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唐》一书中,将隋末唐初的武将按战力强悍程度排了序,号称隋唐18条好汉。
第一条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
第二条好汉: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第三条好汉:三公子裴元庆;
第四条好汉:紫面天王雄阔海;
第五条好汉:南阳侯伍云召;
第六条好汉:伍天锡;
第七条好汉:冷面寒枪罗成;
第八条好汉:靠山王杨林;
第九条好汉:花刀大帅魏文通;
第十条好汉:四宝大将尚师徒;
第十一条好汉:八马大将新文礼;
第十二条好汉:双枪老将定彦平;
第十三条好汉:金刀殿帅左天成;
第十四条好汉:铁枪大将来护儿;
第十五条好汉:挂锤庄庄主梁师泰;
第十六条好汉:兵马大元帅秦琼;
第十七条好汉:皂袍大将尉迟恭;
第十八条好汉:赤发灵官单雄信;
后来在此基础上,《隋唐演义》又做了一些调整,变成了13条好汉,很多读者小时候没少听这部评书,所以对这个版本的好汉排名更加熟悉。
第一条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李渊的四子,传说是金翅大鹏下凡。身材矮小,形容枯槁,却力大无穷,使用一对擂鼓瓮金锤,重达400斤。李元霸在隋唐是无敌的存在,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在他手下也走不了几个回合。双锤横扫十八路反王,最后锤打雷公时,被天雷劈死。
第二条好汉:天宝大将宇文成都。隋朝太师宇文化及之子,传说也是天神下凡,不过他这个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闻仲,好像比李元霸的佛界金翅大鹏法力要差不少。宇文成都双臂有万斤之力,兵器是一把凤翅镏金镗,伍云召,雄阔海这些大佬在他手下也不是个。隋炀帝曾御赐他“天下第一横勇无敌”的名号。最后在紫金山下被李元霸打死。
第三条好汉:三公子裴元庆。传说是三坛海会大神哪吒转世,好吧,也是神仙,这些好汉都是好出身,无一例外。。。裴元庆使一对300斤重的八棱梅花亮银锤,比李元霸的轻一点,他能硬接李元霸三锤,和宇文成都可以打个旗鼓相当。最后在庆坠山被炸死。
第四条好汉:紫面天王雄阔海,传说是黄幡星君魏贲下凡。力能伏虎,可敌万人。一条熟铜棍,天下无敌。扬州反王夺魁大会逃出城时力托城门千斤闸,被压成肉泥而死。
第五条好汉:南阳侯伍云召,天罡星君黄天祥下凡。据说他是伍子胥的后人。生的面如紫玉,威风凛凛。其父伍建章被杨广所杀后,伍云召在南阳关造了隋朝的反。曾力斩麻叔谋帐下十二员大将,武力相当强悍。后在反王夺魁大会上被无尾驹打死。这个无尾驹是个很搞笑的事,不过和本文无关。
第六条好汉:伍天锡,伍云召的族弟,西斗星官黄天禄临凡。原是天昌关的守将,兵器是一对短棒混金镗。四明山时与伍云召雄阔海联手,和宇文成都激斗一昼夜。可见前三条好汉的战力,比起后面的来,要高一个档次。。。伍天锡后因杀死梁师泰,被李元霸打死。
第七条好汉:“冷面寒枪”俏罗成,号称是白虎星君殷成秀下凡。北平王罗艺之子。家传五钩神飞枪,神出鬼没,反王夺魁大会上摘得状元。罗成的人设很具有冲突性,顶级帅哥,心机很重,不择手段,曾逼死他的义父定彦平。罗成在平定刘黑闼起义时,作战时中计,被乱箭射死。
第八条好汉:靠山王杨林,计都星君王豹下凡。隋朝开国九元老之一。在书中杨林算是反派老大,不过好像这个反派并不是那么坏。兵器是水火囚龙棍。在扬州举办的反王夺魁大会就是杨林主导的,意欲将这些心存异志的江湖大佬们一网打尽。最终在麒麟山死于罗成枪下。
第九条好汉:花刀大帅魏文通,勾陈星君雷鹏转世。隋朝的潼关总兵。生得面如重枣、五柳长髯,和关老爷一模一样,所以人称“赛关爷”。兵器也是一柄大刀,曾力战秦琼单雄信。可见第四到第九的战力比起后面的来又要高出不少。魏文通后来在攻打瓦岗寨时被王伯当飞箭杀死。
第十条好汉:四宝大将尚师徒,滕蛇星君张山临凡。隋朝的临潼关总兵。他最有名的是四宝:头上戴的夜鸣盔、身上穿的七翎甲,手中提的提炉枪、胯下骑的呼雷豹。后被秦琼用计逼得山穷水尽,最终自尽而死。
