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还是卖国?“忠君爱国”的中堂大人李鸿章

战史威锋 2024-06-23 11:45:29

提起中国近代史,李鸿章肯定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正如梁启超1901年写的《李鸿章传》也叫《中国四十年大事记》。但自近代以来,我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却明显的两极分化,早年间全面否定,李鸿章这三个字就等于“卖国贼”,而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又有人觉得李鸿章是开放进取、忍辱背锅的爱国者,到电视剧《走向共和》的播出,可以说把这种观点推到了极致,接着就是最近几年对李鸿章的评价又开始逐渐走低。我不知道大家对李鸿章的评价,在这里我只能简单客观的、不吹不黑的聊聊李鸿章的生平,以及个人对李鸿章的看法。

1823年李鸿章生于安徽合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官二代,他父亲李文安1838年考中进士,同年中榜的人里有位日后的大人物——曾国藩。而李文安与曾国藩的偶然相遇,极大的改变了李鸿章日后人生的轨迹。1844年21岁的李鸿章考中举人后,便拜曾国藩为师,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而彼时的曾国藩呢,只是翰林院的侍讲学士,尚未彻底崛起。三年后,24岁的李鸿章就考中了进士任翰林院庶吉士,不得不说24岁入翰林,李鸿章的青年时代可谓是一帆风顺。1850年,27岁的李鸿章又因为成绩出色,升任翰林院编修。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当时为了镇压太平军,清政府就开始允许地方组建团练,李鸿章迎来了人生的重大机遇。1853年曾国藩组建了湘军率先崛起,同年工部侍郎吕贤基前往安徽组织团练,同为安徽人的李鸿章就被安排一起南下,李鸿章由此告别了翰林生涯,进入到了他的军事年代,这一年李鸿章30岁。

在此我们需要交代一个历史背景,在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西方列强借中国内乱的机会,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了北京城火烧圆明园,惨败的清政府只能屈辱求和,先后同英法两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甚至这个时候美国和俄国也趁火打劫,由此产生了两个直接的影响。

一.清政府清醒的意识到西方在军事器物上是绝对的领先。

二.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帮助清政府能履行签订的条约,绝对不可能让太平天国做大做强,推翻清政府,镇压太平军对于列强来说也是当务之急。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清政府出钱洋人出力,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典型产物就是1860年的时候,由美国人华尔在上海组建的“洋枪队”,此后又改称为“常胜军”。说回李鸿章,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李鸿章是先败后胜,早期在合肥兵败,之后李鸿章就加入了曾国藩的幕府。经过了一番磨砺,在曾国藩的支持下,1862年李鸿章组建了淮军,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军事班底,同年李鸿章领兵进驻上海,接管了洋人指挥的“常胜军”,并在之后凭借火力优势与血腥镇压的手段,李鸿章一年时间收复苏州,凭借军功在晚清的政治政坛当中迅速崛起,这一年李鸿章整整40岁。一年后,在李鸿章和曾国藩的联手进攻下,太平天国最终以失败告终。

不同于其他朝堂中的士大夫们,李鸿章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得力于西洋火器,所以李鸿章本人对西洋火器格外看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1865年的时候,李鸿章就和曾国藩一同建立了江南制造总局,这个制造局的本质就是兵工厂,引进了西方的机器开始生产枪支弹药,而这些装备最终也提供给了李鸿章的淮军。

1866年底,李鸿章又领兵前往山东镇压了另一支农民起义军队“捻军”,此前10年清政府派出20余名统帅去镇压捻军,全都未能取胜,而李鸿章带领淮军仅用一年半的时间,便剿灭全部捻军,这一年是1868年李鸿章45岁。战功卓越的李鸿章转年便升任了湖广总督,成为了清朝9位级别最高的封疆大吏之一。

