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后,在农村老家享受悠闲时光时,我重访了初中时的母校。这一去,着实让我感慨万千,因为那熟悉的校园已完全变了模样,寻不到 40 多年前的丝毫痕迹。
1976 年至 1979 年,那是我读初中的岁月。当时的教室、师生宿舍都是低矮的砖木结构瓦房,仅有一块水泥篮球场,其余皆是土地面。可 48 年后的今天,映入眼帘的是宽敞高大的教学楼、布局有序的师生宿舍、宽广的体育运动场等,当我在这宽敞的校园里踱步,却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的踪迹,就连曾经的教室和篮球场在那个位置都难以分辨。好在在这里从教 30 多年的徐老师热情地介绍,我才勉强分清。而且,据说学校占地比那时扩大了两倍不止。
看着如今的孩子们在宽敞的教学楼里上课,在环境优越的运动场、篮球场上尽情活动,我的思绪不禁飘回到过去。想当年,我们上初中时身处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艰苦岁月,和老百姓一样吃不饱、穿不暖。早操、上体育课都是光着脚板。再瞧瞧现在的学生,穿着整齐漂亮的校服、舒适的运动鞋,怎能不让人感叹他们的幸福呢!
曾经,周六放学后我们才得回家,周日下午挑着一周的伙食(米面、青菜和木柴)返校(那时周末仅有周日一天),一日两餐还得自己烧火做饭。而现在,学校有食堂,孩子们想吃啥就有啥。曾经,不论家离学校远近,回家全靠步行。而如今,孩子们普遍都由父母开车接送或是搭乘其他便捷的交通工具。
时代的进步,教育环境也和其它行业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曾经的艰苦,映衬着如今孩子们的幸福。这不仅是一所学校的变迁,更是整个时代发展的生动写照。
愿未来的孩子们能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创造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