第十一条好汉:八马大将新文礼,天马星君鄂崇禹临凡。隋朝的弘霓关总兵。因有横推八马之力,故称“八马大将”。兵器是一条铁方槊,坐骑叫金睛骆驼。攻打瓦岗时双臂受伤,后自杀身亡。
第十二条好汉:双枪老将定彦平,是钻骨星君张凤转世。罗成的义父,擅使双枪,武功高强。杨林攻打瓦岗时请他出战,却被义子罗成以单枪破双枪,最终被逼自尽而死。第十二条好汉有多个版本,有说是梁师泰,也有说是韩擒虎的。
第十三条好汉:第十三条好汉是两个人并列。兵马大元帅秦琼,传说是破军星君苏全忠下凡。这些好汉中,秦琼的名声最大,最好。“赛专诸、似孟尝”、“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隋唐第一仁义英雄秦叔宝。。。高度怀疑这些书都拿了秦琼或者他后人的赞助。。。秦琼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立下赫赫战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第十三条好汉:皂袍大将尉迟恭,传说是黑杀星君高继能下凡。曾经日抢三关,夜夺八寨,飞马跃城楼。红泥涧三鞭换两锏,与秦琼结为莫逆之交,两人结伴成为日后家家户户贴在门口的门神。尉迟恭后为救义子薛仁贵被撞死在皇宫外。
虽说知道这里面演义传说的成分挺多,不过看起来很热闹,印象深刻。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也就是说武将的战力值是比较容易量化的,能打就能打,不能打就是不能打,不服气就打一次试试。所以武将排名是有一定可信度的,也是读者们喜闻乐见的。
当然,在冷兵器时代的武将战力,很大程度上是说个人的武力值。到了热兵器时代,个人武力对于战争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了,反而是将领的指挥能力,组织动员能力,后勤保障,武器装备这些成为了更重要的影响因子。
那热兵器时代的武将可以衡量其战力么?当然是可以的,对比一下他们在同等条件下的战绩即可,虽说不能做到严丝合缝,还是很大程度能够说明问题的。
如果把我军中的将领做个类似的榜单,对更深入了解他们在战争年代的功绩也会有所帮助吧。
做榜单之前,先得划定范围,放到全军,是不太好比的。
众所周知,在战争年代,我军的发展分了三个大阶段。
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在土地革命时期,可以简单理解,红军分成了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三大部分;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分成了八路军115师,八路军120师,八路军129师,新四军四大部分;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分成了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华北军区五大部分;
当然在不同时期,是有一些上下传承关系的,甚至还有交叉融合的过程。
本文仅以红四方面军为例,来试着整理一下,供读者参考讨论。
另外还有一点要声明一下,这个榜单仅仅探讨一线将领,具体来说,就是集中在中将,包括部分上将和少将,而像元帅和大将这样的全局指挥者,不在讨论范围。
大家都知道,在红军三大方面军中,红一毫无疑问是授衔情况最好的,元帅,大将,上将的比例相比红四和红二来说,要高很多。红四比红二又略好一些。但是如果算上中将和少将的话,那红四的比例就变得很高,占据了一半左右。
这就说明,在中将,少将这些一线中坚,所谓腰部将领中,红四的数量是最多的,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红四确实给我军培养出来一大批能征善战的悍将。
言归正传,来看一下这份榜单,以及简单的理由。再次声明一下,本文涉及到的资料基本都是查证过的,至于排名如有不同看法,欢迎摆事实,讲道理,一起讨论。
第一条好汉: 许世友;
许世友上将排第一位,必然有不同意的声音。
有相当数量的读者印象中的许上将是少林和尚出身,武功高强,至于战功啥的,不太清楚,应该是猛冲猛打的风格吧?
