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段,这对于人们来说,在新旧思想互相冲击下,如何选择成了一大难题。尤其是女性,是继续对父母唯命是从,之后嫁夫随夫,还是追求新时代的思想,向往自由的婚姻?都是左右两难。
苏雪林就是生活在这个时代下的女性,导致了她与丈夫结婚24年不圆房,可是丈夫死后她又选择了守寡38年,这是为何呢?直至她102岁时才说出了实情。
在结婚之前,苏雪林根本不爱自己的丈夫,之所以会答应这门婚事,完全是因为父母的指婚,如果不是家里需要她用婚姻来解决困境,她或许不会轻易答应。因为在结婚前和丈夫写过几次书信,她便知晓了这个男人和自己不搭。
苏雪林的丈夫,家境优越,是一个经商的家族,因此受过良好的教育,知道孝敬父母,尊重妻子。所以俩人在结婚24年之久不圆房,丈夫也从未埋怨过苏雪林,反而表示尊重苏雪林的选择。
本以为,没有哪个丈夫会尊重妻子不圆房的决定,所以苏雪林在嫁过去之前,就想好了如何应对。谁知道嫁过去之后,苏雪林发现了丈夫的许多优点。
丈夫除了对父母孝敬之外,还对自己爱护有加。苏雪林看得出来,那种疼爱与呵护,丈夫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她觉得婚后的生活很幸福。那么为何,俩人还会24年不圆房呢?
这还要从苏雪林的儿时说起。在封建社会时期,人们对女性有着太多的束缚,大家闺秀几乎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很少去外面读书,就在家中练习女红,好让女子嫁给一个好的夫君,之后相夫教子,这辈子算是过完了。
然而,苏雪林从小就不这样认为,她觉得自己一定要读书,学习新的知识,这样才有机会摆脱女子的宿命,所以经常偷偷地跟着哥哥去私塾。在听课期间,新的思想与知识,让她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可是,苏雪林的父母封建思想太重,认为女子读书是无用功,所以不愿供养苏雪林上学,她便只好私下学习。好在苏雪林很聪明,也很用功,自己就识得了很多字。
上学,成为了苏雪林的梦想。后来,城里开了一所只有女子读书的学校,苏雪林便想尽办法让父母送自己去上学,甚至拿生命去威胁,最后达成了心愿。
读书的快乐时光,总是短暂的,学校毕业后,苏雪林就当上了老师,后来又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到高校进一步的进修。最后还去往国外留学,直到家中发生了变故,她才放弃学业回到家乡。
苏雪林的丈夫也是个文化人,所以从未阻止过她的进步,反而支持苏雪林去读书,钻研学习。对于苏雪林来说,仿佛这一生就是为了学习知识而生的,她这一生除了吃喝之外,精力都投给了学习。以至于根本无心夫妻之事。
她与丈夫结婚24年之久,从未圆过房,两个人相敬如宾,却“有夫妻之名,无夫妻实”。苏雪林的丈夫去世后,她没有选择再嫁,而是守寡了38年。
苏雪林在自己102岁时说出了不想圆房的原因,那就是她认为自己就是自己的天和地,从未想过要依靠男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