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婚姻最初就是违背自己意愿的,那么出轨往往是一种必然。”
这话并不绝对,但又很真实。
01婚姻,是要和一个人度过漫长的余生,若是从一开始就是将就,那余生或许都会很煎熬。
有人说,最容易出轨的是文人,想想,是有道理的,民国时期的例子最多了,文人对感情的需要量大,质量要求的也高,他们为了追求突如其来的感情忠贞不渝,有时会失去理智,柏拉图似的精神恋爱,比身体的感觉来的更强烈。
在《人生之路》中,高加林和黄亚萍,大概,就是属于这种文人吧,但是他们又少了几分文人的清高。
02 黄亚萍和张克男的将就黄亚萍最初是和张克男在一起,他们是高中同学。
在那个很多都是农村娃,大家都梦想着高考上大学无暇多想的地方,张克男这个城市娃有着天然的优越感和时间,所以当他宣布自己喜欢黄亚萍的时候,像高加林之类的男生便自动放弃了。
张克男对黄亚萍的好几乎是不求回报的,黄亚萍选择张克男,不仅能享受一个男人的追捧,更能享受这个男人在贫穷地区给自己带来的物质享受。
在陕北地区很多人都不知道螃蟹什么味道的时候,张克男能让黄亚萍这上海姑娘吃个够。
在很多人买衣服还需要票的年代,张克男动动嘴,却能便宜的拿到很多人买不到的东西。
可是在黄亚萍享受这一切的时候,心底里却又是瞧不上张克男这种无法和她精神共鸣的男人的。
尤其是当高加林再次出现在她的视野,这种想法达到了顶峰。
尤其是当她得到出去学习的机会的时候,高加林说一起进步,张克男却只以为她是想出去玩,完全不在乎她的精神世界。
她在广播站,每天都读高加林的文章,和高加林一起谈论诗词,在她跳舞给她拍照的时候,精神高度共鸣,同频。
所以,她热烈的爱上了高加林,两个人暧昧了一段时间之后,她毫不犹豫的和张克男分手了,并且很多年之后,她还是爱高加林。
你说她爱慕虚荣吧,她父亲给她介绍大院子弟却不去,就等高加林。
你说她出轨吧,但是选择高加林之后,她好像暂时还没看上别人。
03 高加林和刘巧珍的将就高加林和刘巧珍也算是青梅竹马,刘巧珍热烈的对他好,追求他,在他最失意的时候,陪着他,用笨拙的方式鼓励他。
或许,他也曾短暂的爱过巧珍,在他以为自己将一辈子留在农村种地的时候,他也想过和巧珍一起过一辈子,毕竟,在村子里,巧珍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能干活呀,也算是他最好的选择了。
可是,他一生跌宕,最终还是离开了农村,遇上了黄亚萍。
对比巧珍不懂他的文字,甚至都不认识几个字,黄亚萍的懂他,能和他谈论工作一起学习进步,成了他新的精神支柱。
即使之后到了上海报社,两个人的精神也还是同频的,黄亚萍和老朋友一样的问他工作上有什么感悟,他很认真的说做校对虽然不如记者风光,但是能学到很多东西,自己进步了很多。
而黄亚萍会为他高兴,说他终于不再是那个只会抱怨的高加林了。
而如果是刘巧珍,或许,都不懂校对是什么,高加林这样的人,是懒得和她解释的。
04 道德,和共鸣高加林和黄亚萍,在道德上的确算不得好人,也可以说是自私的人。
他们在落魄的时候,选择了享受别人带来的好,但是当有其他机遇的时候,却是先甩掉曾经的拐杖。
人性都是复杂的,在最落寞的时候,若是有人关系,这的确最容易破防,可人性的自私就像是瘸子好了之后第一个扔掉拐杖。
便是在日常里,结婚也要慎重,若是一开始便觉得为难了,那不妨再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