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鱼细说《白眉大侠》第37期)
从表面上看《白眉大侠》这个故事似乎是上三门与莲花门之争引起的一场武林风波,其实背后藏着更深层的武林五宗之争。这场五宗之乱直接改变了武林以前的格局,莲花门和昆仑派遭受灭顶之灾,群侠齐上小蓬莱碧霞宫,武圣人于和难抑武林众怒最后拔剑自殁。这是属于上三门和开封府的成功,更是属于八十一门总门掌普渡的胜利。
白云瑞在这部书中的作用比较特殊,他是总门掌普渡经过深思熟虑后选定的徒孙,白云剑客夏侯仁作为普渡的顶门大弟子,当他听到老宗师要让自己收一个少年为徒时是大为疑惑的,可后来他却逐渐明白了师父的真实意图。
一、夏侯仁收白云瑞为徒只为完成师命夏侯仁不仅是峨眉派的当家人,他还是上三门的总门掌,别说在峨眉派就是在整个武林中夏侯仁的辈分也比较高,他有的徒孙都已经六七十岁了,现在夏侯仁要收一个少年为徒,这其实让他很难与门中弟子交代。试想一下峨眉派里那些已经习武四五十年的侠剑客们,突然要接受一位少年小师叔,这种心情应该不会太得劲。
普渡让夏侯仁收少年白云瑞为徒,他一开口便表现出铁板钉钉没有商量余地的态度,纵使夏侯仁有一百个不乐意也不敢忤逆老恩师之意。白云瑞的父亲是锦毛鼠白玉堂,虽然白玉堂当年在江湖上颇有名气,但是大五义这类在陷空岛落草角色一般来说应该很难入总门掌普渡的法眼。
大五义投奔开封府后在江湖人眼中这属于“背叛了绿林道”,普渡作为江湖门派的带头大哥,他有什么理由对白玉堂之子如此厚爱呢?难道仅仅是看在白玉堂在铜网阵遇厄而产生了怜悯之情吗?
在血雨腥风的江湖中,一般来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很少有无缘无故的爱,普渡不计较辈分高低破格收白云瑞为徒孙,他很可能是看上了白云瑞的特殊身份。
白玉堂为朝廷捐躯,白玉堂的妻子被朝廷封为诰命夫人,白云瑞从小就是领朝廷俸禄的荫生(准官员),白玉堂在世时深得包拯的青睐,白云瑞倘若能学成一身武艺,他进开封府效力的可能性非常大。以仁宗对白玉堂的喜欢和愧疚之情,习武的白云瑞被封为朝廷武将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二、白云瑞只是普渡布局的一枚棋子如果说普渡真的是因为同情白玉堂的遭遇从而有心栽培白云瑞的话,那么普渡应该让小剑魔白一子去收白云瑞为徒,毕竟白一子的武功比大师兄夏侯仁可高多了。除此之外,夏侯仁身为上三门的总门掌平时很忙碌,他并没有大把大把的时间来教徒弟武功。
夏侯仁领了收白云瑞为徒的任务后,他让醉菩提凌空和老鸳鸯公冶寿长花费数年的时间先去给白云瑞打基础,最后他仅仅传授白云瑞两年的精功。也正是因为夏侯仁平时太忙,他只是给白云瑞的武功上拔了拔高而已。
峨眉以剑术闻名天下, 白云剑客夏侯仁、寒江孤雁尚云凤、一字娥眉女马凤姑、白衣神童小剑魔白一子这四位皆是用剑的高手,可夏侯仁愣是没把峨眉绝剑传授白云瑞,这件事就很是蹊跷。
三鱼觉得大概是夏侯仁猜到了老师让自己收白云瑞为徒的真正意图,普渡培养白云瑞不过是要借助开封府和朝廷的力量来介入五宗之争从而扳倒武圣人于和。带着使命下山的白云瑞刚出世不久,开封府就与莲花门正面扛上了,这才引出了八王擂。
说白云瑞是未来上三门的总门掌这不过是空头支票而已,到了《水浒外传》里介绍了白云瑞的结局,他既没成为峨眉派的接班人,也没有成为上三门的总门掌,不难看出白云瑞就是普渡用来布局的一枚棋子而已。
三、总门掌普渡为何要引武圣人于和入局武圣人于和虽然身在小蓬莱碧霞宫,可他手中牢牢掌握着五宗之二的门派势力,因为莲花门和昆仑门都是他的弟子徒孙在当家。普渡虽然是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的总门掌,可他在五宗之中真正能掌握的却仅仅只有峨眉这一门,普渡在五宗之中的影响力远不如获得莲花、昆仑支持的武圣人于和。
北侠欧阳春的父亲欧阳忠惠和伯父欧阳普忠都是少林名僧,少林作为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其实力和影响力不可小觑,欧阳春与开封府老少英雄的交情匪浅,所以一个能联合少林和开封府的棋子就这么诞生了,这便是白云瑞。
峨眉联合少林在综合实力上就盖过了莲花和昆仑,在加上朝廷兵马的势力,要清扫昆仑、莲花两大门宗甚至扳倒武圣人于和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既然白云瑞只是一枚棋子,那么夏侯仁也就没必要一下把自己的绝艺都传给他。
这就出现了这个故事里很奇怪的一幕,白玉瑞和徐良都是悟性很高的好苗子,可白云瑞是三位一流剑客(公冶寿长、醉菩提、夏侯仁)教出来的徒弟,他的武功为何比不上两位二流剑客(云中鹤魏真、金睛好斗梅良祖)教出的山西雁徐良呢?其实看看白云瑞的绰号就清楚了。
