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首席记者:孙虎彪
01
人生只有拼尽全身力气,神明才会眷顾你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研究中,最重要的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换句话说,我认为“每天拼尽全力地工作”中的“拼尽全力”4个字是工作或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事。
并且,为了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也应该每天认真地工作。
如果没有“拼命努力”这一条件,而凭空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或者人生的巅峰,这是不可取的。厌烦拼命努力、总想着偷懒的人,莫说事业上获得不了成功,人生也并不会完满。
更夸张地说,只要肯拼命地努力,工作上就能心想事成,无论经济是否景气,无论身处什么样的时代,只要拼尽全力地努力,就完全可以战胜这些苦难。
一般大家都说,在工作中,战略、战术很重要,但是我认为除了拼命努力以外,再没有道路通向成功。
如今这个时代,即使不拼命努力,也能好歹混口饭吃,甚至还能过上富足的生活。我上学的那个时代,是一个真正贫穷的时代,加上我们家族本身的贫穷,所以我不得不拼命地工作。
但是从现在大家的生活环境来看,即使不拼命努力也能解决温饱问题,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我想,仅凭这一点,大家就容易对拼命努力产生轻视的情绪。
大多数人从学校毕业后步入社会,就职新公司时都会抱怨连连,说这不是自己想干的工作,或者不是自己想要做的研究。
其实做自己喜欢的研究、搞自己喜欢的技术开发、进入自己心仪的公司、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的人凤毛麟角,也就是说,在这世上很多工作出色的人,做的也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事,也许只是刚好赶上了一份工作,并努力地让自己喜欢上这份工作而已。
为了能拼命地付出努力,首先我们应该努力地让自己喜欢上当下上天赋予的工作或者研究。
一个人为什么能日复一日不知疲倦地为了那种工作、那种枯燥乏味的研究而努力呢?也许旁人会有此疑问。
但是,只要自己喜欢,就会觉得有趣得不得了,完全不会介意旁人的看法。
正因如此,我觉得重要的是要先爱上自己的工作。我时常劝说自己,“热爱工作”的意思就是“沉迷于工作”。
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有情千里如一里”。这句话的寓意是,只要想去见心爱的人,哪怕千里的路程也会觉得只有一里远。
我经常会说,除了拼命努力,人生成功别无他法。所谓人生,只有拼尽全身力气,神明才会眷顾你。无论是研究开发、技术开发,还是公司经营,付出的一切努力都能与收获的成功成正比。也许大家会觉得难以置信,但请务必专心、努力地工作。
02
劳动虽然艰辛,但却能带来喜悦感、自豪感,并能让人明白生活的意义
想好好活,就得好好干,这一点很重要。
大约在十年前,我和一位德国领事对谈时,听到这样的话:劳动的意义不仅在于追求业绩,更在于完善人的内心。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工作来磨炼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人格。
就是说,全身心投入当前自己该做的事情中去,聚精会神,精益求精。这样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炼人格的“修行”。这样说并不过分。“工作造就人格”,就是要通过每一天认真踏实的工作,逐步铸成自己独立的、优秀的人格。
这样的事例,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不胜枚举。只要翻开伟人们的传记,随处可见。
凡是功成名遂的人毫无例外地,都是不懈努力,历尽艰辛,埋头于自己的事业,才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在成就伟大功绩的同时,他们也造就了自己完美的人格。
而在给人类带来近代文明的西方社会里,从基督教思想起源,“劳动乃是苦役”这个观点相当普及。这一点在《圣经》一开头的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中就表达得十分清楚。
他们是人类的祖先,因为偷吃了上帝禁食的果实,被赶出伊甸乐园。原来在乐园里他们不需要劳动,但遭放逐后,为了得到食物,他们不得不怀着痛苦的心情开始劳作。
在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里,人们是为了抵赎自己的“原罪”,才不得不接受“劳动”这种惩罚。
于是劳动在人们的意识里成了一种负面的、否定的形象。
也就是说,对于欧美人而言,劳动本是一种充满痛苦、让人厌恶的行为,因而产生了近代的劳动观:工作时间应该尽量缩短,工作报酬应该尽量增加。
然而原本不存在这样的劳动观。
不仅如此,过去的人们,不管从事何种职业,总是从早到晚辛勤地劳动。他们认为劳动虽然艰辛,但却能带来喜悦感、自豪感,并能让人明白生活的意义,劳动是高贵的行为。
03
我们从心底品尝到的真正的快乐,就在工作之中
认真工作,意味着勤奋,意味着是对工作始终抱有诚实的态度。我们从心底品尝到的真正的快乐,就在工作之中。对工作漫不经心,而想从娱乐和兴趣中寻求快乐,结果可能会有一时的快感,但决不会获得真正的喜悦。
如果不能从占人生比重最大的工作中获取充实感,那么,我们必将感到空虚和不足。
只有在认真努力、埋头苦干并有所成就时,我们才能体味到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真正的欢喜和快乐。
正因为如此,我一直向员工强调认真努力、埋头苦干的重要性。此外,“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也是我一直强调的理念。在“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的基础上,再加上“认真努力、埋头苦干”,才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在佛教中,“开悟”一词的意义为“提高心性、完善人性、美化心灵”。换言之,只要完善人性、美化心灵,最终便能到达“悟”的最高境界。
至于开悟的方法,释迦牟尼佛祖则为众生开示了名为“精进”的法门。如果想开悟,就必须持续精进。
而所谓精进,便是指认真努力。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实认真努力的好处不仅仅是得到相应的回报,还包括第二种效果——认真努力的态度能够完善人性、磨砺人格、美化心灵。
认真努力,指的是全身心投入某项工作的态度,而这种努力的态度能够完善一个人的人格和人性。
04
哪怕是别人都讨厌的工作,自己也要一马当先
在工作上想得到部下和周围人的帮助,自己必须率先垂范。哪怕是别人都讨厌的工作,自己也要一马当先,采取积极挑战的态度。
无论堆砌多少令人动听的辞藻,如果自己不带头执行,就不能抓住人心。想让别人做的事,首先自己要冲在前面,用行动做出表率,这样,周围的人才会追随你。
率先垂范需要勇气和信念,但是只要不断地用心实践,就能够自我提升。不仅领导者,公司里所有的人也都应该共同营造率先垂范的风气。
领导必须奋战在第一线。我认为,这种精神和态度是对部下最好的教育。所以我在工作时,一直坚持奋战在第一线。
然而,也有人会对此抱有疑问:“‘在第一线打头阵’真的是称职领导应该做的吗?”
