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剧曾称为“化妆扬琴”、“琴戏”,是山东省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之一,以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唱腔、鲜明的特色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吕剧源出于山东广饶和山东博兴一带。据《黄河志》记载,在1884年以前,黄河入海口处的山东广饶县北部和利津县东部并没有防洪大堤。每逢洪水泛滥的时候,当时的穷苦农民纷纷逃离故土,以外出讨饭为生。不少灾民随身携带竹板、坠琴等简单乐器,沿街叫唱类似“莲花落”那种生动风趣、通俗易懂的民间小调。广饶县时家村(今属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传统琴书艺人时殿元在山东琴书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如“大鼓”、“花鼓”、“坠子”等民间艺术精华,同时又借鉴了“京剧”、“五音戏”、“柳腔”、“河北梆子”等剧种的某些腔调和艺术表演形式,用载歌载舞、连唱带演的方式走街串巷表演《王小赶脚》,由此促成了“化装扬琴”的产生。
化妆扬琴之所以能够不断得到发展,并且演变成流行于今天山东地区的吕剧,跟艺人们长年累月走街串巷,演出于田间地头,将老百姓身边熟悉的日常人伦、婆媳恩怨、家长里短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搬成戏剧的舞台是分不开的。走进民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也是中国所有戏曲能够生存下去、永不干涸的源泉。
关于吕剧的得名,一般认为是当初时殿元演出《王小赶脚》的时候,曾以纸糊毛驴,边唱边跳,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人们便亲切地称之为“驴戏”,久而久之就演变为了“吕戏”;还有一种说法是,演出的时候主要使用的伴奏乐器是坠琴,演奏师手指上下捋动琴弦,故得名为“捋戏”。又因在中国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有六种,总称为“六吕”,后来就把“捋戏”改为了“吕戏”。
解放后,在中央戏曲改革指示精神的指导下,山东省文化教育厅正式将“吕戏”定名为“吕剧”,并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之下,吕剧演员们创作和改编了大量的经典剧目,比如:《李二嫂改嫁》、《借年》、《姊妹易嫁》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吕剧很快成为了山东人民群众雅俗共赏、引人入胜的地方戏曲。特别是《李二嫂改嫁》参加了1954年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了巨大成功,1957年还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了戏曲电影,并荣获了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戏曲片。正如《十五贯》救活了濒临灭绝的昆曲,《李二嫂改嫁》让默默无闻的吕剧走出了山东,唱响了全国,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中国吕剧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李二嫂改嫁》描写的是:1947年,在鲁中南解放区农村,李二嫂在丈夫病逝后,和外号叫做“天不怕”的婆婆生活在一起。刁蛮的婆婆经常指桑骂槐,百般刁难李二嫂。同村农民张小六经常帮助孤苦无助的李二嫂,两人逐渐产生了依恋之情。李二嫂的婆婆和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部分村民百般阻挠这对恋人的结合。在这场对抗中,李二嫂逐渐坚定了争取自由、幸福生活的决心,并在妇女会主任等人的支持下,冲破了旧的习惯势力阻挠,终于与小六结为终身伴侣。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老百姓的文化娱乐方式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高清数字电视、电脑、智能手机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传统戏曲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吕剧长期流传于民间,靠历代艺人口口相传,随着老艺人的相继离世,吕剧演员和吕剧观众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甚至山东当地很多的年轻人只听说过吕剧这种剧种,却从来没有听过、没有看过吕剧,当然更谈不上喜爱和演唱了。吕剧生存处境艰难,随时都有失传的趋势和消亡的危险,因此,吕剧的生存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危机。
今天,山东省的东营和滨州都声称是吕剧的故乡,其实,吕剧作为山东省知名戏曲之一,故乡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新时期里如何传承发扬光大,创作出像《李二嫂改嫁》这些紧贴时代脉搏的经典戏曲。如果仅仅为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名声”,在戏曲前辈的基础上举步不前,翻来覆去的只会演出那些老的剧目,吕剧最终也难免走向没落,即使申请了“非遗”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