1869年法国传教士在天津强占民地建立教堂,引发当地民众的极大不满。1870年该教堂收容的中国儿童因为瘟疫大量死亡,天津民众就开始示威讨要说法。但当时法国驻华领事丰大业非但没有合理解释,反而开枪吓唬民众,最终引发冲突,丰大业被民众活活打死,法、英、美各国的教堂也被民众焚烧。事发后各国军舰就齐聚渤海湾,要求清政府给个说法,这就是著名的——1870年天津教案事件。

最开始清政府安排曾国藩去和洋人交涉,曾国藩的处理方法也非常的简单,直接处决了当时闹事的百姓,可法国任然要求清政府对此进行巨额赔偿才行,导致朝野和民间都对曾国藩的这次谈判很不满意,于是又换了当时风头正盛的李鸿章去交涉。也是李鸿章运气好,刚一到任法国就后院起火,普法战争爆发了,为了专心对付普鲁士,法国只好在中国这边草草了事,谈判最终以一个相对低廉的价钱很快就结束了。

当时的国人可不知道啥叫普法战争,只觉得李鸿章比曾国藩更厉害,除了带兵打仗李鸿章搞外交也是个好手,因此1870年李鸿章就改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统筹经济、军事、外交、教育各方面的洋务,就此达到了自己的权力巅峰,并长达25年之久,直到甲午战争后才开始衰落。

刨除运气成分和曾国藩的提携外,李鸿章的飞黄腾达和自己的智慧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用个什么话来形容呢?“你可以说他坏,但不能说他傻。”像曾国藩多少还有些儒家士大夫的情结在,剿灭太平天国后就主动裁军放权,也因为失去了手里的政治资本,最终曾国藩在天津教案后暗淡收场。

李鸿章就完全不一样,他是时时刻刻要把一切权利和本钱紧紧攥在自己手中。比如他自己的淮军,李鸿章从来只扩军不裁军,这是他的立身之本。此外李鸿章在就任直隶总督时,尽管离上海的江南制造总局十万八千里,李鸿章依旧要安排自己的人牢牢控制住这座兵工厂不让外人插手,甚至此后慈禧派崇厚去建立天津机器局,让李鸿章帮忙,李鸿章也是各种拖延百般推脱,直到朝廷答应由他来接管的时候,李鸿章才从上海调人推动了天津机器局的发展。无论怎么看,李鸿章对自身权利的维护是绝对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典型的例子就是他组建的北洋舰队。

当初组建北洋舰队时,李鸿章并没有找有经验的海军将领做最高指挥官,反而直接安排了完全不懂海战的丁汝昌统领北洋舰队。原因很简单,淮系将领丁汝昌是李鸿章的绝对嫡系,忠于李鸿章比忠于清政府、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更为重要。更过分的是,李鸿章为了收买人心巩固自己的权力,对嫡系放纵成性。还拿丁汝昌举例,丁汝昌在担任北洋舰队水师提督时,他最有名的新闻不是练兵备战,反而是在海军基地修建房屋收租金,以及水兵做“大保健”时和其他“健客”相互殴打的花边新闻。

李鸿章的任人唯亲帮助自己培养起了一支强大的地方势力,自1864年剿灭太平天国到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期间,李鸿章在国内拥有晚清最强的陆军“淮军”;最强的海军“北洋舰队”;最强的军工企业“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晚清四大工厂有三个都是他的;论经济,“开平煤矿”“轮船招商局”也都是他的。

然而我们今天常看到最多的是:李鸿章说什么自己是大清的裱糊匠,抱怨自己权力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说左宗棠、张之洞、翁同龢等人对他处处掣肘,慈禧对他的支持力度不够。但反过来想,慈禧是什么人?他能让一个汉人官员登顶权力中枢三四十年不倒,原因是什么?无非是慈禧对如日中天的李鸿章无可奈何而已,顶多也就在经济上卡卡李鸿章的脖子,至于后来的北洋战败,说清政府没有借外敌列强打压李鸿章我是不相信的,毕竟“宁予外敌不予家奴”的事满清没少干。

