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政治生涯中,面对强硬对手时,他往往显得耐心而克制。但是,这一次,他似乎终于到了忍耐的极限。
马克龙在巴黎主持的黎巴嫩问题国际会议上,突然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展开了不点名的猛烈抨击,甚至公开宣布为黎巴嫩提供1亿欧元的援助,再加上国家还进行援助了10亿美元。这一举动似乎标志着他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之间长期积累的外交摩擦,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高点。
黎以边境的战火已经持续多日,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军队在边境地带的交火不断升级。真主党依靠游击战术,以及来自伊朗的军事支持,不断对以色列军队发起突袭。
仅10月21日的一次战斗中,真主党使用伊朗制造的“阿尔玛斯”反坦克导弹,袭击了以色列士兵,造成多名士兵伤亡。以色列的反应也十分强硬,军队深入黎巴嫩南部,针对真主党进行“清剿行动”,并不断加大对该地区的空袭。
这样的局势,给黎巴嫩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成千上万的黎巴嫩平民被迫逃离家园,村庄被夷为废墟,经济濒临崩溃。据联合国统计,自冲突升级以来,已有2574人死亡,超过120万人流离失所。作为黎巴嫩的前宗主国,法国一直在密切关注这一局势的变化,而随着以色列的强硬态度升级,法国的外交压力越来越大。
内塔尼亚胡一贯将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冲突形容为“文明对抗野蛮的战争”,并要求国际社会,尤其是法国,支持以色列的立场。但马克龙对此显然有不同的看法。
在巴黎的国际会议上,马克龙的讲话充满了不满和愤怒。他没有直接点名内塔尼亚胡,但他的话毫无疑问是针对以色列:“我不确定你是否能通过播撒野蛮来捍卫文明。”这句话不仅表露了马克龙对以色列军事行动的强烈不满,也揭示了他对当前中东局势的深切担忧。
而且,马克龙与内塔尼亚胡之间的外交对峙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早在10月初,马克龙就曾公开呼吁停止向以色列提供武器,尤其是在加沙地带和黎巴嫩的军事行动升级之后。内塔尼亚胡对此的回应非常强硬,他指责马克龙的言论“可耻”,并强调以色列的存在不依赖于国际社会的支持,而是通过独立战争和英勇的战士赢得的。
这一言论显然激怒了法国总统,但出于对美以联盟的复杂考虑,马克龙一度选择了保持克制。但是,随着以色列在黎巴嫩的军事行动不断升级,他的耐心似乎终于耗尽。
为了缓解黎巴嫩的危机,马克龙不仅在言辞上对以色列发起了挑战,还采取了实际行动。在巴黎会议期间,法国宣布向黎巴嫩提供价值1亿欧元的援助,用于缓解该国的人道主义危机。这笔援助是国际社会为黎巴嫩筹集的10亿美元中的一部分,其中8亿美元用于人道援助,2亿美元则将用于支持黎巴嫩军队的建设,帮助他们招募和培训6000名新兵。
马克龙显然希望通过这种实际行动,不仅缓解黎巴嫩的危机,也向国际社会表明,法国在中东问题上仍然拥有重要的影响力。
不过,马克龙的这一举动也有阻力,美国作为以色列的长期盟友,在黎巴嫩问题上与法国的立场截然不同。虽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期也在中东进行外交访问,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冲突,但美国政府对以色列的支持依然坚如磐石。
以色列方面更是向美国提出了苛刻的停战条件,要求以军能够自由进入黎巴嫩南部并掌握该地区的执法权,还要求获得黎巴嫩领空的行动自由。这两个条件显然是无法让黎巴嫩接受的,也让法国的外交努力变得更加复杂。
但是,法国并没有退缩,作为中东局势中的一个重要调停者,法国的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响亮。马克龙强调,更多的破坏和袭击并不能解决恐怖主义问题,也不能确保所有人的安全。他呼吁国际社会团结一致,通过外交手段而非军事手段解决黎巴嫩的危机。他的这一立场显然与美国和以色列的强硬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也为法国在中东地区争取更多的外交空间。
况且,法国在黎巴嫩的影响力不仅仅来自于其历史渊源,还源于其长期以来对黎巴嫩的支持。在黎巴嫩经济陷入困境时,法国多次向该国提供援助,并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对黎巴嫩的关注。这一次,巴黎国际会议为黎巴嫩筹集了大量资金,不仅用于人道援助,还用于支持黎巴嫩的安全部队。马克龙特别强调,法国将继续为黎巴嫩军队提供物资和培训,以帮助其在未来的停火协议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现在这场外交与军事的角力中,马克龙的确展现了他作为一国总统的勇气和决断力。他不仅公开指责以色列,还通过实质性的援助措施表达了对黎巴嫩的支持。但是,面对以色列的强硬态度和复杂的国际形势,法国的未来行动是否能够真正改变中东的局势,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