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节能宣传周系列:重点行业的节能降碳成效如何?

节碳知事说 2024-05-15 10:34:43

近日,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正式启动。今年5月13日至19日是我国第三十四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绿色转型,节能攻坚”。

节能降碳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要举措,更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有效推进节能降碳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通过能效约束,推动钢铁、电解铝、水泥、电石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绿色低碳转型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建筑行业、钢铁行业、汽车行业等节能降碳重点行业的现阶段行动和成果。

01建筑行业

随着建筑需求的不断攀升、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我国建筑领域的碳排放量在未来10年内仍会持续攀升,对我国兑现“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构成了巨大挑战。

因此,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建筑全过程,坚持发展超低能耗建筑、星级绿色建筑、电力替代、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综合技术措施,是实现建筑领域节能减碳的基本途径。

随着近年来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公共建筑工作的不断推进,提升新建建筑的能效水平发展出了一套“被动式技术降需求+主动式技术降消耗”的技术路径:

通过自然通风、自然采光、遮阳、保温隔热等被动式技术,降低建筑的能源需求;通过高能效空调机组、节能灯具、节水器具等主动式技术,降低建筑能源资源消耗;以热、电、气等能源资源的综合互补式利用,提升能源系统效率,进而实现新建建筑显著的能效提升和碳排放降低。

绿色建筑工作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逐步从理念普及、试点项目推进走向全面推广、提质增效的阶段。

2022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提出要提升绿色建筑发展质量,通过推进绿色建筑标准实施,加强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

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建成一批高质量绿色建筑项目;

采取“强制+自愿”推广模式,适当提高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重点功能区内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建设比例。为尽快实现建筑领域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提升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是首要任务。

02钢铁行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

从碳排放现状来看,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

从能源消耗现状来看,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能效水平持续提高,吨钢综合能耗逐年下降,主要生产工序能耗逐渐降低,正在全面促进节能降碳。

据统计,2021年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达到549千克标准煤,较2012年下降约53千克标准煤,下降幅度接近9%。

从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看,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生产流程长、排污节点众多、排放工况差异大、污染因子种类多等特征。我国钢铁行业通过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实施差异化环保管控和精细化环保管理,大气治理成效显著。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国270余家企业约7.6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62家钢铁企业3.14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25家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我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已基本低于国际先进钢铁企业。

总结前10年钢铁行业绿色高质量转型的经验,可以归纳为“扶优汰劣”四个字,这个政策将会持续下去。目前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变相新增产能风险仍然存在,结构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而且供需平衡矛盾突出,企业之间绿色发展水平分化加剧。我国钢铁行业减污降碳、绿色高质量转型任务依然艰巨。

03汽车行业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过去几年,汽车制造业产值在GDP中的占比、新车消费总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以及汽车及相关产业的税收、就业均占全国的10%左右,但同时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也是我国碳排放的重要来源。

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包括材料生产、整车生产、维修保养等车辆周期阶段和燃料生产、运输、使用等燃料周期阶段碳排放。根据中汽数据测算,2021年我国汽车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达到12亿吨,燃料生产和使用产生的碳排放约占77%。另据有关机构研究,2019年我国道路交通碳排放(燃料使用碳排放)近8亿吨,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左右、交通行业的85%以上。若同时考虑上游产业链产生的碳排放,汽车行业碳排放对我国碳排放总量的占比会更大。

现阶段,行业公认的汽车产业减碳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加大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效应,这一举措可以有效改善汽车使用环节的碳排放。相关数据显示,相对燃油车,新能源乘用车每年在使用阶段减少的碳排放约为1500万吨。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混合动力汽车为辅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据公安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了784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为64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63%。

不过,由于目前我国使用的电能中很大比例来源于火电,这就造成了电动汽车的碳排放重点转移到了电池生产和电能供给方面。

汽车整车制造用能结构中,电能消耗占比60%以上,尤其是动力电池制造的烘烤、干燥、分容化成等环节电耗巨大,电力清洁化程度对制造端减碳至关重要。

为此车企应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打造绿色低碳工厂、“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编制绿色低碳年度发展报告。

在供应链整合、创新低碳管理等关键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运输、储存、使用、回收处理的全过程,带动供应链企业参与绿色制造工程,发布核心供应商碳减排成效报告,推动汽车供应链全链条绿色低碳发展。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中国正积极采取行动,特别是在节能降碳领域。从建筑行业到钢铁行业,再到汽车行业,各行业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等措施,推动节能降碳工作不断深入。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将能够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同时,我们也期待更多的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加入到节能降碳的行动中来,共同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0 阅读:0

节碳知事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