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一本书?

职场大师哥 2020-03-02 16:29:03

读书的方法很重要,怎样选择一本书也很重要。

古时候书的总量有限,某个领域可能就那几本书,能留下来的都算是经典。现代社会信息海量增长,传播速度还快,在浩瀚书海中找一本自己有用的书实在不容易。

成年人的学习应该带点功利性——除非你有时间,或者有钱。否则读错书(包括读闲书)会浪费时间、金钱、读一本好书的机会,成本不可谓不高。

所以,读书前要先选书,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

1、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讲到,有些书能当主食吃,比如专业书籍。若你想偶尔找些有营养的美食,可以看看人文、思想类的书。有些书只能当零食点心吃,比如某些杂志、书摘。

所以成年人若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就要看专业类的书籍。若你只是想娱乐消遣,打发时间,那你也用不着选什么书,现在的网络完全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2、你弄清自己的真实需求了吗?

需求不是目的,有了目的之后才能弄清需求。需求就是要提升哪方面的能力,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需求要分解细化,不能问题太大太笼统,否则就无从下手,无法找到对应的书。

选书真正最难的,其实是这一步,就是精准定义需求。比如,你是一名项目经理,你觉得与上级、同事的交流不畅,于是你认为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于是要你搜索“关于沟通方面的书推荐”,一定会出来一大堆供你选择的书,你只要从中选择就行了。

但是,有没有可能你其实根本问题在专业技术上不熟悉,造成的沟通有障碍呢?如果是,其实你应该找专业方面的资料进行补习。

又或者,你没有或者没办法清晰地说出(写出)你想要解决的问题,你也无从下手。比如,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有不同,表达是为了让别人听懂,沟通是为了达成一致行动。如果你将你的需求定义为“要提高表达能力”,那么你可能就会指向与真正需求大相径庭的书。

3、从哪里找书?

无论是你想找“主食类”的专业书籍,还是“美食类”的人文书籍,最大的问题都是太多,况且几乎都是宣传得“天花乱坠”。为之“站台”的所谓专家名人不可胜数。

实际上,专业类、技能类的书籍相对好找,因为有其客观性。人文类、思想类的书则不好选择,因为角度不同、层次有异而主观性强,别人认为对的我未必赞同。

(1)一般来讲,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网站搜索,往往可以看到别人的推荐书目。

(2)或者去书籍销售网站搜索关键词,在结果中挑选。

(3)平时留意一些推荐书的网站、公众号或音频节目,对人文类、思想类的书往往多有解读。

这一步是做加法,范围可以大一点,列出一个供选择的书单。下一步就是做减法,缩小范围、精确选择要读的书。

4、粗筛过滤第一遍。

根据第3步的书单,快速查阅电子版,做第一遍筛选。

(1)作者很重要。一定要看书的作者是谁,看他的简介。如果你不是看理论性很强的书,那么专业类书籍的作者有过丰富的专业经历还是很重要的。总的来讲,著名作者的书质量一般有保证,那些出于商业利益而所谓“畅销榜”“热推榜”的书可能观点出奇但未必实用。

(2)专著和编著。专著是原创,编著是现有成果的编撰。两者无论好坏,根据个人需要来选择。我个人建议除非工具书,一般还是选择专著。

(3)看看出版社。有位作者说,出版社好比饭店,书好比饭店的菜。比如川菜饭店的菜式肯定是川菜麻辣为主,五星级酒店的菜一般来讲“色、香、味”都比一般饭馆的好。所以出版社要找大的综合性出版社,或者在某一个方面有特色的出版社。比如给孩子买课外书,老师一般会要求“人民文学出版社”或者“人教版”,就是这个原因。

(4)印次,印数等。如果说看“网站排名、专家推荐”是懒人找书的方法,那么看印次,印数就是简单粗暴的判断方法。一般来讲,好书总是多次印刷的,需求量大才会多次印刷,多次印刷终成经典。

5、这真的是你想要的书吗?

根据第4步筛选后的书单,试读一下电子版,再读一读相关推荐语、书评、读后感,“去芜存精”再做减法。

(1)一定要看看目录,前言后记、推荐序等。

看一本书的目录,基本上就能对整本书的框架和内容有个大致的认识了。目录是一本书的重点构成的,你能不能在目录中发现你感兴趣的内容——比如正好响应了你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正好戳中你的“痛点”。

前言后记是作者、或者推荐者对整本书的介绍,往往会提到书中的中心思想。为了吸引顾客购买,书中的亮点或者金句也常常在此处提及。你看后就会有一种感觉,是不是符合你个人的审美、需求,能不能引起共鸣。

(2)要看看读后感,书评等。

去网站搜索一下关于本书的读后感、评价,一般会进一步地加深对书的印象。我觉得普通读者的读后感或书评,比所谓名人专家的推荐更靠谱一些,值得认真看。

(3)再试读一下吧。

如果实在拿不定是否详细阅读,那就先花上十分钟试读一下吧。为什么是十分钟?因为有种说法,十分钟内还不能提不起兴趣,那就果断放弃吧。

6、写在最后——选书的“断舍离”。

读书“不求快,不贪多”。读书不是为了“读过很多书”,除非你有大把的时间,否则一定要“断舍离”。

以前我们说书非借不能读,今天我们要说“书非精不能读也”。一个领域、一个问题,两三本足矣。如果不做深入的研究,只是为了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话,一到两本书读深读细——关键是转化为实践,就足矣达到目的。

所以有些书无论宣传得多么“高大上”,从实用的角度不必都花时间去读去看。

如果选不到一本好书,那就放下,不如读以前已经读过的书。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重读一本书也可以读出新意来。

0 阅读:20

职场大师哥

简介:分享职场体验,探讨人生感悟,激发内心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