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上将苏振华病逝,妻子含泪提唯一请求,中央考虑后批示:同意
1979年初春,一个令全国军民悲痛的消息传来:开国上将苏振华因病在北京逝世。这位为新中国海军事业奋斗一生的将军,留下了妻子陆迪伦和八个孩子。组织上多次前来慰问,表示要在各方面给予家属关怀和帮助。然而,面对组织的好意,陆迪伦含泪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请求。这个请求既不关乎生活待遇,也不涉及工作安排,而是与苏振华将军的一生密切相关。让人意外的是,这个请求很快就得到了中央的批准。究竟是什么样的请求,能让中央如此重视并迅速做出回应?这背后又有着怎样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苏振华将军的革命生涯
1929年,在中国革命史上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年仅17岁的苏振华在家乡江苏淮安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彼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年轻的苏振华亲眼目睹了家乡父老饱受欺凌的惨状。
1930年春天,苏振华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他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那是在江西瑞金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正在给红军战士们讲解革命形势。让苏振华印象深刻的是,毛泽东讲话通俗易懂,总是用最朴实的语言阐述最深奥的道理。
1931年,苏振华被分配到彭德怀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团。在这里,他不仅历练了军事本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当时的第3军团负责保卫中央苏区,多次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1934年10月,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开始长征。作为3军团的一员,苏振华跟随大部队,踏上了这段漫长而艰苦的征程。在长征途中,他亲历了强渡乌江、四渡赤水等重大战役。在翻越雪山时,苏振华曾背负着一位伤病员走了整整三天三夜。
到达陕北后,苏振华被派往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这里,他刻苦用功,成绩优异,被毛泽东称赞为"工农分子知识化的典型"。这段学习经历为他后来的军事指挥生涯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振华跟随罗瑞卿来到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这里,他担任了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政治部主任,领导开展敌后游击战。期间,他组织了多次对日军的伏击战,为打击侵略者立下了不少战功。
抗战胜利后,苏振华被任命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政治委员。在解放战争中,他与杨得志将军密切配合,指挥部队参加了多次重要战役。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中,苏振华领导的政治工作为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9年春,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在苏振华的率领下向西南进军。11月,他指挥部队解放贵阳,并被任命为贵州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贵州期间,苏振华带领部队剿匪平乱,帮助当地百姓重建家园,为西南地区的和平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一时期,苏振华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政治工作能力。他善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剿匪作战中注重发动群众,建立群众工作基础。在他的领导下,贵州军区不仅完成了剿匪任务,还帮助当地建立了新政权,为贵州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投身海军建设事业
1954年4月,对苏振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天,他接到了调令: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从陆军转入海军,对苏振华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新中国的海军力量在当时还十分薄弱。1956年6月,在海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苏振华来到中南海,等待毛主席接见。当毛主席来到代表们中间时,他直接询问苏振华:"党代会开了几天,解决了什么问题?"
