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风,转眼间,苏联解体已经三十多年了。1991年的秋天,苏联风雨满楼,全世界都以错愕的目光注视着这里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最终在莫斯科阴郁的冬夜,在凛冽的寒风中,飘扬了69年的镰刀锤子国旗徐徐降下,一个新时代来临了。
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争论一刻也没有停息过。很多人把责任推到戈尔巴乔夫身上,其实他就是一个背锅侠,因为这时的苏联已经是积重难返,就像大明的灭亡不能全怪罪崇祯一样。相较于戈尔巴乔夫,有一个人的责任有过之无不及,那就是他的前任勃列日涅夫,就是他,把苏联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通过勃列日涅夫的一件小事,对苏联那个时代的政治生态窥斑见豹。
勃列日涅夫执政18年,留下了许多耳熟能详的的事迹。比如西方广泛流传的关于他的政治笑话;他是“世界上获奖章最多的人”;他推出“有限主权论”, 制造匈牙利事件、布拉格之春和珍宝岛事件,入侵阿富汗;大搞个人崇拜和迷信等等。
大家可能想不到,在勃列日涅夫日理万机之中,居然还有空搞文学创作,表现出惊人的文学天赋。
众所周知,从沙俄时代起,俄罗斯一直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成绩斐然。苏联建立后,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一度风靡世界。在党的领导人中,列宁和斯大林的理论性文章高屋建瓴,可谓经典。在20世纪70年代,苏联又涌现出一位杰出的畅销书作家,他就是勃列日涅夫。
1978年,苏联著名期刊《新世界》陆续刊登了勃列日涅夫的自传体小说:《小地》、《复兴》和《处女地》。勃列日涅夫作为苏联领导人,一口气出版了三本回忆录,不禁让人惊叹其惊世骇俗的文学才华。
按说勃列日涅夫作为最高领导人,哪有空写长篇大作?主要原因是1967年11月,他在纪念十月革命50周年的演说中,首次提出苏联已经全面建成了“发达社会主义社会”。不久之后,苏联一大波理论家便在理论上证明了勃列日涅夫论断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此时苏联老百姓都被“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幸福感所包围,纷纷把赞誉之词送给他们的导师——勃列日涅夫。人们喜出望外,奔走相告,感谢勃列日涅夫对国家、对人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专门为他开辟了7天的专栏,连篇累牍刊登庆贺文章。勃列日涅夫在一次重要会议作报告的过程中,被代表们“78次掌声、40次长时间掌声和8次暴风雨般的掌声”所打断。这种“盛况”甚至超过了斯大林时期。
勃列日涅夫到了晚年,身体行动不大方便,可能是人老了都喜欢叙旧,他经常对身边人讲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他从故乡乌克兰谈起,一直到战争岁月,然后是在哈萨克斯坦、摩尔达维亚等地的工作经历。勃列日涅夫总能用诙谐的语言,添油加醋,将自己的经历说的富有传奇色彩。
于是,勃列日涅夫身边的人便向他提议,可以将自己的这些传奇经历都写下来。为了顺应人民的呼声,《小地》、《复兴》和《处女地》三部长篇小说在不久后便横空出世。
这部自传体三部曲一经问世,便如一声春雷引起了巨大反响。从拥挤的大城市到人迹罕至的西伯利亚乡村,从加里宁格勒到万里之外的勘察加半岛,苏联人民都渴望得到这部著作。
为了表达人们的喜爱之情,1978年11月12日出版的《真理报》说,苏联人民到处都在“读、重读、废寝忘食地研究勃列日涅夫的著作”,因为它是“无穷无尽的思想智慧的源泉”。还有些报刊宣传这些著作是“党的巨大瑰宝”、“政治才略的教科书”和“令人爱不释手的诗篇”。
勃列日涅夫的“三部曲”出版后,发行量达到惊人的4亿册,并被翻译成65种语言,使其荣登苏联畅销书的冠军宝座。因此,勃列日涅夫得到的著作权版税达50万卢布,这在当时的苏联时期可是一笔巨款。
1980年,勃列日涅夫凭借该回忆录一举荣获列宁文学奖。他的作品被苏联中小学指定为课外必读书目,被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图书馆收藏,并被搬上了舞台和银幕。
但富于戏剧性的是,在勃列日涅夫去世多年后的1987年,苏联当局居然认定该“三部曲”为伪劣作品,被勒令从书店下架了。原来熟悉勃列日涅夫的人都知道,这位总书记受教育程度不高,并不擅长写作,于是他就找了几个记者捉刀替他写的。
更加离奇的是,其中一名作者在写《处女地》时,只见过勃列日涅夫一次面,而且只有10分钟。所以作品写成后,勃列日涅夫并没有修改过一个字。
俱往矣!勃列日涅夫于1982年11月10日因病去世,享年76岁。据说在勃列日涅夫死后,民间有人编了一句关于他的“三部曲”的笑话:“他埋在了处女地,上面盖上了一层小地,从此无法复兴。”
文/来源于凭阑听史,敬请大家点赞、收藏、分享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