好像解放战争时在华东不怎么服粟裕,那估计是摆老资格吧?指挥能力和粟裕大将还是不好比吧?
另外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是东线指挥官,打得好像不如西线。。。
真得是这样么?还是老办法,摆事实,讲道理。
许世友上将的资历,完全没有争议,红军时期就是军长,这个军长和粟裕红军时期的军级可是两回事,许世友是红四军的军长,红四军是红四方面军的起家部队,可以说是最核心的主力部队,许世友做军长时红四军最多达到了2万多人,绝对是兵强马壮。而粟裕在红七军团,红十军团,手下最多是也就三四千人,红七也好,红十也好,都不算是苏区红军的主力,相比红一,红三,红五这些还是有相当的差距。
抗战时期许世友先是担任386旅副旅长,后担任胶东军区的负责人,胶东军区是山东军区下面的二级军区,相当于八路军的旅级;粟裕这个时期是新四军二支队副司令员,一师司令员,也是相当于八路军的旅级。
解放战争时期,许世友担任内线兵团司令员,内线兵团算是华东野战军,也就是三野一少半的力量,而粟裕则是外线兵团的司令员,可以说两个人也算是扯平手。当然粟裕是整个华东野战军的副司令员,从这一点上来说,是许世友的领导。
一直有一种说法,说是粟裕当时是整个华东野战军的军事负责人,许世友兵团也在粟裕的指挥之下。而许世友因为一些战役的部署安排有不同意见,给中央直接发报,属于不尊重粟裕这个领导,是越级上报。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按照职务来说,粟裕是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许世友是华野九纵司令员,粟裕理应是许世友的上级。这没错,可是在大部分时间里粟裕是没有指挥许世友纵队的,基本是内外兵团,各管一摊。
所以在合兵打济南时,两人各提出了一套作战方案,最后军委选择了许世友的方案,也由许世友担任攻打济南的总指挥。
许世友指挥的风格,有点类似徐帅和刘帅的结合体,这不奇怪,这两位元帅确实称得上是许世友指挥方面的老师。许世友在红军时期,都是在徐帅的直接领导之下,到了八路军386旅时,刘帅是师长,陈赓是旅长。
这两位老帅,包括陈赓打仗的风格虽说是各有特点,也都有些不少相似之处。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未虑胜,先虑败。一般都是三分之一主攻,三分之一助攻,另外留三分之一作为预备队,很少会一把压上去,孤注一掷。
其实林彪打仗也有这个特点,所有细节都尽可能考虑充分,谋定而后动,绝不轻易冒险。所以他看到粟裕的战例时,感叹打的都是神仙仗,一是在赞扬粟裕打得漂亮,二也是在说,这种激进风格的仗他打不了,也不敢打。
四野里面,和粟裕风格类似的大概只有韩先楚,仗确实打得漂亮,却让101总是捏着一把汗。
华东野战军序列中,也就王必成风格类似,叶飞,陶勇其实也不太一样。可能因为六纵是粟裕一手带出来的老部队,也是一个原因。
不是说这种风格不好,打仗打赢了就是好,这种打法有时还能赢得很漂亮。唯一的问题是打逆风仗时,韧劲不太足。
总得来说,粟裕这种风格可以说是大兵团游击战,大范围扯动,在运动中寻求战机,然后以几倍的优势兵力压上去,三下五除二搞定。。。
很多将领对这种风格并不习惯,小部队的话,这种长途奔袭也就算了。经常上百公里的大范围内跑来跑去,对于纵队甚至兵团这种级别的大部队,确实是很大的挑战。
所以,有些时候,下面的官兵,甚至包括纵队的首长也会抱怨,从东跑到西就算了,还没喘口气,又让从西跑回东。。。许世友,韦国清,宋时轮等都为此抱怨过。。。
济南战役时,按照粟裕的作战方案,还是传统战法,围点打援,核心是打援。
许世友不同意,他认为打援是次要任务,核心应是攻克济南。
后来军委倾向于许世友的看法,也有说法是中央的意图本来就是要重点攻城,所以才点了许世友的将。
总之,就是许世友不负众望,发挥他的牛刀子战法,八天就拿下了济南城。
