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传说与民间敬仰
中国的龙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最高的权力。古人认为龙是一种神奇的生物,能够掌控天气,呼风唤雨,兴云作雾,因此无论帝王还是百姓都对龙怀有深厚的崇敬之情。人们认为,龙的存在使得天地调和,百姓安居。因为龙掌控了风雨,农业丰收便与它息息相关,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的帝王常常自称为“真龙天子”,希望借助龙的力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东汉时期的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龙做了经典的描述。他写道:“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段话道出了龙的多样性,龙可以在黑暗中隐没,也可以在光明中出现;它可以巨大无比,也可以微小无形;它可以在天上飞翔,也可以潜入深海。
在宋代学者徐铉的注解中,他对许慎的描述进行了更理性的解读。他指出,“象宛转飞动之貌”,这将龙的形象解释得更为具体。这一描述也许让龙少了一些神秘色彩,但并没有影响它在民间的地位。
相传,在干旱之年,人们常常祭祀龙王,祈求雨水滋润大地。农耕社会依赖风调雨顺的气候,龙作为掌控风雨的神灵自然成了百姓的寄托。一些地方还建有专门的龙王庙,里面供奉着龙王的神像。每逢干旱时节,村民们会聚集在龙王庙前,带着香火、纸钱和供品进行祭拜,祈祷龙王能降雨救灾。也有人认为,龙会在雨后出现,人们在雨后时常观察天空中是否有龙的形迹,看到彩虹或者云中的奇异形状,就认为那是龙的痕迹。
正德年间的龙见事件
1519年初夏,江西鄱阳湖一带连日暴雨,天空被厚重的云层笼罩,雨势一连几天未见停歇。当地人担心洪水泛滥,纷纷向龙王庙祈求平安。雨水不断,湖水随之暴涨,竟然淹没了平日里矗立在湖心的小孤山。洪水肆虐过后,水位缓慢退去,地面被大片湿泥覆盖,湖畔的百姓纷纷走出家门查看洪水退后的情况。
就在水退之际,有人在湖边发现了一具巨大的黑色生物,头颅硕大,身体蜿蜒盘绕着,长满了乌黑的鳞片。周围的人围拢过来,仔细辨认之下,这黑色的巨大生物竟然酷似传说中的黑龙!这条黑龙的体长惊人,巨大的身躯散发出一股奇异的腥味,粗壮的爪子和长须依稀可见。
更让人们震撼的是,在黑龙尸体的四周,竟然散落着二十多条小型的蛟龙尸体,这些蛟龙的形态各异,体型比黑龙要小得多,鳞片呈青黑色,身上布满细密的鳞甲,四肢虽小却结实有力。它们的尸体被洪水冲刷至岸边,与黑龙尸体紧挨在一起。
消息很快在江西各地传开,官府派人前来勘察现场,史官们将这一场景记入官方史书。知名学者沈德符在私人笔记中也详细记录了这一事件,他描述道,黑龙与蛟龙的尸体栩栩如生,仿佛还带着它们生前的威严。目睹这一场景的人们纷纷称,这是真正的“龙见”事件。
马东营的梦想与逃离
从小,马东营就从父母那里得到一句深刻的话:“知识能改变命运。”家里虽然贫困,但父母始终相信读书能给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未来。他们四处收集各种书籍,不管是经典著作还是市面上流行的小说、故事集,甚至是一些江湖奇谈,只要是能找到的书都拿回来给马东营看。
其中,有一个故事特别打动了他,那就是《叶公好龙》。在这个故事里,叶公虽口口声声喜欢龙,但真龙降临时却惊恐不已。这让马东营充满了疑问,龙是否真的存在?为什么人们会对它如此敬畏?从那时起,他对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寻找一切有关龙的书籍、图画,把这些“宝贝”堆满了小小的房间。
年纪轻轻的马东营常常伏在自己的“藏品”之中,仔细寻找关于龙存在的蛛丝马迹。他拿着那些寥寥数语的记载,凭着模糊的笔触,试图推敲出龙的真正形象和可能存在的线索。
2004年,马东营已是二十多岁,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去追寻那个未知的世界,于是背上仅有的几件衣物和一些干粮,默默地离开了家乡,决心去寻找书中描述的龙。他一路向着传说中龙出现过的深山走去,山间空气清新,周围一片寂静,偶尔能听见山泉流动的声音。