苏振华向毛主席详细汇报了海军的建设情况。他提出,海军已经初步建立起以"空、潜、快"为主的海上作战力量,但在专业人才培养、军事训练和基地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毛主席听完后说:"海军要赶紧抓技术,抓设计,你们要早抓,抓紧。"
1958年成为了我国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5月,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毛主席再次强调了建设强大海军的重要性。会后不久,苏振华就开始着手核潜艇的研制工作。
为了推进核潜艇研制,苏振华多次邀请中国科学院的张劲夫、钱学森等科学家进行座谈。在一次会议上,他向科学家们说:"我们代表海军几十万指战员,恳请你们支持,帮助我们实现建设强大海军的梦想。"
这个请求得到了科学家们的积极响应。很快,海军就向聂荣臻副总理作了研制核潜艇的专题报告。这一计划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周总理更是亲自致电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寻求技术援助。
1958年10月,苏振华率领政府代表团访问苏联,就核潜艇技术转让进行谈判。出发前一天晚上,周总理召见了苏振华,两人彻夜长谈,详细讨论谈判策略。这次推迟出发的决定,无意中救了代表团全体成员的性命——原定航班在飞行途中发生爆炸,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然而,在苏联的谈判并不顺利。苏方只允许代表团参观一些普通的民用核设施,对于核潜艇技术则讳莫如深。面对这种情况,毛主席坚定地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在随后的岁月里,苏振华带领海军同志们开展了艰苦卓绝的自主研发工作。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终于下水,这是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1974年8月1日,"长征一号"核潜艇正式装备海军,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核潜艇时代。
1973年,苏振华被任命为海军第一政治委员,两年后又升任中央军委常委。在这期间,他始终关注着海军的发展,经常深入部队调研,为海军建设献计献策。每到一处,他都要详细了解部队的训练情况,特别关注新型武器装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
三、婚姻生活的转折
1940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苏振华与一位来自河南南阳的年轻女教员孟玮相识。那时的孟玮刚从南阳师范毕业,满怀革命热情来到延安。作为抗大的教员,苏振华经常组织学员们进行体能训练和劳动。
一次组织学员上山背炭的活动中,苏振华注意到孟玮虽然身材瘦小,却总是默默地背着沉重的炭筐跟在队伍后面。他主动提出帮孟玮分担一些重量,两人就此有了更多交谈的机会。在炭山上的休息时间里,苏振华常常给孟玮讲述自己参加长征的经历,以及在红军时期的战斗故事。
当时的抗大教育长罗瑞卿发现了这对年轻人的情愫,便主动为他们牵线搭桥。在组织的见证和祝福下,苏振华与孟玮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然而,战争年代的聚少离多,婚后不久苏振华就奉命跟随罗瑞卿前往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
十余年的烽火岁月里,夫妻二人聚少离多。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们才在贵州团聚,并先后生育了六个孩子。1954年,当苏振华调任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时,这个家庭看似已经步入了平稳幸福的生活轨道。
然而就在这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婚姻危机,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某天,因为一件生活琐事的争执,孟玮突然向苏振华提出了离婚。她坦言在苏振华长期在外期间,自己与一位从河南老家来延安的青年相识,并日久生情。
面对这个意外的打击,苏振华先是提醒孟玮,他们的婚姻是由教育长罗瑞卿亲自介绍的。见孟玮态度坚决,他又以六个孩子的未来作为劝说的理由。但这些努力都未能挽回孟玮离开的决心。1957年,在没有正式办理离婚手续的情况下,孟玮离家出走。
为了挽回这段婚姻,罗瑞卿、宋任穷等人的夫人多次出面劝说,孩子们也苦苦哀求母亲回家。但这些努力都未能改变局面。1959年,从苏联访问归来的苏振华,最终在离婚报告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婚姻的失败并没有影响苏振华对海军事业的投入。在这段艰难时期,他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核潜艇研制和海军建设工作中。直到后来遇见陆迪伦,他的生活才重新找到了温暖和慰藉。
陆迪伦是一位坚强而体贴的女性。她不仅照顾好苏振华的生活起居,还对他的前妻所生的孩子们关爱有加。在她的陪伴下,苏振华重新组建了一个和睦的家庭。这段婚姻一直持续到苏振华1979年去世,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共同见证了中国海军从弱小走向强大的历程。
四、为国防现代化奋斗的晚年
进入70年代后,苏振华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坚持深入部队一线。1973年,他在担任海军第一政治委员后,提出了"提高、改革、创新"的建设理念,为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一次视察某潜艇基地时,苏振华遇到了一批刚从军校毕业的年轻军官。他特意安排了一场座谈会,详细询问年轻军官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当得知有些技术问题困扰着年轻军官时,苏振华立即组织专家组进行专门指导。这件事后来成为海军部队"传帮带"制度的开端。