实际上当时所有人都能够感受到的一件事,那就是洋务运动背后国家的工业化或者说近代化的发展,某种意义上只是李鸿章个人势力疯狂发展的附属品而已,通过洋务运动来加强自身的权力,有没有推动国家进步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势力有没有变的更大更强,当时就有明白人称李鸿章是“宰相合肥天下瘦”,那可不只是一句玩笑话。

至于1895年甲午战争的战败,既有李鸿章任人唯亲的反噬,也有他本人妄图通过洋人从中斡旋来缓解战争的痴心妄想,同时还有李鸿章难以启齿的个人因素,比如说他存在日本的巨额财产。然而讽刺的是战争失败后,坐收渔利的中央权贵们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既巩固了自己的权势,又打压了李鸿章的淮系北洋集团,所以南洋水师为什么袖手旁观,难道真的只是害怕殃及池鱼?细思之下不由让人嗅到一丝阴谋的味道在里面,真的是各怀鬼胎。

甲午战败,李鸿章的军事力量彻底被东洋人打垮,李鸿章也失去了他最大的依仗,权力终于被清廷权贵集团收回,至于赔款问题?就问你赔款影响权贵们的生活吗?无非多盘剥点百姓而已,和权贵有何相干。国家利益在这些天龙人的眼中不过就是博弈的工具,所以打赢打输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最终权力归谁。

战后72岁的李鸿章同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向日本赔偿两亿两白银,也割让了台湾岛,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的。当时的人大骂李鸿章就是卖国贼,后世也有站出来说《马关条约》换谁去谈都不会有好结果,李鸿章不该背锅。这话听上去不错,但李鸿章作为淮系集团北洋势力的实际控制者,养兵三十年,到最后甲午战争从陆战到海战,被日本人打的一败涂地,谈判桌上的锅不该李鸿章来背,但战场上的锅李鸿章是怎么也甩不掉吧?

甲午战败,失去军队的李鸿章很快就被免除了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身份,进入了政治暮年,只剩下在外交领域继续“发挥余热”。当时在签订《马关条约》时,日本除了索要台湾外,还曾索要过辽东半岛,李鸿章也运用了自己最后一点的外交技巧,表面上答应了日本人,暗地里却通知了德国和俄国。

最终俄国为了自己能在中国东北获得最大的利益,帮了李鸿章一把,俄国联合德国和法国,要求日本退还辽东半岛。当然了,最终辽东半岛是中国以3000万两白银的价格从日本手中赎回来的,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从而促成了晚清“联俄抗日”的外交形态,可悲的联手一个强盗去抗击另一个强盗。

1896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特邀李鸿章参加,也就在这次活动当中俄国同李鸿章签订了《中俄密约》,俄国以未来出兵保护中国的承诺,获得了在中国东北包括铁路,旅顺和大连的港口在内的大量权益,中国则是以牺牲现实中的巨大利益换来沙俄一句口头承诺,然而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已是暮年的李鸿章拿到实惠就行,反正权力是没希望了,不如搞点实惠的东西,拿个300万卢布的贿赂不过分吧。

当然,也有一种观点是李鸿章没有受贿,毕竟没有实质性的证据证明李鸿章受贿。不过在我看来,李鸿章受贿就是道德有问题,妥妥的卖国行为;不受贿那就是他的能力有问题,但是还是和卖国脱不了干系,无论怎么做,只要签订《中俄密约》就是卖国贼。

同年李鸿章还受各国邀请去游历了欧美各国,成为了中国放眼看世界第一人,这也是李鸿章最被吹捧的地方之一,甚至还有洋人将其赞誉为东方匹斯麦。但是实际上,李鸿章归国后除了留下了许多外文采访的资料,并没能帮助中国增添任何有效的实际收益。

至于洋人的赞誉,呵呵,看看历史上被洋人吹上天的都是些什么牛马就能明白洋人的心态。曼德拉、甘地这两货没少被洋人赞美,他们又都干了什么,之所以吹捧李鸿章,引用《庆余年2》中的一个桥段:“这个郭宝坤可是个人才,一定要留在我们北齐,千万别让庆国把他换回去。”明显就是对一个贪财忘义之辈的捧杀,如果李鸿章下台,换谁上去?换个左宗棠那样的人吗?除非洋人疯了。