领导应该“坐镇”于何处?自京瓷创业伊始,我就时常思考这个问题。
《领导论》之类的管理学书籍上说“作为领导,最重要的是不能误判大局”。社长作为企业的领导,技术、制造和经营自不必说,包括财务、教育、人事及总务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了然于胸,高瞻远瞩,并对任何一件事情都能下达正确的指示和命令。
为了纵览全局,就必须身在高处,所以领导应该“在后方高地指挥全军”。不少企业家机械地理解和实行该教条。领导者到底应该在后方,还是在前线?
我也曾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这两种做法都是真理。
“在后方纵览全局、指挥全军”是真理,而“在前线与士兵同甘共苦,冒着生命危险激励部下”也是真理,但这两方面都不能走极端。
这便是我所悟出的道理。
即便如此,在领导风格方面,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在前线与士兵同甘共苦”。
对领导而言,“坐镇后方,纵览全局”或许也是必要的,但这种做法容易成为领导者懈怠的借口——“我在后方并不是为了图轻松,而是为了纵览全局”。
往往越是害怕吃苦、贪图享乐之人,越会用这样的说词。明明只是为了逃避前线的艰苦而在后方偷闲却拿出“我是在纵览全局”这种冠冕堂皇的借口。
对于这样的人,我有句话要说:“说什么胡话!如果你还算是领导的话就试着深入基层,去跑客户、争取订单。一个自己都拿不到订单的男人,是没有资格命令员工拿到订单的!”
不过,如果领导一直“恋战于前线”,的确会发生“误判战局”的危险。因此,领导有时需要亲临前线,大声激励“士兵”与他们一起艰苦奋斗;有时又需要回到后方,纵览全局。
像这样随机应变地穿梭于前线和后方,是较为理想的做法。话虽如此,但在我个人看来,领导最为可贵的品质还是“具备身先士卒、吃苦在前的勇气”。
“率先垂范”并非仅仅是对社长的要求,主管业务的科长和部长也必须如此要求自己,主管制造的科长亦不例外。不管领导大小,都必须摒弃对部下颐指气使的傲慢态度,并培养自身率先垂范的品质。
05
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步一步向前走
人应该拥有宏伟的梦想和愿望,这十分重要。
然而,即使制定了宏伟的目标,在平时却仍然不得不从事那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日常工作。
因此,有时人们会因为“梦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落差”而倍感苦恼。但无论在哪个领域,想要取得辉煌的成果,就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努力,做好采取措施改良改善、收集基础实验数据、四处跑业务等工作。
人生也一样。人生中并不存在喷气式飞机般方便快捷地把人送到目的地的交通工具,帮助你轻而易举地到达目的地。唯有像尺蠖虫一般,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一步一步向前走。
但是,我们却因自己描绘的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而倍感焦虑:“每天埋头从事这些枯燥乏味的工作,能起什么作用呢?这样下去,梦想真的能够实现吗?”
其实我也有过类似的苦恼。希望公司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但却不得不解决横亘在眼前的一个个问题,反复从事枯燥乏味的工作。像这样日复一日地做这种工作,企业能够有大发展吗?对此我一直十分苦恼。
但经营企业不能靠经营者单打独斗,必须得到员工的协助。
我领悟到:“一个人能做的工作有限,但只要团结众多志同道合的人,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就能取得伟大的成就。”
因此,我希望部下能和我拥有同样的思想。于是一有机会就向他们讲述、共有自己的思想理念,在组织中统一思想,团结全员的力量,做好日常工作。
正因为拥有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的集体,京瓷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本文精选了稻盛和夫著作《活力》(现代出版社出版)《京瓷哲学》(东方出版社出版)《干法》《企业家精神》(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中的精彩片段。今天的学习内容为:人生哲学-实证-持续净化心灵、经营哲学-笃行-开展哲学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