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一次把美国炸清醒了,试出虚实?

沛白看这个好的界 2024-10-14 10:23:20

还记得电影《终结者》里,天网控制着数以万计的核导弹,将人类文明瞬间夷为平地的那一幕吗?你或许会说,那只是科幻电影,现实世界哪有这么夸张。但如果告诉你,就在不久前,一场真实的“导弹雨”已经降临,你会不会感到一丝后背发凉?

2024年10月1日,对许多人来说只是个普通的国庆假期,但对以色列来说,却是近年来最惊魂动魄的一天。那天晚上,超过200枚伊朗导弹从天而降,目标直指以色列境内的军事基地。

尽管以色列启动了号称全球最密集的反导系统,但依然没能完全阻止这场“导弹雨”的降临,大量导弹成功突破拦截,在以色列境内炸开了花。

一时间,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爆炸的火光、升腾的浓烟,以及以色列民众惊慌失措的画面。这场突如其来的袭击,不仅让以色列颜面尽失,也让全世界开始重新审视一个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真的能够抵挡住“导弹雨”的攻击吗?

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将反导系统吹嘘成守护国家安全的“金钟罩、铁布衫”。尤其是在俄乌冲突中,“爱国者”防空导弹更是被西方媒体包装成“战无不胜”的神话。似乎只要拥有了这些先进的反导系统,就能高枕无忧,任何导弹袭击都不过是“挠痒痒”。

然而,伊朗导弹袭击以色列的事件,却无情地扯下了西方反导系统的“遮羞布”。尽管以色列拥有“爱国者”、“大卫投石索”、“箭”式反导系统等一系列先进装备,甚至还提前数小时就收到了美国的预警,但面对铺天盖地的导弹“饱和攻击”,依然显得力不从心。

为什么号称“世界第一”的以色列反导系统会如此不堪一击?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现代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反导系统,大多是针对单个或少量导弹目标设计的,拦截效率相对较高。

但面对动辄数百枚导弹的“饱和攻击”,反导系统的雷达、计算系统、拦截弹数量都难以招架,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最终导致防御体系崩溃。

事实上,西方国家并非没有意识到反导系统在“饱和攻击”面前的脆弱性。但为了维护自身形象、安抚国内民众,他们往往选择性地忽视或淡化这个问题,甚至刻意夸大反导系统的“战绩”,营造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假象。

然而,谎言终究是谎言,当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时,任何粉饰都显得苍白无力。伊朗导弹袭击以色列的事件,无疑给那些盲目迷信反导系统的国家敲响了警钟:在“导弹雨”面前,任何防御体系都并非无懈可击。

如果说反导系统是现代战争中的“矛”,那么“饱和攻击”就是克敌制胜的“盾”。它通过发射大量导弹,对敌方目标实施覆盖性打击,即使部分导弹被拦截,也能确保摧毁目标,从而突破敌方的防御体系。

这种战术的精髓就在于“以量取胜”,通过数量优势来弥补单枚导弹性能上的不足。就像蚁群可以吞噬大象,即使是最先进的反导系统,在面对潮水般涌来的导弹时,也会被彻底淹没。

更可怕的是,“饱和攻击”并非什么高不可攀的“黑科技”,任何一个拥有一定工业基础和导弹技术的国家,都可以通过积累数量来实现。这也意味着,在未来战争中,“饱和攻击”将不再是大国的专利,中小国家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战术来抵消大国的军事优势,从而改变战争的走向。

以伊朗为例,尽管其导弹技术水平与中美俄等国还有一定差距,但凭借着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大量库存的老式导弹,依然可以对以色列构成严重威胁。而这,也仅仅是“饱和攻击”威力的冰山一角。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拥有数千枚、甚至上万枚导弹,并且能够同时发射,那将是怎样一种毁天灭地的场景?恐怕任何防御体系都只能望“弹”兴叹,祈祷“导弹雨”不要落到自己头上。

在“饱和攻击”的阴影下,那些叫嚣着“实力至上”的国家,或许最应该感到不安。因为,真正将这种战术发挥到极致的,并不是那些热衷于制造地区冲突的小国,而是像中国这样的军事强国。

几十年来,中国军队始终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决不主动挑起战争,但同时也绝不允许任何国家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了捍卫国家安全,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一支拥有强大“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战略力量。

如果说“饱和攻击”是一场“导弹雨”,那么中国火箭军就是呼风唤雨的“龙王”。东风-15、东风-17、东风-21D、东风-26……这些令对手闻风丧胆的“大国重器”,就是中国火箭军手中的“定海神针”。

美国媒体曾用“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来形容中国火箭军的强大实力,而这也并非是危言耸听。仅以射程超过 4000 公里的东风-26 中程弹道导弹为例,一枚导弹的造价约为 2000 万美元,而美国“福特”级航母的造价高达 130 亿美元。

也就是说,用不到 700 枚东风-26 导弹,就能“摧毁”一艘美国航母,这还不包括航母上的舰载机、护航舰艇以及人员伤亡等损失。更不用说,中国火箭军还拥有数量更多的中短程弹道导弹,足以对第一岛链内的目标实施“饱和攻击”。

面对中国火箭军强大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美国及其盟友不得不三思而后行,任何试图通过武力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企图,都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伊朗导弹袭击以色列的事件,以及中国火箭军强大的“饱和攻击”能力,都向世界传递着一个信息:在 21 世纪,传统的安全观已经不再适用,任何国家都不能再依靠单一的军事优势来保障自身安全。

尤其是在“导弹雨”的威胁下,任何试图通过构建“绝对防御”体系来寻求安全的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在“饱和攻击”面前,任何防御体系都可能被瞬间瓦解,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

那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构建更加稳固的国际安全体系呢?

首先,要摒弃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其次,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最后,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水平,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正如中国领导人所言:“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导弹雨”的阴霾依然笼罩着世界,但我们相信,只要各国携手努力,就一定能够驱散阴霾,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0 阅读:2

沛白看这个好的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