军空投的弹药、粮食、药品,112团与日军鏖战了一个多月。

在这一个多月里,孙立人每天都要与博特纳吵上一架。

博特纳固执的认为,日军顶多就一个大队,112团拿不下于邦,纯粹是因为中国军队消极作战。即便孙立人拿出航拍照片,证明日军兵力至少有五千,博特纳也依然不信,说那些不过是鬼子虚张声势罢了。

12月21日,史迪威开会完回来了。

博特纳恶人先告状,反咬一口,说孙立人从蒋介石那里得到的缓慢进击的密令,所以战斗进展才落后计划达一个月之久。

孙立人也懒得解释,拉着史迪威坐上侦察机到于邦上空观察实情。

溜达了一圈回来,史迪威自知理亏,立即命令孙立人率新38师113团、114团和师直属炮营,火速前往于邦增援。

事实证明,早这么做,战斗早就结束了。何至于拖拖拉拉一个多月?

12月25日,增援赶到战场。

按照美军“凡是先炸他个稀巴烂”的传统,我军炮营首先对日军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炮击。

炮击期间,日军炮兵开炮还击。

在国内战场,我军炮兵由于火炮少,炮弹稀缺,基本不敢与日军对轰。往往是打几跑就立即转移,避免被对面的炮火覆盖。

但今时不同往日,此时的新38师炮营,无论是炮兵素质,还是火炮性能,弹药储备,都要强于日军。

鬼子炮兵硬着头皮顽抗了一阵后,发现打不过,立马开溜。

没了炮兵助战,鬼子步兵就成了活靶子,被炸得人仰马翻。

趁着敌方大乱,114团强势突破日军外围防线,被围的112团同时发起反击。

按理说,到了这个地步,鬼子应该尽快撤出战斗,避免更大损失。

但日军师团长田中新一也是个性格固执的人。

两个联队拿不下一个轻步兵团,18师团何曾丢过如此大脸?

田中新一下令不允许撤退,日军腹背受敌,却只能犹做困兽之斗。

此后几天,鬼子节节败退,第56联队长腾井小五郎大佐被击毙。

战至12月28日,日军无法再坚持,全面溃退,新38师攻占于邦。

于邦之战,规模不算大。但却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引发了一段公案。

据传,战斗结束后,孙立人对师部参谋说:你去审问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枪毙,今后类似事情均如此办理。

这段描述,最早出自1991年出版的纪实文学《大国之魂》。

起初的版本是鬼子被俘“八九名”,孙立人不假思索地命令参谋军官:“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都照这样办。”

后来经过媒体添油加醋转载,日军俘虏人数从最初的“八九名”,逐渐上升至400名、1200名。

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呢?

个人认为,战场上打红了眼,枪毙几个鬼子兵是有可能的,但批量枪毙1200名战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为要想一战俘虏四位数的鬼子,这在当时比击毙五位数的鬼子还难。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受武士道熏陶的日军,从不会轻易投降。

我们14年抗战,生俘鬼子百余人的战役,屈指可数。生俘十余人,在当年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于邦之战后,廖耀湘率新22师与孙立人会合。

至此,新1军主力已全部集结于胡康河谷。

12月28日,史迪威发出最新作战命令:新22师进攻达罗,新38师进攻太白加。

日军第18师团的末日即将到来。

6 阅读:832
评论列表
  • 2023-08-16 12:36

    最开始的版本是:孙让参谋去问俘虏,凡是去过南京的日军全部枪毙,现在传的版本又成了去过中国的枪毙。个人认为:还是去过南京的枪毙比较实际点,参加太平洋战争的日军都是从中国战场抽调的老兵,所以入缅的日军应该也不例外,如果是去过中国的枪毙,那还问个屁,直接毙了,何必多此一问?(上述观点纯属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佳霖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