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工业遗址——均为历史遗留的仓库,一个作为曾经的粮仓,一个作为曾经的煤仓;同样历经了城市更新改造——功能上均实现了从工业仓储到艺术展馆的转变;同样经历了改造后的辉煌与光环——曾经都是网络媒体的宠儿,各大平台争相报道。8万吨筒仓早已荒凉落寞,而艺仓则日益兴旺,一个能够持久换新,而另一个却真的“昙花一现”了。
看似相同的身世,怎么会有如此悬殊的结果,笔者在对两处进行了实地探访之后,试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析。
图源:网络
一. 相同的“骨架”,不同的“血肉”
如果把艺仓和8万吨筒仓相提并论的话,二者最大的共同点,莫过于都曾是用于仓储功能的建筑,都拥有一副得天独厚的“骨架”。无论是建筑形态,还是外部长长的运输通道,从外形和视觉角度而言,都表现出各自独特的视觉识别度和差异性。8万吨筒仓的圆柱形建筑外观更使其成为了一个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活广告”。正是这种独特的骨架及其所蕴含的历史意义,使得两者都迎来了更新改造的契机。但同样的起点,其鲜活性和持久性却大相径庭。
图源:作者
2017年SUSAS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展在8万吨筒仓举办,引起一时轰动,亦有很多人还在回味曾经绚丽多彩的夜晚灯光秀。殊不知,那已是多年前的盛况。在这一高光时刻过后,犹如一顿饕餮,再无精神食粮的补充,逐渐被人们淡忘,直至孤独地矗立在黄浦江边。现在的8万吨筒仓,已经没有往日的生机,除了现场值班的零星保安人员外,只剩下了冰冷的水泥空壳和内部残缺不全的活动痕迹。
图源:网络
反观艺仓,除了一副先天的骨架得以改造更新,后期的内容运营使其更加有血有肉。血肉是需要生长、需要营养的,并非一蹴而就,要像每日三餐一样细水长流。持续的运营和各类展览及现场活动就是维持艺术展馆最好的营养剂,让艺仓拥有持续的活力和人气,成为一座生长着的、活着的建筑。
二. 相同的“东西相望”,不同的“东岸”气质。
图源:作者
8万吨筒仓所在区域定位于浦江东岸的艺术地标,艺仓所在区域定位于浦江东岸的艺术港——两者均提到了“东岸”一词,东岸是相对于西岸而言的。与8万吨筒仓隔岸相望的是杨浦滨江,那里有渔人码头,有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有明华糖仓,有世界技能博物馆……;与艺仓隔岸相望的是黄浦滨江,那里有老码头,有锦和越界世博园、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东西两岸之间理应是相互辉映的,任何一岸的气质、提升与繁荣都会影响到另一岸。若论城市更新与工业遗存,杨浦滨江无疑是占据优势的。将这种优势有效地投射到对岸的8万吨筒仓,形成联动效应,也不失为一种大胆的设想。
图源:网络
暂且抛开西岸不谈,回归到东岸本身而言,艺仓给人的整体感受是温暖的,喧嚣的。在笔者抵达现场之时,艺仓正在举办两场艺术展,分别是位于二层的罗宾∙沃德的“行于暗”个展,以及位于三层的“繁衍生息”——中国当代艺术的复刻与倍增。对于这种流动的艺术盛宴,笔者是没有抵抗力的,在现场参观之后,虽然未能深刻地领会每个艺术作品真正的内涵,哪怕仅限于养眼的艺术熏陶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
观展期间,笔者偶遇了其他的参观者,其中一位是国际友人。让笔者颇为惊讶的是,展馆的导览员用一口纯正的英式英语讲解。这样的服务表明,艺仓的定位是具备国际视野的,从一开始就考虑到受众群的多样性。原来,浦东新区政府将煤仓改造后,委托英国翡翠集团运营,这种合作摸式是非常值得称道的。而这种国际化又与周边的环境十分吻合。
图源:网络
与艺仓紧邻的,有万豪酒店、克勒哈勃游艇俱乐部、保利ONE 56,九龙仓滨江18、以及其他的住宅小区等,这里生活、办公、金融、娱乐、消费等均较为成熟。除了在此生活工作的固定居住及商务群体,也有五星级酒店带来的跨越国度的流动人群,以及游艇俱乐部所辐射的高端消费人群。正是由于不同的消费层次、地域分布和消费时段等多元交叠的消费因素存在,为艺仓提供了坚实的消费基础和客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艺仓的有效运营。
图源:作者
除了线下和现场的绘画、展览等活动,艺仓也紧跟潮流,探索和扩展新的推广营销模式,如线上网络直播、异地扩展(如苏州)等,进一步实现和扩充了多样性。