四、夏侯仁传授白云瑞武功并未倾囊而赠白云瑞号称“玉面小达摩追风侠”,单田芳在评书中曾点出来,“小达摩”这三个字代表白云瑞的达摩三十六式练得好,“追风侠”这是称赞白云瑞的轻功快,白云瑞的轻功其实主要是老鸳鸯公冶寿长所传授,书中曾介绍过公冶寿长不仅擅长鸳鸯掌,他的轻功更是站着一绝。一个侠客的绰号往往代表着擅长的武学,白云瑞得以驰名的掌法和轻功都非是白云剑客夏侯仁所传授。
夏侯仁究竟教给了白云瑞什么武功了呢?在三鱼看来夏侯仁传授白云瑞的精功主要在刀法和内气功,八卦万胜金刀是上三门中很有名的刀法,白云瑞刀斩三世陈抟陈东波时就是用了其中的回光返照绝命刀的招术。
白云瑞曾掉入三环套月的陷阱中,可白云瑞能两次凭借气功托着从陷阱中翻出来,这一点连白眉大侠徐良都做不到,可见白云瑞的内气功是比徐良高明一些的,这当然是得益于白云剑客夏侯仁的传授。
白云瑞与徐良相比,在刀法上白云瑞的八卦万盛金刀不如徐良精,在剑法上白云瑞直接外行,而徐良的剑法超过自己的刀法。在拳脚上白云瑞的达摩三十六式和鸳鸯掌无法媲美徐良的九宫八卦连环掌和八步赶蝉,在轻功上白云瑞和徐良在伯仲之间,在内功上白云瑞比徐良稍微高一点,故此综合起来看,白云瑞与徐良相比逊色了很多。
五、武圣于和身在局中不知局尽管白云瑞的武功不如徐良,但是他还是完成了师爷普渡教给他的任务,当莲花门被灭昆仑僧成了丧家之犬时,武圣人于和其实内心已经起疑,当他要去三教评理大会(即龙虎风云会)把真相调查清楚时,总门掌普渡和长发道人雪竹莲却突然出现拦住了于和,这两人胁迫于和取消这次大会,这表面上看是化解武林纠纷,其实是饮鸩止渴而已,因为山雨欲来之时把风筝放的线越长越容易扯断。
三教评理大会的余烬不久就烧到了碧霞宫,当武圣于和发现这盘棋已经到了尾声之时,他忽然发现自己这位武圣人已经成了武林的公敌。雪竹莲和普渡先后露面一改往日和气的面孔,他们带领武林侠义之士火烧碧霞宫,武圣人于和又气又恼也只能成为“养罪自受”的失败者。
其实,掌握昆仑和莲花二宗的武圣人于和之所以会败的这么惨,这很大程度上是他的武功有余而智慧不足导致的。人家普渡虽然武功不如他,可他在峨眉门内就教了四位一流剑客级的徒弟,尤其是白衣神通小剑魔几乎就是专门用来对付金灯剑客夏遂良的。
普渡成为八十一门总门掌后,他把大徒弟夏侯仁培养成上三门的总门掌,虽然这“总门掌”更像是是荣誉称号,可毕竟在武林中有着一定的号召力。普渡把夏侯仁培养出来白云瑞这枚棋子下上棋盘时,不知已在棋局里的武圣人于和就已经注定了失败。
六、于和的智慧与普渡不在一个档次于和这位武圣的徒弟堆里,除了他的大弟子夏遂良之外,其实能称得上一流剑客的人几乎没有,反倒是弄一堆中看不中用的徒弟当护法来撑门面讲排场。到了《龙虎风云会》里于和还收了一位武功比肩白云剑客夏侯仁的徒弟一气仙孔亮,可于和半途把一气仙孔亮给开除了。
于和又心血来潮收了一位小徒弟罗霄,这位八臂哪吒罗霄在于和心里不过是一时兴起和一时斗气所收,因为于和看见后起之秀徐良和白云瑞在武林中名望越来越多有点心里不得劲儿。于和在教罗霄武功的心态上,其实就已经决定了罗霄注定只是剑侠的水平而与剑客无缘。
堂堂一位武林圣人,他的顶门大弟子夏遂良似乎只有“金灯大剑”这个很唬人的称号,夏遂良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势力来影响江湖武林,看看人家普渡的大弟子夏侯仁既执掌峨眉派又挂着上三门总门掌的头衔,在江湖上武痴再光棍也斗不过势力。
其实,以武圣人的能力,他足可以让金灯剑客夏遂良这样有实力的弟子去执掌一个门派,如此一来夏遂良才会真正成为他的得力臂膀。夏遂良野心勃勃却整日无所事事,他把莲花门的祸水引到碧霞宫是早晚的事。卧佛昆仑僧和飞云道长郭长达的武功和能力其实都不足以执掌昆仑和莲花这两大门宗,这才被人家轻易扳倒。
武圣于和的武功虽然比总门掌普渡高很多,但身在棋局不知局的他智慧明显比普渡差得太远,于和只想在富丽堂皇的碧霞宫过着他那一呼百应的圣人生活。于和不懂的何为怀璧其罪,他自然无法感受到高处不胜寒的危机感。
武圣人于和无心在武林中布局自己的势力,这很可能是来源于他对自己武功的高度自信,但于和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在诡谲多变的江湖居高位而保持着不跌落,除了实力(武功)之外更重要是要靠智慧。
听书看戏劝人方,在故事里体悟人生道理和处世之方,这也许就是评书的魅力所在,如果您有更好的观点,欢迎留言与三鱼交流。
这么好的文章竟然没人留言分析点赞,不应该啊[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