马东营走过荒无人烟的小路,身上背着一个旧包,包里装着几件衣服和一些简单的干粮。途中偶尔遇到山民,他会和他们聊上几句,有时打听关于龙的故事,有时只是交换些路上的见闻。在他走到山深处时,发现了一座老道观——青云观,这里看上去荒凉但静谧,周围只有树木和石径,仿佛远离尘世。
道长马东营与寻龙之路
马东营在青云观定居下来后,日子虽清苦,但他每日都过得井井有条。他早晨随道士师父诵经念道,日出时分就会沿着观外的山路去拾柴,打些山泉水,或到附近采摘些野果、挖野菜。午后,他便坐在道观的廊下,翻阅祖辈留下的那些关于龙的古籍,细细研读每一字句。他越是研读,越感到文字中有一种深远的力量,仿佛龙的气息贯穿其中。
他为了让更多人相信自己的寻龙之道,专门找来了一个大葫芦和一根木拐杖。他换上了简朴的道士长袍,背着葫芦,拄着拐杖,样子俨然一副世外道长的模样。
青云观虽在偏僻的山林中,但偶尔也有信徒前来上香,有些好奇的村民也会来找马东营聊聊,向他打听关于龙的传说。每当有人问起龙的事情,他总是从书中记载的内容讲起,描述龙的形象、能力和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地位。村民们听得入神,有些年纪大的老人听后会点点头,说道:“我听我爷爷说过,龙能兴云降雨,我们这片山以前有过龙迹。”
日子久了,马东营也逐渐摸索出一套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每隔一段日子,马东营会将采集到的野菜和抓到的野鸡带下山,挑一个日头不算太烈的时辰走到集市。集市上的人来人往,货物齐全,各色人等让这片地方显得格外热闹。马东营挑着一竹篮野菜和几只绑好的野鸡,找到一个位置安静地坐下。
山中生活虽单调,但马东营乐得其所。他觉得自己如山间云雾般自由,无拘无束,远离世俗的纷扰。夜晚时分,他独自坐在青云观的廊下,听风穿过树叶的沙沙声,抬头看满天星辰。他始终觉得这座山中充满了神秘的气息,龙的存在似乎就在空气中弥漫着,隐隐浮动。
然而,年复一年过去了,马东营的心境渐渐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意识到,也许龙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真实存在的生物,而是某种无法触摸的意象。一次下山,他在集市买来笔墨和一叠纸,准备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那神秘的龙。
马东营的画龙点睛
尽管从未见过真正的龙,但马东营凭借对古籍的研究和自己的想象,把龙的形象一点一点地勾勒在纸上。他白天在道观的廊下作画,一边细细观察山林中的各种动物形态,从鸟的翅膀、蛇的鳞片到鱼的尾巴,这些细节都成了他心中龙的样子。傍晚时分,他燃起油灯,继续画龙,有时一画便是整整一天,不觉疲惫,也不顾时辰。画到兴起时,他常忘了吃饭,有时甚至彻夜不眠,直到天蒙蒙亮才合上眼小憩一会儿。
每一幅龙的画作都是他对龙的理解——或昂首欲飞,或盘旋欲降,或微张巨口,或紧闭双目。他不受书中描述的局限,而是将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生物特征融入龙的形象中。渐渐地,他的画作越来越细致,一鳞一爪、一须一角,都带着灵动的气息。
马东营的画作很快就在周围村子传开了,许多远处的信徒也慕名前来。有的村民说马道长简直像龙转世,画出来的龙仿佛能活过来。尽管有人质疑他画龙的意义,但他并不在意,依旧安静地在纸上继续追寻心中的龙影。
几年后,马东营收了两个徒弟,教他们打理道观的日常,也教授一些基础的画技。这两个徒弟敬重师父,见他日夜沉浸在画龙之中,便也开始尝试临摹师父的画作。但不论他们如何努力,始终画不出那样神韵十足的龙影。马东营的名字逐渐传开,周围的村民把他视为近乎神秘的存在,称他为“画龙道长”。
参考资料:[1]刘道超,张磊.从民间命名法则看龙之本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37(2):1-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