1974年春天,苏振华来到大连造船厂考察。在听取新型舰艇研制情况汇报时,他特别关注了国产化零部件的使用问题。当得知某些关键部件仍需依赖进口时,他当即提议成立专门的研发小组,并亲自为这个项目向中央申请了专项资金。
同年夏天,"长征一号"核潜艇即将正式服役。为确保这艘承载着中国海军希望的战舰能够安全可靠地执行任务,苏振华带领专家组对每个系统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在服役仪式上,他语重心长地对艇员们说:"这艘潜艇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心血,一定要善待她、用好她。"
1975年,苏振华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常委。在这个新的岗位上,他不仅关注海军建设,还积极推动三军装备的现代化进程。他多次组织军工企业、科研院所和部队进行对接会,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在苏振华的推动下,海军装备研制工作进入了快车道。他提出了"小、精、尖"的研发思路,即从小型化、精密化、尖端化三个方向推进装备更新。这个思路不仅适应了当时的国情,也为后来的装备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7年,已经65岁的苏振华依然保持着每月至少一次到基层部队调研的习惯。他特别重视年轻军官的培养,经常与他们促膝长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在他的倡议下,海军建立了优秀年轻军官重点培养制度。
1978年底,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苏振华提出了"科技兴海"的战略构想。他建议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在舰艇设计、武器装备、通信指挥等领域全面提升技术水平。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晚年的苏振华始终心系海军建设。即使在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审阅各类技术报告,为装备发展建言献策。他还专门整理了多年来的工作笔记和心得,为海军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总结。
1979年初,苏振华最后一次视察部队是在青岛某海军基地。尽管天气寒冷,他仍然坚持登上了一艘新型导弹驱逐舰,详细了解舰艇性能和官兵生活情况。这成为了他为海军事业奋斗的最后一个足迹。
五、陆迪伦的特殊请求
1979年2月7日,在北京一家军队医院里,经过数月的顽强抗争,67岁的苏振华将军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消息传出后,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从中央领导到基层官兵,从科研人员到工厂工人,许多人都带着深深的哀思来送别这位为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奋斗终生的将军。
在苏振华去世后的第三天,中央派出专门工作组来到苏振华家中慰问。组织表示,考虑到苏振华将军为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贡献,将在各方面给予家属特殊照顾和关怀。工作组成员详细询问了家属在生活、工作等方面是否存在困难,表示组织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
面对组织的关怀,陆迪伦始终保持着一贯的谦逊。当工作组谈到可以为家属安排更好的住房条件时,她婉言谢绝了。当谈到可以帮助解决子女的工作问题时,她再次表示不需要特殊照顾。
然而就在工作组准备离开时,陆迪伦突然开口,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请求。这个请求让在场的工作组成员都没有想到:她希望组织能够支持编写一部完整的《苏振华传》,把这位将军的一生事迹系统地记录下来。
"苏振华的一生就是新中国海军发展的缩影,"陆迪伦对工作组说,"他经历了从红军到海军的转变,见证了中国海军从无到有的全过程,这些经历都是很宝贵的历史财富。"
工作组将这个请求迅速报告给了中央。让人意外的是,中央对这个请求作出了快速反应。在详细了解情况后,中央很快就作出了批示:同意编写《苏振华传》。
得到批复后,陆迪伦立即开始了艰苦的资料搜集工作。她带着笔记本,走访了苏振华生前的战友、同事和下属。从江苏淮安的老家,到延安的旧址,从贵州的军区,到青岛的海军基地,她追寻着丈夫的足迹,记录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在采访过程中,很多人都被陆迪伦的执着所感动。一位在西南服役时曾与苏振华共事的老同志,专门从云南赶来,带来了几十年前拍摄的珍贵照片。一位退休的核潜艇专家,将自己保存的工作笔记全部交给了陆迪伦,这些笔记中记载着苏振华为核潜艇研制操劳的点点滴滴。
为了确保传记的准确性,陆迪伦和编写组的同志们多次核实每一个细节。他们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走访了数百位知情人,力求将苏振华将军的一生完整而真实地呈现出来。
1981年初,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苏振华传》的初稿终于完成。这本传记不仅记录了一位军事家的成长历程,更展现了中国海军发展的重要篇章。正如陆迪伦所愿,丈夫的事迹将永远留在历史的记载中,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