粟裕在外线安排的打援重兵这次没吃到什么肉,蒋军根本没敢派出大军来援救济南。并且按照粟裕的方案,攻城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从这一点上来说,许世友的判断和决策是更合理的。
至于济南战役之后,为何许世友缺席了波澜壮阔的淮海战役,这个有多种说法,按照官方的讲法,是身体不好,去治病休养一段时间。
也有可能是因为,淮海战役虽说是关键决战,其实对我军来说,已经跨越了最困难的爬坡阶段,这时是最爽的下坡时间,这种顺风仗,其他将领在粟裕指挥下也能打好,许世友在济南已经立下大功,就休息一下吧。。。
并且主席在点将许世友担任济南攻城总指挥,同时毕竟粟裕才是华野的军事指挥者,领导还是要尽可能一碗水端平,淮海战役又是粟裕一手推动的,请许司令先休息一下,也是题中之义,毕竟两个人的资历接近,指挥理念又相差甚远。。。
至于为何宋时轮,陈士榘可以参加淮海战役,这个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再来看看许世友上将参加过的战斗吧:
1932年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12师34团团长。在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作战中,7次参加敢死队,两次任敢死队队长,屡挫强敌,4次负伤。
同年11月在红四方面军主力向川陕边转移途中,指挥第34团在漫川关与堵截之敌勇猛拼杀,为全军杀出一条血路。
1933年参加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后,任红9军副军长兼第25师师长,参加仪南、营渠、宣达战役。
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中,指挥万源保卫战,率第25师迎战川军4个旅的轮番进攻,坚守阵地3个月,以近战、夜战击败了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
1935年任红4军军长,随红四方面军主力长征。在川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师后,率部参加包座战役。后随左路军南下,先后参加绥崇丹懋战役和天芦名雅邛大战役。
红军时期,许世友的进步很快,三年时间从团长做到了军长,可见他的指挥能力和战绩是得到了徐帅他们的高度认可的。
1936年4月任红四方面军骑兵师师长,带领全师作为先遣队。
到陕北后,于同年底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任抗大校务部副部长。
这段时期,许世友遇到了一个大挫折,导致八路军初建,他这员猛将竟然缺席。
1938年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副旅长。
1939年2月参与指挥香城固伏击战,后与王新亭率386旅一部在邯郸、广平等地开展平原游击战争和反“扫荡”斗争。
1940年起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旅旅长、纵队参谋长,曾率部在莱阳、海阳地区击退反共顽固派军队,重建抗日民主根据地,扭转了胶东抗日的被动局面。
从386旅到山东,原因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原来是有次开会时居然和王新亭打了起来。想想那个画面,两员上将,当众大打出手。。。不过王新亭上将看起来文弱书生,火气和勇武值看来也很不低。。。
1942年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率部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胶东抗日根据地。
