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95式各种硬指标全部达到甚至超过设计要求,穿透力精准度,高寒高温沙漠潮湿环境适应性极强。就是软指标这个东西心得体会不够,造诣不高,比如人机功效,使用便捷性,拓展性。这个东西需要沉淀,这不191出来了,我在边境工作,接触部队比较多,有些非一线武警部队前些年从56/81换到95,别提多高兴了。工业设计都是慢慢进步的。国产车十年前还是四个轮子加沙发,你看看现在,先进到欧美都开始制裁了,进步特别大。
②95的优点:枪身短,便于搭载车辆;枪管长,精度好;重心在枪身直线上,射击好操控;枪轻便。缺点:没有设置皮槽,因为专利问题;加瞄具后基线太高,因为设计时没考虑普遍装备瞄具,机瞄正好;抛弹口离耳朵太近,这没办法,枪身短。另一方面,95一代皮轨还只是刚刚开始,国内已经定性没有办法改,也没认识到,但是到了tm95-1还是不思进取,当然还是那个问题设计时候没有预见性,除非改侧面又改动太大,不合算,95只是认识到无拖潮流赶了一个末班车。
③95步枪没有那么差,装上瞄具瞄准基线高那是当初设计的时候就没多考虑这方面的需求,而且是按照价格便宜大规模装备部队来考量的!样枪实验阶段石家庄陆院派遣了射击经验丰富,甚至参加过实战的学员和教官参与测试!很多我们诟病的“缺点”就是军方测试后提出的要求。至于说95不完美那是肯定的,因为进行射击的那个年代整个中国枪械射击和使用的环境就那样,想大幅度超越勉为其难。
④枪族这个概念是从苏联的AK和RPK开始的,RPK与AK的多数零件通用,方便战场维护保养。中国的81式轻机枪就是仿制RPK,做到了步枪与班机的零件互换,也第一次拥有了班用枪族,之后的95也是这个道理。从后勤的角度,主要零件通用意味着可以通过简单的工序组织大规模生产,便于快速组织大规模军队,这是冷战思想的产物。
⑤之前的56式半自动步枪、冲锋枪(突击步)和班机是苏制SKS、AK、RPD的仿制品均于1956年定型开始装备部队而已,因定型换装年份相同,所以统一命名为56式。半自动、冲锋枪和扳机分别是苏联不同型号武器的仿制品,仅子弹通用,零部件不能通用,所以不算是枪族。81式班用枪族才是第一代枪族。
⑥以往我们轻武器研制主要基于我们部队后勤补给和机械化能力不足这个突出短板来进行研发的,对欧美小口径思维也确实存在认识不足,盲目攀美思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造成我们轻武器研发滞后于国际先进水平。近些年,我们也吸取了一些经验教训,但仍未突破实战需求这一核心要求。从191型乃至所谓的20枪族,都暴露出这方面的问题。主观想迎合世界军火主流,力求分一杯羹,但实际往往事与愿违,既使没有政治因素,在轻武器这一块我们也没有什么优势。研发理念不先与实战发展需要,我们只能落后下去。这也是一些国家宁可买我们过去实战检验过的过时轻武器,也不愿买我们新研发的轻武器的原因。
你觉得哪一个观点更有说服性?欢迎留下你客观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