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我国军队的武器装备相较于日军来说,要差很多。这个“差”不光是指武器方面,同时在弹药上也是如此。
尤其是在敌后作战的八路军部队,因为弹药补给渠道有限,主要补给来源是对敌作战缴获。所以很多战斗必须精打细算,而且要在考虑弹药的前提下组织作战,战斗环境相当恶劣。当时八路军的部队分为好几类,其中第一等是可以担负跨区机动作战任务的主力团,这类团通常有老红军历史,要么就是红军部队改编,要么是老红军单位分编出来的营连发展而来的新主力;第二等的是在本区范围内作战的主力部队;第三等则是分区地方军和县区游击武装。
在武器装备上,因为第一等主力团缴获较多,所以配置相对较好,有迫击炮、重机枪等装备,步枪的性能也较好,在弹药方面的供应也相对能得到保证。但是这也仅仅是相对而已,我们以1939年八路军第120师第715团挺进到冀中地区作战的状况及弹药消耗,来进行说明。第715团是由原红二方面军红2军团第4师改编而来,全团除团直属队外辖3个步兵营,每个营辖4个步兵连和1个重机枪连,总兵力约2000人。开赴抗日前线后,第715团在山西战场上血战多次,团队建制内的武器不少都成了日械。之后以该团为主又组成了大青山支队,开展远距离开辟新区的作战。1939年初,八路军第120师主力挺进到冀中地区作战,第715团除留一个营在大青山继续坚持作战外,主力又长途行军到冀中地区,代号“亚洲部第5团”,简称“亚五团”。在该团刚到冀中时,便在邢家庄地区遭遇饶阳、安平两路日军共约1000多人。在这场平原遭遇战中,两军兵力基本相等,日军甚至还出动了坦克、装甲车助战,但第715团这样的主力团战斗力颇强,远超日军预料。经过一天激战,第715团毙伤日军130余人,后者受挫后撤往护驾池,战斗结束。邢家庄战斗是第120师初到冀中最重要的4次战斗之一,打出了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威名。此后第715团在冀中主要的战斗还有:3月25日,第1营与另一个团的特务连,在任丘县北张村阻击战中歼敌110人;3月28日,6个连奇袭米各庄日军,毙伤日军40余人;3月30日,团主力与另一个团一部,与大城进犯的日军600余人在南北魏村激战,毙伤敌80余人。
到4月下旬时,第715团还参加了师主力围歼日军吉田大队的齐会战斗,这是该团到冀中后最激烈的一战。其第7连冲入齐会村,支援第716团第3营。同时团主力也相继投入战斗,最终与兄弟部队一起,重创敌人,打出了著名的齐会歼灭战。以上是第715团在冀中比较有名的战斗,当然还不是全部,据档案资料统计,该团在冀中先后大小参战12次。在这12次战斗中,弹药的消耗情况又如何呢?据第120师冀中部队战斗伤亡统计表载,第715团于冀中作战期间,消耗的各类弹药为:步马枪弹41877发、驳壳枪弹708发、重机枪弹5596发、轻机枪弹25264发、冲锋枪弹555发,总计消耗子弹;另外消耗迫击炮弹97发、手榴弹1877枚。战斗中的弹药消耗统计,其实很有意思,因为它是反映部队装备水平、火力程度的关键数据,我们分项来说。步马枪弹消耗41877发,以第715团有步马枪800支为例,平均每支枪在冀中作战中消耗子弹为50发,平均每次战斗消耗为4发。当然,因为第715团实际参加的战斗有大有小,未必每次战斗都是全团参战。因此在其中大的战斗中,估计每支步马枪可以发射的子弹可以达到十几发的水平。此时尚不是抗战艰难阶段“三枪八路”的程度,但火力也就只能如此了。通常的打法都是将日军放近点打,以节省弹药消耗,同时提高火力杀伤率。驳壳枪耗弹708发这个没什么可说的,因为八路军的团营连干部是可以装备驳壳枪的,从这种枪械的子弹消耗可见,当时团营连干部也会参加一线战斗。重机枪弹消耗5596发,以第715团实际到冀中2个营为例,应当有2个营属机枪连,正常会装备6到8挺重机枪。以重机枪的耗弹量来说,参战12次只消耗不到6000发子弹,显然是不多的。
我们估计第715团的重机枪在小规模战斗中不会使用,这些机枪弹主要是在齐会战斗、邢家庄战斗等较大规模及突发战斗中所消耗的。相较于重机枪耗弹来说,轻机枪的耗弹量则达到了其将近5倍,总计为25264发。按照当时八路军主力部队平均一个步兵连配3挺轻机枪,第715团实际有8个步兵连,再加上团属特务连(配备比步兵连好)等单位的话,全团最多可能有30挺轻机枪,平均每挺轻机枪耗弹约800多发。相较于重机枪来说,第715团轻机枪的参战还是比较普遍的,估计在12次战斗中都有使用,甚至于从其占弹药消耗三分之一强以及轻机枪的作用来说,它算得上是当时第715团的火力核心。另外大家可能感兴趣的是这个团还打出了555发冲锋枪弹,其实这个没什么稀奇的,因为当时该团特务连装备有一些晋造汤姆逊冲锋枪。不过因为子弹难以为继的因素,所以一般不会使用,当时用的时候也不会消耗太多弹药。最后,第715团还消耗了97发迫击炮弹,装备迫击炮是八路军主力部队的标志。这97发炮弹虽然比第120师刚出师时全师只有86发弹的情况要好很多了,但其实还是不算多。即便集中到齐会等大的战斗中,估计一次使用也不过二三十发,可这就已经算是我们的最强火力了。从以上的弹药消耗情况也可看出,当时我们作战的艰难。即便是第一等的主力部队,当时的消耗也就是这样了。而且这还是1939年的战斗,当时总体环境还不是太差,到后来环境最恶劣时期,真的就只能是“三枪八路”,仗仗要刺刀见红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