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个月,中国还将发生什么?疫情之下普通人的应对指南

小年的政经 2023-06-10 19:42:04

“与新冠共存”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国家防疫大方针转向后,民间很快出现了两种情绪:

一种是畏敌如虎,觉得要一大波疫情来了,会出现医疗挤兑、会死人,全社会大难临头;

另一种则是满不在乎,觉得新冠只不过是严重一点的感冒。既然大家都要得,甚至可以追求“早一点阳”,这样康复后不耽误假期出去浪。

这两种心态,根本上都是因为对新冠不够了解。

今天这篇文章,柏年就以2022年中国大陆周边地区的奥密克戎案例,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与新冠共存”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当一大波疫情即将到来,未来3个月中国还将发生什么?

希望能帮助大家做出针对性的决策。

下面主要回答大家最关心的四个问题:

(1) 这一轮全国疫情高峰什么时候到来?

(2) 本轮疫情过去之后,会不会有下一波,对民众的健康还会有什么长期影响?

(3) 接下来,国家防控措施会不会有新的变化?

(4) 疫情期间,经济与资本市场如何遭受冲击?

因为涉及到的数据和案例分析比较多,如果想直接看结论的读者,可以拉到视频最后。

问题一,这一轮全国疫情高峰什么时候到来?

春节前两周,也就是1月8日左右。

12月14日,卫健委不再公布新冠无症状感染者数据。

但实际上早在“防疫新十条”公布的12月3日,因为进出餐馆、火车站等密集场所再不需要核酸阴性证明,很多人因此不再去测核酸,所以那时候的数据已经失真。

不过,11月底以前的数据,还是可以拿来分析。

11月的最后一周,中国大陆每天确诊的数字超3万例,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刚刚超过万分之0.2。

如果以这个时间点作为一轮疫情的起始点,那么接下来按照韩国、中国台湾的疫情发展曲线来看,往后推45天,通常就是这一轮疫情的高峰。

对应的就是1月8日这个时间点,也就是春节前两周。

那么在最高峰时,中国大陆每天感染的人数有多少呢?

中国台湾的疫情波峰数字是每天感染万分之35,韩国是万分之70。对应到咱们中国大陆,大约就是每天感染500万到1000万人。

这是一个比较糟糕的、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实际上,这个数字还是有所低估的。因为在中国台湾和韩国,民众接受抗原检测并上报阳性的最大动机是为了请病假——只有请病假时上报阳性、才能保留一定薪水和奖金。

而对于当地退休老年人和学生来说,它们不需要上报阳性就可以在家休息,所以检测率更低、实际感染比例会更高。

那么这个感染数字和这个时间点,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如果你和你的父母很幸运地,在春节来临之前都没有阳性。那么在外漂泊的你就需要慎重思考一下,是否要乘坐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回家。

因为按照感染比例,届时每一节火车、每一架飞机、每一辆大巴上,平均都会有1个乃至数个阳性病例。

如果在这个时候你被传染,并且把病毒带给年迈的父母,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在春节前两周患病。

这是最糟糕的感染时机,因为此时随着全国疫情进入峰值,医疗资源正遭受极大压力。你的父母如果出现较严重症状、很可能没办法及时就医。

所以今年春节,我们还要不要回家过年,希望大家能慎重考虑。

问题二:这一轮疫情扛过去之后,还会有下一波么?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下一波可能来的比大家想的要快、要严重。

由于新冠病毒变异速度极快,同时人们的抗体水平在康复半年后逐渐下降,理论上每个人都存在重复感染的可能。

还是以我们周边案例来看:

2022年,韩国共经历了3月、8月、12月三次疫情波峰;

韩国目前经历三波疫情

日本经历了2月、8月、12月三次疫情波峰;

中国台湾放开较晚,目前只经历了5月、10月两次疫情波峰;

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平均每5个月就会有一波新的奥密克戎疫情袭来。按照这个节奏,中国大陆第二波疫情将会出现在2023年5、6月份。

当然,从周边其他地区的统计数字上看,很多民众因为在上一波疫情中已经获得了免疫力,所以下一波疫情的感染人数,通常只有上一波疫情的一半,这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这个好消息并不足以让我们在阳过一次之后,就彻底放弃防护意识,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

在这里,柏年要介绍一个概念“超额死亡率”。

什么是超额死亡率?

超额死亡率是指,疫情发生前年份的自然死亡人数,与当前的死亡人数作对比。超额死亡数据包含了很多没有归结为新冠、但实际上因新冠而死的病例;

例如,没有上报给政府、但实际上死于新冠的病例;疫情高峰期因医疗挤兑、无法就医而死亡的非新冠病例。以及新冠康复后,因后遗症问题造成生活质量下降,从而提前死亡的病例;

从中国台湾的数据来看,在2022年5月份疫情爆发之前,台湾的超额死亡率一直维持在0%左右。

而在2022年6月份第一波疫情高峰过去之后,虽然表面上确诊数字是下来了,但中国台湾的超额死亡率依然长期维持在10%以上。

这多出的10%,反映出相当多的台湾老年人因为得过新冠、生活质量下降而提前死亡。或者死之前,压根不知道自己又重新患上了新冠。

更夸张的是,在号称“抗疫模范生”的新加坡,2022年以来超额死亡率长期维持在20%以上。

尽管2022年下半年,新加坡官方报道的每日新冠死亡的人数,不是零、就是一。但是从7月份到9月份,新加坡总死亡人数却比2021年同期多了931人。

中国台湾、新加坡超额死亡率

在这里,我们并不怀疑新加坡官方数字的真实性。

但是更加真实的超额死亡数据,却反映出第一波疫情过去之后,后续的疫情仍然在社会主流与统计数字忽视的地方暗流涌动。

所以,即使我们扛过了第一波疫情,也要日常带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

问题三:接下来,国家的防控措施会不会有新的变化?会不会重新收紧?