胶东根据地可以说是许世友一手创建发展起来的,按照主席的说法,“有了罗荣恒整个山东局面皆活”,许世友对于胶东来说,也是如此。
这就又得提到关于将领能力的另一个维度,就是除了打仗之外,练兵的能力如何。
关于这一点,许世友在胶东做得可谓是卓越。
胶东在解放战争期间,一共给解放军贡献了三支纵队,东北野战军4纵,华东野战军9纵,华东野战军13纵。东野4纵是东野5虎之一;华野9纵,无论怎么排,都是华野排名前三的头等主力;华野13纵,虽然成立时间很晚,兵源也都是被挑过两轮之后的了,还是很快成长成为华野的后起之秀,在配合9纵攻济南时,差点第一个攻入济南,抢了老大哥的风头。
这三支强军,都算是许世友给练出来的。
1944~1945年指挥部队攻克和收复文登、荣城、威海卫、牟平、龙口、招远、黄县、莱阳、蓬莱等县城,并解放烟台市和平度县。
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参加莱芜、孟良崮战役后,任华野东线兵团(又称山东兵团)司令员,与谭震林率部进行胶东保卫战和周张、潍县、兖州等战役。
1948年9月被毛泽东亲自指定为济南战役攻城部队总指挥。他针对济南城防工事坚固、纵深长、碉堡多的特点,提出抓住要害、集中兵力兵器实施重点突破、直插敌人心脏的“牛刀子战术”,指挥东、西集团实施向心突击,在扫除外围据点后要求部队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立即攻击外城和内城,不给敌人以喘息时机,结果只用了8天时间就攻克济南。所属第9纵队25师73团、第13纵队37师109团,分别被中共中央军委授予“济南第1团”、“济南第2团”称号。
这可以说是临汾旅之下,等级最高的两个荣誉称号。
1949年起任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
许世友并未深度参与抗美援朝,关于建国之后的任职情况就不讨论了。
网传许世友和粟裕关系一般,这么简单的结论是不对的。两人合作时有不同意见,非常正常,不能简单和个人关系划等号。实际上据许世友子女回忆,许世友在南京军区时,和粟裕常有来往,还曾帮粟裕解决过一些家人的困难。可见两人的关系其实还挺不错的。
许世友听闻自己是上将,跑去找周总理,认为上将低了,据说周总理对他说:粟裕也只是大将。然后许世友就心服口服地离开。
这个段子流传颇广,后来还衍生出粟裕镇大将的说法。其实都是段子…
许世友不可能不知道粟裕是大将,粟裕授帅其实从头到尾都没正式讨论过,只是有领导委婉提出陈毅已到地方任职,是否可不授军衔?这个提议很快被否,只是授衔过程中一个小插曲。
如果陈毅不授,接下来才有讨论粟裕授帅的可能。既然前提不存在,所以粟裕授帅并未被正式讨论过。
大将名单,同样讨论了多次,改了好几稿。而许世友,确实是在前面几批大将名单之中的,这种情况他本人必然也知道。
这个并不是高度保密的事情,早在53年,贺老总带着代表团慰问朝鲜时,就和其他人说过:中央正在讨论将领的授衔,有元帅,大将等等,兄弟我已经被内定了一个元帅…
所以许世友去找总理非常正常,原来说是,现在又不是,必然要问问原因。
总理自然会和他详细解释理由和过程,本来也就是问问清楚,问过了自然就可以了。。。
也有不少人问,为何红四的大将是王树声,而不是许世友?王树声虽说早期职务比许世友高,不过从抗战以来,许世友的级别战功已经是后来居上了。选王树声大概是因为他还代表129师和二野吧,三野已经有了粟裕和张云逸,再加上许世友就是三个,而二野只有陈赓一人。。。
最后再说一下,将领对下属的影响。通俗来说就是练将的能力。
有的将领对下属的影响很大,后来在他绝大多数下属的身上都能看到他的影子。最明显的例子是徐帅,红四的大部分将领都传承了徐帅的指挥风格,指挥靠前,围点打援,敢拼最后五分钟。。。
许世友这一点做得也很好,聂凤智,周志坚身上都有很多许世友的影子。。。
韩先楚,刘震虽说也算是红四方面军这个大系统出来的,不过更多还是受到了吴焕先和徐海东的影响。
