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24日,俄罗斯成功发射了一艘飞船,2天后成功对接国际空间站。但这艘飞船的界定让人真迷糊,你说它是无人飞船吧,但它其实就是载人的“联盟”MS-23拆了座位,运载火箭甚至还带有逃逸塔,可你要说它是载人飞船吧,这回它执行的又是彻彻底底的无人发射任务。实际上,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第一艘救援飞船,目的就是为了给发生泄漏的联盟MS-22“善后”。
去年12月15日,停泊在国际空间站的“联盟”MS-22载人飞船,突遭微流星的撞击,导致推进舱靠近太阳翼的地方出现一个0.8毫米的小孔,船上44公斤冷却剂在3个小时内漏光,舱内温度一度上升到近50度,不但让设备处于高温工作状态,而且再载人的话,已经是高风险的事情了。俄罗斯在一番纠结和排除了SpaceX公司“龙”飞船的救援可能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提前发射“联盟”MS-23,以替换受损的MS-22,甚至打算要提前接回它的乘组。
现在,“联盟”MS-23已经采用自动对接的方式,成功停泊在“探索”号小型研究舱端口上了,但对于MS-22的3名宇航员来说,却并非好事情,因为他们非但不能提前回家,反而还被迫“加班”了。根据俄罗斯航天局的说法,“联盟”MS-23将至少在轨215天,那么意味着MS-22的乘组要在太空中待不少于370天,这个时间远远超过了原先半年的周期。
对于俄罗斯来说,是打了一个如意算盘,无论是“联盟”MS-22被微流星体击中,还是提前发射无人的“联盟”MS-23,都是巨大的损失,有统计数据证明,包括火箭、飞船、搜救的成本在内,损失最少的6000万美元,现在MS-22乘组既然把MS-23乘组的飞船占了,那么索性让他们把两个乘组的活都干了,这样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
不过,既然“联盟”MS-22乘组要在太空中待这么久,为什么俄罗斯要着急发射救援飞船,以致于将MS-23的升空时间从3月份提前到2月份呢?国际空间站又没出问题,晚几天发射不是一样的吗?实际上,这就涉及到空间站的一个关键安全措施,那就是随时要有一艘可用的飞船在轨,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宇航员能够紧急逃生。
这不是耸人听闻的事情,比如在“联盟”MS-22被微流星体击中之后,今年2月11日,“进步”MS-21货运飞船又出现泄漏,据俄罗斯官方的说法还是被微流星体击中,破洞直径达到12毫米,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同时停靠在国际空间站上的飞船,竟然先后有2艘出现破损,如果微流星体直接击中空间站的舱段,那么航天员就不得不进行紧急撤离了。
而如果真的要撤离,“联盟”MS-22乘组就抓瞎了,“龙”飞船虽然最多能够载7人,但只有4个座位,“联盟”飞船的座位拆了又装不上去,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别人回家避险?所以提前发射的“联盟”MS-22,意义就在这里,它是一个应急备份,而不是马上就要接走宇航员。
其实,在国际空间站规划之初,是有一个专用的乘员逃生太空船的,但因为种种原因,它和离心重力舱、空间站推进舱一样,未能变成现实。而现在的国际空间站,其实是个半成品,很多东西都不完善,“联盟”MS-23飞船成为俄罗斯宇航员紧急避险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