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当第一波奥密克戎疫情到来时,各地或多或少都会遭遇医疗资源挤兑。

这个时候,当地政府可能会重新收紧防疫措施,以降低波峰、减轻医疗资源压力。

例如我们看韩国,在2022年1月份决定与新冠共存。

然而韩国政府的“共存策略”仅实施了47天,就因为第一波奥密克戎疫情到来而中断。

韩国政府重新收紧了防疫措施——包括将私人聚会规模限制在5人以下、限制餐馆营业时间、关停其他娱乐服务业等。

中国香港也是类似。

年初放松防疫之后,中国香港地区迎来了第一波奥密克戎疫情。特区政府为了减缓疫情传播,关停了酒吧、健身房等服务业设施,同时严禁2人以上的家庭间聚会。

当然,事情也有例外。例如中国台湾当局,他们的策略就是“一放到底”。

2022年5月份,中国台湾迎来了第一波奥密克戎疫情,但中国台湾当局的做法却是顶着疫情、进一步放松管控。例如规定打满3针疫苗的密接者,只要抗原阴性、甚至可以不用隔离,也没有七七八八的社交隔离措施。

那咱们大陆呢?

等到疫情高峰来临时,为了缓解医疗压力,咱们政府会不会出台一些临时性的防疫措施,例如让大家重新回到每天做核酸的状态?

甚至在春节最热闹的时候,关停一些餐馆或服务产业?

这是一个未知数,但参考韩国和中国香港,确实有可能。

而对于上述产业的从业人员来说,这些未知的风险不可忽视,咱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不过,只要抗住了第一波奥密克戎疫情,此后所有地区的选择无一例外都是放松、拼经济发展。

即使出现了第二波、第三波疫情,也没有再度收紧的道理。

所以对于很多打工人、个体户来说,只要抗过了今年冬天的第一波疫情,此后因为防疫而失业、关店的现象,就一去不复返了。

问题四:疫情期间,经济与资本市场如何遭受冲击?

有关疫情如何影响经济的,我在上一篇文章里已经详细写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回看我的文章。

大体的结论是,疫情期间因为员工大面积感染,以及民众待在家里不愿意出门,制造业和服务业通常都会遭受冲击。

等疫情过去之后,服务业将迎来消费需求的强劲复苏,但制造业可能会长期受到员工因病缺勤的困扰。

接下来咱们重点讲一下,疫情期间股市怎么样?

大家都知道,股市是一个讲预期的地方,股市的走势不一定和现实经济完全重合。

例如11月份以来,虽然经济数据一直比较差,但是因为“防疫20条”“新10条”的出台,股民们预期疫情之后经济会好转,所以股市指数反弹了不少。

例如A股交通运输指数反弹了10%,消费者服务指数和食品饮料指数则反弹超过20%。

但是,股市又是一个看情绪的地方。如果疫情高峰真的到来,各地出现医疗挤兑事件、社会舆情纷纷,工厂停工、服务业也关停,股市也可能再度回调。

韩国和中国台湾和香港就是这样,今年第一波疫情高峰期间,股市有过阶段性回调。

3月份港股的“V”型走势

所以,面对着元旦后即将到来的疫情波峰,咱们A股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不过也不用太担忧,等到疫情过去、社会秩序恢复了,股市通常又会再度回暖,呈现出一个“V型”的走势。

最后再总结一下刚才讲的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一轮全国疫情高峰什么时候到来?

1月8日,春节前两周左右。

如果这个时候,家里的父母还没有阳,春节想要回家的子女要慎重考虑。因为你乘坐的公共交通工具基本上都会有阳,可能会传染给父母。

第二个问题,本轮疫情过去之后,会不会有下一波?

肯定还会有,而且在第一波疫情之后,平均5个月就会有第二波。

只不过那个时候,社会主流不再关心新冠统计数字了,但实际上疫情的威力依然存在。

第三个问题,接下来,国家防控措施会不会有新的变化?

参考韩国、中国香港的案例,要是元旦之后疫情真的过于严重了,政府也可能会采取临时性的手段,例如餐馆、电影院这种服务业关停个一两周。

相关从业者要做好风险准备。

不过,只要扛过了第一波疫情,之后政府的防疫政策就是一放到底、拼经济发展。

第四问:疫情期间,资本市场如何遭受冲击?

在疫情最高峰的时候,社会舆情纷纷、人人都关在家里不出门消费,股市可能会受情绪影响阶段性回调。

不过只要疫情过去,还会涨回来的,最后指数走一个“V”字形。

以上就是柏年关于大陆周边地区疫情案例的研究分享,各位粉丝朋友关于疫情,如果还有哪些想要了解的知识。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告诉我。

如果呼声比较高,我会考虑再做一期,回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全文完~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文章写得不错,欢迎关注我,转发、收藏并随手点个赞吧。

0 阅读:11

小年的政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