1898年,75岁的李鸿章被慈禧安排去调查黄河的治水问题。一个老头围着黄河左看右看,最后还尽心尽力的交了一份相当不错的治河方案上去,可见李鸿章不管干什么,能力上一直都是很强的,同年李鸿章南下改任两广总督,重新成为封疆大吏。

1900年慈禧下了《万国宣战诏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随即李鸿章就联合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一起与西方达成了一个协议,保障开战之前列强在他们各自管辖区的既得利益是不受损的。这种行为被一些后人们夸赞有加,称其为“东南互保”,有效的缩小了战争波及范围。对于这种夸赞,读者们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也许是李鸿章早年名头太盛,签字干脆利索,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点名要求李鸿章代表清政府来商讨签字条约。出逃在外的慈禧只好多次召唤李鸿章,最终李鸿章无奈北上谈判,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为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这才算李鸿章第一次彻底当了背锅侠,20天后,李鸿章病逝于北京,终年78岁。

回顾李鸿章的一生,以科举发迹,以镇压太平军和捻军崛起,之后以洋务运动权倾朝野,横向对比当时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不得不承认李鸿章在推动洋务发展的能力上肯定是要领先同时代的其他人,他创办的企业也的确为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要认识到李鸿章在这一时期是把他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的,以至于甲午战争时期国内各方离心离德,最终落了一个一地鸡毛的悲惨景象。

正如梁启超所说的,李鸿章面对西方列强时所依仗的钱远比当年诸葛亮面对曹魏时所依仗的本钱要好得多,但实际效果却天差地别,或许我们拿诸葛亮来对比是难为李鸿章了,但哪怕李鸿章能做到林则徐和张之洞那样清廉不贪,洋务运动后期中国的发展局面都很可能比我们今天看到的都要好太多,至于李鸿章的外交手段,只能说他已经是当时晚清的先进者。

值得一提的是,李鸿章之所以能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身份,去接触西方办理洋务,本质上还是清政府始终以自己是天朝上国自居,觉得不该由清政府的中央屈尊纡贵的去和西方打交道,才会特别设立北洋大臣、南洋大臣这样的官职,让他们以地方官的身份和西方进行交往。

正是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政治环境下,我们数来数去也找不到第二个能比李鸿章做的更好的人,这大概就是我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所在。李鸿章的综合能力放在任何历史时代中,都是非常不错的,属于六边形战士的存在,但是这并不能掩盖李鸿章其他地方的缺失,一个把国家利益当做自己捞取政治资本的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吹捧的必要。

最后就不得不提一下李鸿章死后的个人遗产问题,关于李鸿章死后遗产大概有两种说法。

说法一:李鸿章死后给子女留下了大约4000余万两白银的巨额遗产,该说法出处来自于容闳,这个容闳是中国满清留洋第一人,也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他和李鸿章的关系也很好,他就曾说过李鸿章的个人财产超过4000万两白银。

说法二:李鸿章死后给子女留下了大约1000万两白银,这个说法的出处来自于梁启超先生。李鸿章死后,梁启超在为其整理遗产后,就曾明确说过,李鸿章的遗产超过1000万两白银。

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可以肯定的是李鸿章的确贪污了不少,即便按照1000万两白银来算,折算下来也要100多亿人民币。即便抛开其他问题不谈,仅贪腐这一项,给李鸿章扣个奸臣的帽子不冤枉吧,在想想他贪污的钱很大一部分都是军费、赔款的回扣,戴个“卖国贼”的帽子也不冤枉李鸿章吧?最后还是非常好奇给李鸿章洗白的都是些什么牛马?希望有懂的朋友说说,帮我涨涨知识。

0 阅读:107
评论列表
  • 2024-06-28 14:25

    换作是你,你能做到什么样子?或者说换做当时其他人,又能做到什么样子?

战史威锋

简介:一个普通的军事,历史爱好者,分享我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