而8万吨筒仓给人的整体感受则是清冷的,寂静的。从建筑群落而言,是具备规模效应的,但这些建筑目前均陷入了闲置状态。沿着新华滨江绿地一路走来,城市天际线仍然是有的,但行人、游人寥寥无几。紧邻8万吨筒仓,陆家嘴滨江中心、中企财富大厦、万科翡翠滨江等近两年开发建设的住宅、办公楼群落,已显示出了一定的规模,但仍未成熟,周边的商业配套也需升级完善。按理讲,8万吨筒仓的功能是一个很好的“引爆点“,但可惜的是,它没有发力,也让整个区域显得较为沉闷。
图源:作者
艺仓连接了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生活方式。相较而言,如果8万吨筒仓的连接性和多样性能够发挥出来,也会非常有效地发挥出 “引爆点” 效应,激活和带动周边。浦东在这方面已有很好的案例,如 “船厂1862” 就对周边商业、办公、住宅起到了极佳的 “画龙点睛” 作用。
如何有效地吸引近悦远来的人群,再次成为激活区域的 “后起之秀” ?8万吨筒仓既潜力无限、前景无量,也任重道远。
三. 相同的功能定位,不同的“对话”效果
建筑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作为一种直接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所在的城市、所在的区域、所面对的人群进行有效的对话。
与自然的 “对话” :
无论是8万吨筒仓,还是艺仓,我们都可以漫步在滨江绿道,都可以眺望黄浦江景,二者都具备绝佳的滨水界面,从硬件上而言,二者是无差的。但艺仓所在的区域环境更为生机勃勃。这里绿色葱葱,有名的和无名的花儿争相开放,仿佛置身五彩斑斓的世界,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建筑像是从植物中生长出来,焕发着生机,建筑自身也具备了生命力,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相比而言,8万吨筒仓所在的环境,占据满眼的是灰色的基调,虽有一些的绿植,但与艺仓相比还不可同日而语。
图源:作者
图源:网络
与人的 “对话” :
就人而言,被一件事物吸引,莫过于看得见、听得到、感受得到。这方面,艺仓值得借鉴。
所见:在抵达8万吨筒仓之后,除了能一眼看到一列大大的桶状建筑物外,其真正的出入口和指示牌很难发现。笔者是在兜了一大圈、问询了几位保安之后,才得知所在。在上海城市公共空间大量开放的今天,如此稀缺且优质的公共资源却在闭门睡大觉,还要投入不小的安保费用,实在是可惜了。
图源:作者
而艺仓的标识性则尤为显著。刚刚抵达,就被其入口处大大的近期展览宣传海报所明示和吸引。同时,在艺仓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种意义上的“高线公园”。原煤仓廊架的所在,现状一层为一字排开的咖啡店、甜品店等商铺。浓浓的工业遗址风和各具特色的招牌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滨江风景,饮一杯咖啡,遥望黄浦江,和好友畅聊,生活的惬意不经意间在此蔓延。二层可以随时抵达,在上面看风景、漫步,或者仅仅发呆。跑步的人,骑行的人,健身的人,遛娃的人,闲逛的人等等,看似各不相同的人群在此汇集。在艺仓,可以看一场似懂非懂的艺术展,也可以静品一杯咖啡,在这里,除了艺术,亦有烟火气。
图源:作者
图源:网络
所听:围绕着艺仓漫步,耳边的萨克斯乐声远远传来。循着这乐声,找到了两处源泉所在,一位在艺仓二层临江外侧走廊,一位在粗粝的水泥框架之下,均是旁若无人地练习吹奏。虽然没有娴熟的技巧、音符时断时续,却依然深深地打动了我,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感受到了这里无处不在的艺术气息。而在8万吨筒仓,除了少数垂钓的人、零星的健步者,和匆匆赶往码头的人,这里显得过于寂静无声。
《什么造就了城市》一书中曾提到,城市就是深度纠缠。每一棵树,每一个人,每一栋建筑,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企业都彼此纠缠。艺仓正是带给了我们这种纠缠,集艺术、展览、活动、生活、休闲等等于一体,而这也正是八万吨筒仓所缺乏的。
据悉,8万吨筒仓已在筹划今后的蓝图,而且正在逐步推进之中。只是那天到来之时,闲置的时间似乎太久了些。不过,它终究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支点,找到与城市连接、与人连接的主题,并有望再次成为浦江东岸的艺术地标。对此,还是值得欣慰和点赞的。
作者:“上海城市更新” 特约撰稿人
编辑:魏玺玲
审核:夏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