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下所谓“上朝”的概念。我们经常能在影视剧中看到皇帝端坐龙椅上,太监在旁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整得煞有其事的样子。
但其实这种样式的“上朝”是很少见的,古代也称之为“大朝、常朝”,就和我们现在开大会一般,有肯定是有的,但也绝对不是经常能见到的。
更多时候,皇帝要讨论办公事宜,会单独或就少数几个人来皇宫议事,即所谓“召见”。这个召见才是每天才会出现的正常事宜。可见皇帝议事其实会见的人并不算太多,所以皇帝更多时候是“看人下菜”,对满族大臣就说满语,对汉族大臣就说汉语。
那为什么皇帝不让大臣们学习满语,便于交流呢?
其实前期的清朝皇帝是有这个想法的。比如顺治康熙时就极力推行“国语骑射”,将满语设为官员的必学科目。张英和张廷玉父子的得宠原因里有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满语说得好。
但是到了雍正时则大力推行了官话改革,以北京话为正音,设立了“正音书馆”。尤其是对南方学子,规定不会官话的一律不得做官。现在西南大部分地区也仍有西南官话一说,就是这个原因。
因此到了乾隆时发现,不但很多满族官员都不会说满语了,就连皇室中都有很多人不会了,更不用说用满文读写。当时的记载描述说:“但旗人在京与汉人杂居年久,从幼即先习汉语。长成以后,始入读书,学清语……(清语)皆助语不能顺口”。又开始推广满语,规定不会读写满语的满族人不会为官。并且出现过很多因为说不好满语而被处罚的记载。
乾隆
然而因为本身满族人本就不多,而清朝入关之后,又大量设置满城,人口进一步分散。这样原本相对封闭的语言使用空间被打破,被派往各地的八旗子弟们为了尽快适应当地风俗,实现与当地汉人的沟通交流,纷纷改用汉语。
因此清朝官员们对满语的掌握能力还是日渐下降,到了道光年间,皇帝专门对满族官员进行的满语考试,结果只有大概三成人可以勉强做到读写,令道光郁闷不已。
最后清末张之洞发起“普通话推广”,所谓“兹拟官音统一天下语言”,清代的官方语言彻底被汉语取代。
别骗我,我看TVB周星驰的皇帝都是讲粤语的
少数民族统治汉族,就要少数服从多数,满族人学汉语,才能和百姓交流,维护清朝统治。
听说光绪第一次见梁启超,根本听不懂他极重的粤语口音
早期是满语,后期是普通话,最后溥仪皇帝连满语都不会说了,顺治康熙雍正,主流满语,乾隆嘉庆道光,满汉通用,咸丰以后主流汉语,
乾隆皇帝开始,应该都说汉语了
审判的时候,一口地道的京话。
皇帝说句满语,太监翻译成汉语说一遍。
当时来说汉人是亡国奴,应该不会说汉语
我想听听满语是怎样的,现在哪里还有人说满语
[得瑟]废话。
现在还有满语吗
御门听政
张口就胡言乱语。
听浦仪说的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