林彪对于下属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像陈光,黄永胜,杨成武,杨得志这些早年跟随林彪较久的将领,打仗的本事都是和林彪学的。
彭老总的红三军团,大概是冲锋太猛,军事将领牺牲的不少,最后还在一线的大概就是张宗逊和李天佑,张宗逊都算是半道过来的,他们身上确实有彭总指挥的影子。像后来发展不错的黄克诚,王平,张爱萍,包括牺牲的彭雪枫,都算是红三军团的政工干部出身。
而像粟裕这样的天才将领,他的本事是天生的,天马行空,智计百出,这个很难教,别人也很难学会。所以粟裕手下的将领,就算是最得力的叶王陶,大概也只有王必成学到了粟裕一小部分。叶飞完全是自学成才,自成体系;陶勇则更像是红四的传统风格。
从这一点来说,徐帅,刘帅,林帅,陈赓大将,许世友上将,确实在练将这个维度上,做得更加出类拔萃。
多说一句,58年反教条主义,刘帅,粟裕等被批评,啥叫教条主义?就是把打仗当成一门专门的学问,既然是学问就要深入研究其规律,才能搞通搞透。反教条主义就是反对这种看法,认为装备,组织,战术安排,后勤保障,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真正重要的我军一贯以来的优良传统,能吃苦,不怕牺牲,官兵一致等等。
比较奇怪的是刘帅被批评就算了,他本来就是学院派,特别注重理论总结提炼。可粟裕完全不是这个流派的,也被批了。。。
言归正传,最后再说说对越自卫反击战,许世友担任东线司令员,杨得志担任西线司令员,总是有一种说法:西线打得比东线好。然后还给出了证据,不然为啥打完仗杨得志就升任总参谋长了呢?
还是老规矩,摆事实,讲道理。。。
对越战争中,东线负责广西方向,属于主要方向;西线负责云南方向,属于次要方向。
为什么这么说?有数据为证。
我军参战兵力方面:东线有19个陆军师,包括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再加2个师;西线有10个陆军师,包括11军、13、14军,再加1个陆军师。东线是西线的差不多2倍;
越军参战兵力方面:东线有6个步兵师,分别是第3师、325B师、338师、346师、327师、337师;西线有2个步兵师,分别是345师和316A师。东线是西线的3倍;
战场面积方面:西线战区面积约为1400平方公里,东线仅高平战区的面积即达2400平方公里,东线是西线的2倍以上;
歼敌人数:东线毙敌34187人,伤敌5159人,俘虏1325人,合计40671人;西线毙敌13542人,伤敌2108人,俘虏848人,合计16498人。东线是西线的2.5倍;
自身伤亡:具体数字不详,东线伤亡是西线的差不多2倍;
战果:东线战果更大,占领必争之地谅山,直接威胁敌人首都河内。
所以总体来说,东线打得并不比西线差。即使只看战损比,东线也比西线还略高一些。
杨得志属于战前才调到昆明军区,其实昆明军区的司令员王必成也是一员虎将,只是许世友和王必成都是红四出身,又都是三野的猛将,功劳总得给别的部队一些吧,大概是因为这种考虑,临阵换将,王必成错过这次国战,相当遗憾。
据说最初是希望秦基伟来接任,秦基伟虽然也是红四出身,但算是二野的。再加上秦基伟本来就是王必成前任的昆明军区司令员,相当熟悉情况。不过因为种种原因,秦基伟拒绝了这个安排。
这才找到了武汉军区的司令员杨得志,杨得志实际上没指挥多久,就生病住院,西线的实际指挥员还是当初昆明军区的将领。
杨得志战后升任总参谋长,而许世友退居二线,这完全是年龄原因,许世友当时已经年过七旬了。根本就不是因为东西线的战果导致。
所以,无论从自身指挥能力,战绩,练兵能力,练将能力多个维度来说,许世友在红四将领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红四方面军中的第一条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