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美军在延安看日本战俘的反战演出,激动大喊:干他!

以史为鉴说 2023-04-18 10:02:29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最怕的是什么呢?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就说过:“日寇在华北最怕两样东西:一为日本反战同盟,一为朝鲜青年抗日义勇队。”

日本反战同盟正是八路军通过改造日军战俘,让日本战俘认识到日军侵华战争是非正义的,是侵略战争,这些日军战俘后来组建了“在华日人反战同盟”。

他们通过阵前喊话、散发传单、张贴和书写标语以及寄送慰问信和慰问袋等形式,在瓦解敌军、削弱其战斗意志等方面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他们也被老百姓称为“日本八路”,而把日本战俘,变成日本反战同盟更是被称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

其实在抗战刚刚开始的时候,日寇给士兵灌输了大量法西斯主义的思想,让士兵们宁愿战死、自杀也不能当俘虏。

平型关大捷时,林帅预计能俘虏几百俘虏,没想到歼敌1000余人,一个俘虏都没有。

直到1937年11月4日,时任115师的343旅参谋长的陈士榘才亲手抓住八路军的第一个日寇俘虏。

随着抗日战争的推进,日寇的战俘也越来越多。1940年10月,日共的领导人野坂参三向毛主席写了信,建议在延安成立一所专门学校教育改造日军俘虏。

其实延安已经在着手推进日军战俘学校的事情,看到双方观点完全一致,毛主席亲自给学校定名为:“日本工农学校”。

1941年5月15日,日本工农学校正式开学,在开学典礼上,毛主席亲笔为大会题词:“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是一致的,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与中国的民族败类!”

在日本工农学校里,根据日本学员的文化程度、思想状况和政治表现,分别编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

图注:延安的日本工农学校

日本工农学校还成立了学生剧团,学员们自排自演的《前哨》、《岛田上等兵》等反战话剧。

《岛田上等兵》讲述了一队侵华日军,中队长是典型的日本鬼子,粗鲁、残酷、不尊重战士,日军普通士兵向中队长提出正当的要求,但是中队长根本不当一回事。

矛盾日积月累之下,士兵们最终联合起来,打死了中队长,投向八路军……

这个剧情并不是虚构的,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时期后,日军兵员枯竭、后勤不能到位,许多日军士兵无法忍受长官欺凌和没有希望的战争,有的自杀,有的直接投向八路军、新四军。

1939年,两名日寇兽性大发,强暴了一名中国妇女后,直接杀死了妇女和襁褓中的孩子,妇女的丈夫发现后直接将这两名鬼子弄死。

但是此事招致了日寇的大规模报复,在第三天的黎明时分,日寇突袭村庄,杀害了全村200多人,并将村庄一把火烧成灰烬。

而日寇队伍中一名叫做坂谷的士兵,刚刚结婚就被强迫征兵,日寇的暴行让坂谷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在经历这一惨剧后,坂谷决然叛逃日寇军队,投身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

坂谷到了新四军的队伍后,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李先念和政委任质斌,特意举行了隆重的集会,欢迎坂谷弃暗投明。

还有,1942年,日寇驻扎在应山县的祖岩中队爆发严重暴力事件,代理中队长的关中尉性情残暴,对待下属非打即骂,如有不同意见经常是用拳头、木棒、竹刀殴打部下。

10月中旬,祖岩中队46人秘密写血书联合起来,找机会伏击关中尉,日军士兵们蜂拥而至一起挥棒,齐声高喊:“打呀!打呀!”“教训你!尝到滋味了吗?”“走啊!回日本去,我们不当兵,不侵略,不打仗,要和平!”

此事件是非常罕见的日军基层有组织、有策划地攻击上司的暴行。事件发生后引起日军高层很大震动。

随后日军派军队镇压了此次暴动的士兵,但是其它日军士兵激增的反战厌战情绪却毫无办法。

图注:日军战俘

1944年10月27日《解放日报》第四版对此事件进行了详尽报道,而反战同盟也将这一事件广泛宣扬。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在排练《岛田上等兵》时,日本学员没有人愿意演出反派的中队长角色,都觉得这个角色不光彩。

最后大家以形象相似为由选择了戴近视眼镜的梅田照文,梅田勉强同意,但是在排练殴打士兵时还是下不去手,最后还是鲁艺的老师教给他演出技巧。

梅田是1940年8月百团大战时被八路军俘虏的;

而主角岛田上等兵的演员是吉田太郎,他是1938年7月在山西被八路军俘虏,刚俘虏时,吉田太郎刺伤咽喉企图自杀,被救过来后脖子还留了条伤疤。

毛主席看了演出后高度称赞道:“这个戏很好,内容很丰富,演员演技也不错。”

图注: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支部成员演出反战话剧《前哨》

原本预计上演三天的剧目,因为效果实在太好,后来累计公演了一个月之久。

在1944年,美军观察团抵达延安后,非常好奇为何八路军能把日军战俘整治得服服帖帖,根本不用修建铁丝网的战俘营地,甚至这些日军战俘还能帮助八路军打仗。

1944年11月21日,驻延安美军观察组的全体成员参观了日本工农学校。

美军观察组还曾观看日本工农学校举行的欢迎新学员的文艺晚会。

图注:美军观察组在延安

这些节目有日本风情的舞蹈《佐渡舞》;

反应“日本农村的庄稼汉,一年四季耕种碾打,但在稻谷丰收后,自己却颗粒未得,他们的劳动成果全被政府供给侵略战争部队了。农民们呼天不应,痛不欲生。”的活报剧《收割的秋天》。

最后根据应山事件改编的话剧把整个反战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当剧中不堪受辱的日本老兵最终拔出雪亮的刺刀对准坏透顶的日军中队长时,台下的日、美观众甚至挥动起了拳头,一起大喊道:“干啊!干啊!”

在参观完日本工农学校,看完演出后美国外交官埃默森总结到:

“促使工农学校学员思想转变的原因,有以下几条:第一,他们发现八路军不杀俘虏,不虐待俘虏;第二,遇见转到敌人方面的日本人后,心理上受到了冲击;第三,八路军的优厚待遇;第四,开始接触外面的消息,从中得到启发,看出日本可能失败,有可能出现与以前不同的政府;最后一点,工农学校的教育是促成他们转变的决定因素。”

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日本工农学校学员大都被安排返回日本,我在延安的党政军干部和国际友人都出席了欢送大会,毛主席等领袖还为野坂参三等举行了欢送宴会,而这些学员回到日本之后,几乎全部为中日友好事业贡献了余生。

0 阅读:25

以史为鉴说

简介: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